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烈天皇:9岁登基,娶亲妈为皇后,以折磨人为乐,18岁暴毙

邦立看历史 2023-03-28 09:06:02

封建王朝时代,一位君主的好坏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也是国家能否兴盛的主要原因。

拿中国古代来说,贤明的君主有汉文帝、唐太宗、明太祖等,他们在位的时代国家安居乐业,百姓安居乐业。

当然也有暴虐的君主,最为出名的当属夏桀与商纣王。

此二人的暴虐,即使过了千百年,依旧为后人所唾弃。

而在我国的邻边,日本这个国家也有自己的“纣王”,这位天皇,便是日本第25代天皇武烈天皇。

但与我国暴虐君主势必遭国民推翻不同,日本即使出了武烈天皇这样的天皇,天皇依旧是最高的统治者,这是为何?

而武烈天皇又都干了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情?

日本天皇制、“自欺欺人”的历史

皇这个字,起源自中国古代。

华夏史有“三皇五帝”这一种说法,就是为了歌颂这几位人族先祖对华夏族的贡献。

在此之前,政权统治者不称“皇”或“帝”,而是“王”。

到了秦始皇时期,始皇帝认为自己的功劳比肩“三皇”功盖“五帝”,于是将“皇”与“帝”合并在一起,自称始皇帝,尊称“皇帝”。

由此,“皇帝”这一称呼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数千年之久——而深受我国文化影响的邻国日本,也继承了这一种称呼。

他们的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天皇自称是日本“天照大神”的后裔,是神族而非人族。

他们以神话装裱自己的出身,将自己神化,以此达到“愚民”的作用。

历史记载,日本第一代天皇称“神武天皇”,是如今日本大和民族的鼻祖,同时也是日本大和政权的开创者。

按照《日本书纪》的记载,神武天皇与周禧王(东周第四位君主)同期。

但深究之下就会发现,神武天皇年代久远,按照目前的文献记载或者考古研究都无法证明其存在过。

非但如此,从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第十四代仲哀天皇,都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实其存在。

因此,在考古学界,普遍将这段历史认为是日本《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为完成天皇神化所虚构出来的人物。

而比较真实可靠的记载中表明,“天皇”这一种称谓应当是在日本推古朝时期。

当时,日本统治者在给中国隋炀帝的国书中写着“东天皇敬拜西皇帝”。

这句话在当时曾让隋炀帝气愤不已。

毕竟在中国皇帝的眼中,日本不过是“蛮夷小国”,此前称“王”已经很照顾,如今要称“皇”,岂不是有谋反之心?

这段故事记载在中国《宋史·蛮夷传》当中,也是侧面的佐证。

说到这我们不禁有一个疑惑:为何日本天皇可以延续日本历史?号称“万世一系”?

其实,这主要与日本天皇宣传的思想有关,日本天皇所采用的思想内涵,就是——儒家思想。

“不朽”的天皇制、武烈天皇的出生

日本自17世纪开始,就出现一种叫“水户学”的学说,这种学说强调君臣之间的关系,又与日本神道观念相结合,最终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其核心,正是儒家学说中“朱子”的部分。当然,日本天皇为了更好地统治国家,将儒家学说中的禅让思想去除。

此外,更为久远的就是日本的神道观念,他们以“天照大神”作为民族祖神,就如同我们华夏族的“女娲”“伏羲”等一样。

日本古代人民出于对生父母“天照大神”的敬爱,将这种思想代入到了对天皇的崇拜当中。

对日本民众来说,天皇就像是自己的“父母”,甚至超越自己的“父母”。

这一点是可以找到佐证的,比如日本如今的家庭观念,依旧是“家长式”,这其实就是天皇制下民众效仿的结果。

当这种观念扩张到国外不同民族时,就变成了“大东亚共荣圈”。

在日本天皇的“军国主义”教育下,日本军人普遍将自己的侵略行为视为“改造”,是“兄长对顽劣弟弟的管教”。

这种说法在许多纪录片中都有提及,比如著名的《东京审判》中,日本战犯东条英机就是这样为自己的侵略行为辩解。

这种思维在外人看来是如此地不可思议,但在日本民众看来,却完全可以理解。

天皇制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以延续千年,尽管出了如武烈天皇这样的暴君,始终不被民众所抛弃。

而武烈天皇又到底有多残暴呢?

武烈天皇是第二十五代天皇,他是二十四代天皇仁贤天皇的第六子。

仁贤天皇虽然被冠以“仁贤”二字,但其人却一点都不“仁贤”,反而很是残暴。

在他的统治时期,日本大臣换了许多,皆因仁贤天皇的屠戮。

按照继承制来说,第六子武烈天皇是不应该继承天皇之位的,但架不住仁贤天皇对他的喜爱。

在仁贤的宠溺下,武烈天皇出生不久就被册立皇太子之位。

这也为武烈天皇招来兄弟们的忌恨。

历来为争夺皇权往往造成兄弟反目的情况,清王朝更是有“九子夺嫡”的故事。

日本天皇拥有那么大的权力,自然也是如此。

武烈天皇很小就被兄弟们各种针对,这也导致他养成猜忌、暴虐的性格。

再加上在任贤天皇的教育下,他将自己“神化”,认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

父母的宠溺,加上教育上“仁爱”思想的缺失,为武烈天皇日后的暴虐埋下伏笔。

公元498年,仁贤天皇去世,9岁的皇太子武烈天皇正式登基,成为第二十五代天皇。

迎娶亲娘、暴虐的开始

以9岁的年纪成为日本天皇,统治日本整个国家,武烈天皇自然是极度膨胀的。

而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册封自己的亲生母亲春日大娘为自己的皇后。

儿子迎娶自己的亲娘?这种事情说出去谁敢相信?

纵观人类历史,统治阶级为了所谓“保持血统的纯洁”,往往采取近亲结合,但很少有近亲到与自己的亲生母亲结合的情况。

因此,武烈天皇一提出来,很快遭到朝中大臣们的反对。

但武烈天皇是谁?他决定的事情不会因为大臣的反对就改变,当然,他也做了“示弱”。

他将自己的母亲改名为春日娘子,对外声称这不是自己的母亲,之后就正式册封自己的母亲为皇后。

这一通“掩耳盗铃”的操作,令大臣们惊愕不已,但也只能认下这一种结局。

有人会问,难道春日大娘不能反对吗?作为天皇的母亲,没有权力吗?

答案,真的是不能。

在日本,天皇掌握着最高的权力,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不能干涉;而春日大娘又为何要反对?

按照历史记载,春日大娘与仁贤天皇两人就是近亲,春日大娘的父亲是仁贤天皇的叔爷爷,两人是姑侄关系。

如今与自己的儿子结合,不过更进一步而已,而且自己还能继续掌握权力,春日大娘又为何要反对?

历史上对武烈天皇迎娶亲娘的原因,大多解读为武烈天皇的“恋母情结”,毕竟自小武烈天皇就在春日大娘的身边长大,登基时才9岁。

9岁的孩子依赖自己的父母自然是人之常情。

但武烈天皇真的是依赖父母才迎娶亲娘吗?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要说武烈天皇心智不成熟,他的暴虐又让人不禁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孩子。

武烈天皇继位第二年,他就做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

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孕妇,那孕妇一脸慈爱地抚摸着自己的肚子,神情温柔至极。

武烈天皇看到也露出微笑,他想看看肚中的孩子长得怎么样。

但他却没有选择等待孕妇分娩,而是命人找来那个孕妇,将肚中婴儿直接剖出来!

如此行径,令人不禁想起了《封神榜》中的商纣王与妲己打赌的情节。

同样是出行,商纣王与妲己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孕妇,妲己便与商纣王打赌称孩子是头朝下,暴君商纣王则说是脚朝下。

为了验证结果,妲己命人将孕妇的肚子剖开。

如此做法引得商纣王皱眉,但最终还是选择默许。

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头朝下。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商纣王的昏庸残暴。

而武烈天皇与商纣王一比,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残害孕妇之后,武烈天皇又看到路上有人用手挖红薯,他想到这种做法主要靠的就是手上的指甲。

于是,他让人生生拔掉下人的指甲,再命令他们去挖红薯。

这种在下人看来恐怖的事情,却让武烈天皇高兴地哈哈大笑,直拍双手。

经过这两件事,也让下人感受到了武烈天皇的残暴,同时有了“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此后,武烈天皇的手段更加可怖,也让民众对其提心吊胆。

以折磨人为乐、18岁暴毙

有一次,武烈天皇外出看到渔民拿着叉子在捕鱼。

渔民那捕到鱼的笑容,深深刻印在了武烈天皇的脑海里,于是他突发奇想地自制了一个游戏。

他命下人趴在水沟里,让人将水注到水沟,之后自己拿着叉子在上面等待。

很快,就有人承受不住浮上水面,他眼睛马上亮起光芒,拿着叉子就扎了过去,一旦扎到人,他就兴奋地哈哈大笑。

短短一天的时间,就有数十条性命葬身在他的手下,水沟都被染红。

身边的人看着武烈天皇那哈哈大笑的嘴脸,纷纷以为这是一个怪物,根本没想到这是一个“神化”的天皇,是一个心智不成熟的孩子。

但这些事情,在日本史书中都没有进行记载,反而记录了武烈天皇的一个“功绩”——讨伐平群真鸟。

但在《烈女传》中,所记载的却不是这么一回事,武烈天皇之所以讨伐平群真鸟,是因为忌恨。

在《烈女传》中,武烈天皇爱上一个叫影媛的女子,但这个女子却喜欢平群家的公子。

只是担心武烈天皇的暴虐因此没有第一时间拒绝,而是将武烈天皇约了出来。

武烈天皇以为影媛会接受自己,还高高兴兴地去找大臣平群真鸟借一匹骏马。

但平群真鸟不齿于武烈天皇的种种暴行,加上自己是先皇大臣,因此对武烈天皇多有怠慢。

武烈天皇心系影媛,没有与平群真鸟计较。

没想到等他到了地点,就发现影媛依偎在平群家的公子身上。

这让武烈天皇以为自己被戏耍,难堪的他回去之后,就以谋反的罪名派人讨伐平群真鸟。

可怜平群真鸟一家上下悉数被杀,影媛也知道这是睚眦必报的武烈天皇的忌恨,心中因为自己牵连平群家悔恨不已。

不过武烈天皇也没有将影媛纳为己有,而是准许影媛回了老家。

从这也可以看出武烈天皇对影媛的喜爱,是不同于其他女子的。

但自那之后,武烈天皇的性格更加残暴。

有一次,他竟然找来十几位妙龄少女,就在众人以为他要行荒淫之事时,他却派人牵来马匹,强迫少女与马匹进行结合。

他美其名曰:谁若有反应就是不贞,下场便是死。而如果没有反应,则通过考验,可以入宫成为宫女。

如此荒诞的行径,令时人对这位天皇痛恨不已。

就在民众以为还要过好久的苦日子时,公元507年,也就是武烈天皇18岁时,他突然暴毙。

他的死因无人知晓,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举国百姓都长舒一口气,丝毫没有因为天皇的驾崩而伤心。

从这也足见武烈天皇是何等不得人心。

武烈天皇一生只有18年,在荒淫无道、暴虐昏聩上却足以与夏桀商纣媲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犹有过之。

如此行径却依旧没有让日本民众失去对天皇的信仰。

从这一点上,就足见日本天皇“愚民”政策的成功。

当然,时至今日,在美国的“改造”下,日本的天皇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尽管天皇依然存在,但当下的天皇更像是花瓶,有其名而没有其权。

或许只有这样,民主的光辉才会照耀日本民众吧。

参考资料:

先代旧事本纪大成经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