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李逵戴宗同桌吃饭,一碗鱼汤暴露阶层!卢俊义柴进才是豪门

邦立看历史 2023-04-02 09:03:09

在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中,《水浒传》对梁山好汉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可谓是首屈一指的。

理由有三:第一,人数众多;第二,性格迥异;第三,也是最难之处,因为梁山好汉不仅来源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而且在上梁山之前,都还身处于包括豪门富户、朝廷军官、小官吏、山大王、平民百姓等不同的社会阶层,带有其各自不可避免、完全不同的社会属性。

施耐庵不愧是“第五才子”,他于这最难之处,却采用了明暗两种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明面上描写了人物所在阶层的一般社会性,暗地里却又结合时代背景,无处不在地显示人物的所在阶层的独特优劣性,两相结合,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栩栩如生。

比如说,在一般人的认知里,富豪、小官吏与平民相比,富豪更接近褒义,更令人艳羡。

可是《水浒传》却是本充满造反意味的书,在施耐庵的笔下,富豪更接近贬义,而小官吏与平民,则被他描绘得熠熠生辉!

通过他的描写,不仅强烈地表达了那种“英雄不论出身低”的价值观,更表达了对门第之见不屑一顾的鄙视!

本篇我们就从一碗鱼汤说起,来领略其个中深意。

“我倒敬他真实不假”

宋江发配到江州之后,结识了戴宗和李逵,三人闲来无事,一同到浔阳江边琵琶亭酒馆喝酒。

宋江喝了几杯酒之后,点名要吃鱼汤,鱼汤上来了之后,宋江只稍微吃了两口,便立刻尝出来这鱼汤是腌鱼做的,因此,停下筷子不吃了。

宋江的这番脍不厌精的举动,就非常符合他的小官吏阶层中佼佼者的身份。

他并不是铺张奢靡之辈,可也是见过世面之人,在饮食方面,不仅有他的独特喜好,而且还颇有讲究,这就是他明面上的阶层社会一般性。

可宋江只是讲究食物的味道,却并没有讲究繁文辱节。

当他看到他和戴宗都停箸不吃,而李逵却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却只是忍笑不语,没有半分介意。

对李逵的粗鄙之举,宋江予以了极大的包容,而当戴宗为此觉得脸上挂不住的时候,宋江却说出了一句名言:我倒敬他真实不假!

这句话就是一条暗线,反应了宋江不仅在饮食上,而且在看人上都是相当精准的!

此时,李逵还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宋江这种识英雄于未遇的独具慧眼,却显示了他阅人无数的小官吏阶层的独特优点。

与此同时,宋江的这句话,不仅是对李逵的评价,也是一语双关地告诉戴宗:我交朋友,喜欢的就是真性情,其他的不重要!

这句话中的“敬”,并非敬重,而是欣赏,其语气颇有点像某葱的口味,看似平淡,却居高临下,隐隐之间流露出的,是一派宗主的霸气!

这明暗两面结合的描写,让一个虽然出身于小官吏阶层,可是却慧眼识人、志向高远;霸气侧漏,胸怀博大的宋江,鲜活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机巧过人的神行太保

当宋江放下筷子,不吃鱼汤的时候,戴宗立刻就意识到了,他怕宋江不好意思明说,便自己马上主动指出这是腌鱼,这一点是真实的情况;

可是紧接着,他又告诉宋江,自己也不喜欢吃腌鱼,这一点,就未必真实了!

毕竟腌鱼不是臭鱼,毕竟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毕竟戴宗并不像宋江那样有钱,所以也不会像宋江那般挑剔。

他之所以放下筷子不吃了,是对宋江的一种尊重和礼貌,毕竟在江州,宋江是客人,他是主人,客人都不动筷子了,主人又怎好意思大快朵颐呢?

何况这位客人并不是普通的客人,一方面,他是自己的好友吴用再三托付照顾的朋友;另一方面,山东及时雨的大名,他又怎么会心里没数呢?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戴宗知道了宋江的真实身份之后,便处处对宋江尊重有加,殷勤相待。

要说这待人接物,也是一门学问,不是光凭热情就可以的。

从这顿饭开始,就开始明面上描写了戴宗身为小官吏阶层的善于察言观色的特点:选在江边琵琶亭酒馆,是由于这个酒馆因白居易而成为古迹,而戴宗也看得出,宋江是个有才情的人。

选择这个酒馆,迎合宋江的品味;与宋江同时放下筷子,这是戴宗对宋江的礼貌,为李逵的粗卤而抱歉,这是戴宗照顾宋江的体面;好一个机巧过人的神行太保!

如果说,戴宗对宋江的礼遇尊重,从明面上反映了他作为小官吏阶层的善于逢迎的一面。

那么,戴宗与李逵的折节相交,则是一条暗线,隐示出他不拘一格,宅心仁厚的一面。

有人会说,戴宗和李逵的相交,只不过是因为李逵头脑简单,武艺高强,对于戴宗来说有利用价值而已。

这种说法失于偏颇,只考虑了事物的一面,而忽略了李逵脾气火爆、言行粗鄙、惹是生非的另一面。

和这种人相交,虽然他有可以被利用的一面,可也要随时提心吊胆为他兜着,因为在李逵的身上,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还真是个不确定的因素。

这明暗两面的结合,我们可以看出,戴宗其人,可以锦上添花,亦可雪中送炭;

虽不免有媚上之嫌的流俗,却也有绝不欺下的难得,他八面玲珑的外表下,隐含着忠厚君子之风,确实称得起是机巧过人。

肝胆相照的黑旋风

在宋江和戴宗都放下筷子的时候,最让人忍俊不住的就是李逵了,“你们都不吃,我吃”。

呵呵,李逵这通风卷残云的表现,确实是吃相难看,这是明面上的描写,将他身为平民百姓,下层莽汉的阶层特点,描绘得活灵活现。

表面看起来,李逵既不介意宋、戴二人的口水,也没顾及他们的感受,自顾自吃,活脱脱的一副傻的可爱的模样。

我们若真的以为李逵是傻子,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吃鱼的表现,不仅是没拿自己当外人,更重要的是,他心里很清楚,宋江和戴宗也不是外人!

戴宗是他的老相识自不必说,虽然他与宋江是初次见面,但是他高叫黑宋江的时候,宋江却丝毫不以为忤,反而对他出手就是十两银子;

而当他赌输了之后,宋江也没有丝毫的不悦之色,而是毫不在意,压根也没放在心上。

所有的这一切,李逵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由此,他心里也有数了:这个哥哥值得交!

他把三碗鱼汤吃得精光,实际上是他性情率真的表现而已,而当酒店里没有鲜鱼卖的时候,这种性情率真便更进一步地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逵不顾戴宗的劝阻,起身径往江边拿鱼,这就是一条暗线,李逵有着他简单而又朴实的逻辑思维:宋大哥对我好,宋大哥是我的好大哥,别的我帮不了他,可是宋大哥要吃鱼,那么这就是天大的事,我就得给他拿来!

也正因为如此,李逵到了江边,为了拿鱼,居然和张顺斗了个昏天黑地!

要说李逵真的是给宋江长脸,他的这一行径,无疑是与那句“真实不假”的评语对上了号!

这条暗线的描写,凸显了李逵投桃报李、肝胆相照的真性情,而明暗两面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仗义每多屠狗辈”的黑旋风,看似粗鲁可鄙的李逵,却有着极为难得的,一死酬知己的国士之风。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不惊叹于施耐庵的笔力,他仅仅用一碗鱼汤,就展示出了宋江、柴进和李逵等人阶层的不同。

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阶层从来都不是绝对固化的!一个人虽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阶层,但是却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人设,超强的能力,深邃的眼光,博大的胸怀以及善良的本性屹立于人前,只待时机成熟,风云际会,便可鱼化为龙,一跃冲天!

即便是豪门又如何?

施耐庵一方面在对宋江、戴宗这样的小官吏阶层,李逵这样的平民百姓阶层极力讴歌与颂扬的同时。

相对应地,也在另一方面对于梁山好汉中所谓的豪门阶层极尽揶揄和嘲讽,从而将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阶层观念,贯穿于《水浒传》全书之中,紧紧抓住逼上梁山,啸聚水泊的主题,丝丝入扣。

梁山好汉中,出身豪门阶层的首推柴进和卢俊义二人。

我们先来说说柴进,《水浒传》第8回柴进首次出场,他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后代,因为陈桥让位,所以子孙皆受大宋朝廷的恩养,家有良田美宅不计其数,更有铁券丹书护身,这种明面上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柴进雍容华贵,凤子龙孙的豪门风范。

可是与宋江相比,柴进空有门招天下客的名声,却完全没有慧眼识人的本事。

武松在他家住了一年,他都只是把武松当成普通的客人看待,却反而高看水货洪教头,不免给人沽名钓誉之感。

而在处理殷天锡的事情上,他既不如李逵那样决断出手,更不如戴宗那样机巧多变,在李逵打死殷天锡之后,他居然还留下不走,自恃有铁券丹书,非要和高廉论个短长,结果被人暴揍丢在井里,差点就没了小命!

是柴进没有本事吗?非也,以上这两条暗线的描述,实际上反映的是柴进受豪门之名所累,自视甚高,迂腐不决。

而当他上了梁山泊摆脱了豪门的束缚之后,柴进簪花闹禁苑,剜走铭牌,征方腊假冒柯引做卧底,里应外合,真可谓是胆大包天,胆色过人!

柴进还是那个柴进,然而,身在豪门内与身在豪门外,却给了我们截然不同的形象表现,可见这豪门,除了累人又有何用?

同样的道理,卢俊义也是如此,《水浒传》第60回卢俊义出场,书中称他“京城内家传清白,积祖富豪门”。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卢俊义是标准的富N代,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豪门贵人,并且他还是河北三绝,有着一身惊人的好武艺!

他同样没有识人之明,他似乎比柴进更瞎一些。

首先,他居然连吴用的藏头诗都没有看出来,结果执意要去梁山泊,最后落水被擒。

其次,从梁山返回之后,他在大名府遇到了燕青,而当燕青告诉他,管家李固和他的妻子贾氏勾搭成奸,并且到大名府告发卢俊义勾结梁山贼寇谋反时,他居然完全不信,根本不予理睬,反而一脚踢倒燕青,径直回家。

燕青虽不是卢俊义亲生的,却是他一手养大,一手看着长大的,两人之间情同父子。

有鉴于这种关系,以及20年来对燕青的了解,换做一般人,即使对燕青的话不会全信,也绝对不会完全不信,可是卢俊义就这么干了!

是他愚蠢吗?恐怕不是,这只是因为他太过于自以为是,所以才对身边的贾氏、李固、燕青完全没有了解。

而当他回到家中,立刻就被几十个公差绳捆索绑抓到了衙门,凭卢俊义的武艺,这些公差能是他的对手吗?

卢俊义的束手就擒,也不过是因为他的迂腐和犹疑,他居然还想着要去衙门说理!

他压根就没想过,李固为什么告状一告一个准?李固只不过是一个仆人,他有那么大的本事吗?

稍微一深思就知道,这摆明了是内外勾结,是自己的豪门家世树大招风,有人在觊觎自己的家产!

受豪门身份所累,卢俊义自以为是,瞻前顾后,不仅没有了识人之明,也失去了见事之明!

由此可见,钱多了真不是好事,利益越大,考虑越多,人也变得越怂,即便是豪门又如何?

可悲的是,卢俊义没有像柴进那样清醒,从征方腊归来,依然不听燕青的劝阻,最终落了个中毒落水而亡的悲惨下场!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虽然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可是却最终殊途同归地走上了聚义梁山之路。

施耐庵之所以这么写,第一,是反映了在北宋末年内忧外患,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动荡不安,风云变幻,加速了阶层转化;

揭示了梁山泊五湖四海、海纳百川的有容乃大,将一切不同的阶层化为无形的大同团队,并由此告诉后世的人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视甚高;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富莫骄淫,常怀居安思危!

参考资料

《水浒传》

5 阅读:4897
评论列表
  • 2023-04-09 18:58

    结语[点赞]

  • 2023-04-12 11:50

    施耐庵:讲老实话,我写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多想法

  • 2023-04-11 07:07

    黑社会而已

    赤翼翔天 回复:
    没有经营黄赌毒,打砸抢的也不是老百姓,拥有对抗官军的武装,有正面的信仰理想,显然不是黑社会[笑着哭]
  • 2023-04-12 15:30

    你败了,你就是黑社会,你取了天下,你就是救民于水火的义军

    中華正能量 回复:
    这小说是写梁山的,为什么要详细写配角?再说了,小说后半部梁山打那几个贼寇写得也不细了,没了好汉们的个人故事,都是宏观的战争片段,除了宋江吴用卢俊义少数几个人描写多点,其他好汉的笔墨并不比田虎王庆那边的人多。你就别无理硬杠了。你很本没看过原著,就看了个电视剧就来杠
    萨博没过万 回复: 中華正能量
    和你说话真费劲,往前翻翻你在和我讨论好汉的问题离题万里了 。梁山描述精彩的只有前边几位吗,顾大嫂写的好不好,史进董平写的好不好,孙二娘曹正写的好不好。
  • 2023-04-11 17:26

    武松天天在柴进庄上酗酒打人,谁不烦? 宋江几两银子就收买了。说明这个层次。招安时反而很独立

    Andy Wang 回复:
    李逵不也天天惹事,戴宗和宋江一样包容他,终究还是柴进和其他差距太大
    Dilay 回复:
    确实武松是水浒少有的成长型 他是一步步成为江湖人的 斗杀西门庆他失去了家人 醉打蒋门神他失去了英雄的信念成为雇佣打手 血溅鸳鸯楼他失去了对家庭的渴望彻底沦为了一个杀人如麻的”出家人”
  • 2023-04-12 10:44

    推荐赘婿。

  • 2023-04-10 12:51

    李逵打死殷天锡之后,柴进如果就走上梁山那是从贼,就算有铁券丹书也保不了他。被人暴揍丢在井里,差点就没了小命再被救上梁山,那是被胁迫最起码也是不得已被裹挟,还有转圜的余地。

    用户13xxx75 回复:
    你那是强盗的眼光。但在皇帝的眼里就是被胁迫,不然他最后能无疾而终?
    中華正能量 回复: 用户13xxx75
    你是皇帝?你怎么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