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让日本失去30年,川普主导海湖庄园协议,将让哪国倒霉?

王五说说看吧 2025-04-07 17:12:34

特朗普为什么要搞“对等关税”?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为美国财政创收,二是将制造业带回美国,三是缩小美国的贸易逆差。

其中,第三点尤为关键,直接体现在了“对等关税”的计算上。美国公布的“对等关税”实际上并不对等,税率是美国号称的各国对美征收综合关税的一半,而后者是直接用美国2024年与各贸易伙伴的逆差除以进口额算出来的。

这意味着如果不存在逆差,那么就不用加“对等关税”了。

如何缩小贸易逆差呢?除了大幅提高关税外还可以在汇率上做文章,即让美元贬值、让美国的主要进口伙伴的法定货币升值。

本国货币升值意味着相同美元收入下换得的本币数额减少,要想继续赚钱或维持之前的利润率就得提高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在效果上与加关税导致的提价其实是一样的。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遇到了和当下类似的问题,包括财政赤字剧增、贸易逆差扩大。美国希望提升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让各国多买点美国货以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那个时候怎么做的呢?美国拉来了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这几个最大的发达经济体,同时也是美国的战略盟友,在1985年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该协议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各国货币对美元升值,尤其是日元和马克(当时还没有欧元)。

签订协议后不久五个国家开始行动,日元在很短时间内由250日元兑1美元拉升至200日元兑1美元,之后的几年里一度升值至120日元便能兑1美元,涨了一倍,相当于美元对日元贬值了一半。

《广场协议》救了美国的经济和外贸,可日本却惨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人均GDP比美国高不少,大有经济总量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势头,可日元主动大幅升值导致日本商品的竞争力下降,对出口这一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造成负面影响。

再加上日本国内资产价格高企,楼市、股市存在大量泡沫,在日本央行反复无常的政策引导下泡沫破裂,房价和股价暴跌的同时让日本经济陷入低增长甚至负增长境地。至此,日本再也没有挑战美国的可能了,物价低迷、老百姓消费欲望萎缩,进入“失落的三十年”,直到去年才出现好转。

现如今,历史可能要重演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除了已经确定提高针对全球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还在酝酿新版的《广场协议》。由于特朗普经常在他自己的豪宅海湖庄园会见重要人物、谈论重大事件,所以人们将可能出台的《广场协议》2.0描述为《海湖庄园协议》。

这份潜在协议的内容大概率与40年前的《广场协议》类似,即为了缩小美国对全世界的贸易逆差,和几个主要的贸易伙伴达成共识,让美元贬值、他国本币升值。潜在的协议签署对象包括欧盟、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对应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的升值。

好了,我们来畅想一下,如果真的在特朗普的主导下签署了《海湖庄园协议》,几个西方主要经济体配合美国让美元贬值、自己家的本币升值,谁会扮演日本在《广场协议》中的角色,失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

我觉得日本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了,关键现在的日本也没有这样的实力,日元汇率为146,比那时的250高得多。

英国可能吗?更不会了。作为美国的“老祖宗”,英国上层大佬和美国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英国向来是美国最忠实的战略伙伴,美国不至于让“老祖宗”死太惨。

剩下的加拿大、东南亚国家体量太小、影响力不够,承接不住美国转嫁的风险,这么来看只剩下欧盟这个冤大头了。不仅体量大,而且内部还不团结,有的国家领导人和特朗普是“亲密战友”,有的不喜欢川普和万斯,甚至还有立场偏向俄罗斯的。

此外,欧盟最近几年经济增长乏力,内部本来就有不少问题,最近又和特朗普在俄乌冲突上意见不一,又准备反制“对等关税”。这口锅不让你背,让谁背呢?

最坏的结局是欧盟国家不仅承担美国缩小贸易逆差的成本,而且面临分崩瓦解、回到过去各管各的状态。对美国而言将是意外之喜,一个零散的、需要美国扶持和保护的欧洲有助于美利坚维持霸权。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0 阅读:171

王五说说看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