京东外卖的打法

先觉杂谈 2025-02-20 15:21:43

京东突然下场做外卖了。

当然,说“突然”也不“突然”,或许早已布局。

早在2022 年,时任京东零售 CEO 辛利军在 2022 年曾表示考虑进军外卖业。但可能是疫情影响,到了2024 年 5 月,京东上线了瑞幸、Tims、库迪等为代表的咖啡、奶茶品牌,以及以汉堡王等为代表的快餐连锁品牌,但声音不大,影响微弱。

到了2025年,2 月 8 日,京东外卖突然在京东app内上线,主界面有个 “秒送” 频道,点击 “品质外卖” 入口,除了外卖、还有咖啡奶茶、买药、生鲜菜场、急用数码等等。

随后,京东开始了大量的推广。政策也十分诱人。

第一,是对商家免佣,2025 年 5 月 1 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也就是说,越早加入,免佣的月份就越多,越划算。

第二,就是缴纳社保。京东宣布,自 2025 年 3 月 1 日起,京东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第一招也许平平无奇。但第二招,瞬间引起了网友热议,成功把京东外卖的品牌炒热了。

实际上,外卖员在此前,缴纳社保的寥寥无几,据相关数据显示,此前超 60% 外卖骑手无社保。要不是安全事故频发,外卖员连人身意外险都不会有。

这些年,外卖员的生存处境一直被大家所关注。 2020 年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传播很广,才慢慢促使平台和政策有了些许变化。

但要知道,社保这玩意,对企业本质上就是税。而不要说外卖平台,中国多数的小微企业,也很好为员工缴纳社保。

更有一种现象,一些人为了能够多拿点工资,主动要求放弃缴纳社保,从而折兑出现金,以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

这是一个普遍而为广大群众所熟知的事情。但京东外卖能拿这个做文章,一来表明自己的企业担当,二来也吸引大量的流量,完成自己的行业目标。

这是好事。而且这种行业连锁行为很快就出现了。美团于 2 月19 日下午宣布,2025 年二季度起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行业卷起来,避免一家独大,对于外卖员都有好处,这是我们所乐见的。

当然,京东外卖除了给外卖员买社保,还有一个重要的动作,就是地推。

根据我所了解到的,目前,在推广平台,你只要邀请商家入驻并通过审核,就有一单170元提成。

相信很快,各个商铺就会出现邀请入驻京东外卖的地推员出现,有的人一天收入几万块,不是问题。这将是一波流量的狂欢,让我们重现当年各大平台混战的场景。

其实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京东要做外卖呢?明明这个外卖平台,早已经形成美团一家独大,饿了么独守三分地的局面。这样的红海领域,不是要烧更多钱吗?

这些年,京东在电商领域受到的挑战不小。先是直播电商,那是董宇辉出走东方甄选,有人传刘强东深夜密邀董宇辉加入。后来,又搞出个东哥数字人,但很快就陷入沉寂。

在电商战场,前有淘宝、拼多多、抖音电商群狼环伺,后还有小刀暗戳,尤其是团近年来频频通过外卖业务的高频流量向即时零售如 3C 数码、商超等领域渗透,甚至与小米等品牌合作,直接威胁京东的核心品类 3C 家电业务。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京东再不去做外卖,去占领美团的阵地,那么最后只能是腹背受敌、垓下悲歌了。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进军外卖,还有个优势是,网民普遍对于京东物流的好感,会投射到京东外卖上,让其在口碑上赢了一筹。至于后续,可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据说,此前京东平台上还有京东打车的业务,在主页上线“国内打车服务”,点击后进入“易企出行”小程序,能便捷选择国内实时、预约及接送机叫车服务。该服务接入曹操、飞嘀、阳光等多个主流网约车平台,车型多样,包含普通、舒适、商务、豪华等多种类型。它更像是高德。

不过,这项业务并非是京东自营,而更像是一种植入的引流小程序罢了。

只是这些道明了一个真相:京东一直在寻求突围。

2月17日,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众人解读无数,有人说,谁在很重要,谁不在也很重要。

这次参加会议的,不仅有任正非、马云、马化腾等人,更有宇树科技创始人兼 CEO王兴兴、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这些新兴行业的年轻代表。刘强东、李彦宏都不在。

除了传统行业,科技无疑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而AI、人形机器人必然是当前的风口所在。

紧接着2月19日,蚂蚁集团在下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在招聘平台高调招聘开放人形机器人系统和应用软件工程师、人形机器人硬件结构工程师等岗位,一时引发热议。

至少,阿里没有缺席这场科技革命的盛宴。

而彼时与马云争斗电商天下的刘强东,似乎还困在了电商的围城里。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知名企业家,永远称“世界第一”,但其核心业务也在不断被对手蚕食,危机感越来越重,动作越来越频,但似乎已经有了“每况愈下”的影子了。

0 阅读:33

先觉杂谈

简介:天下事,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