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友人感受吕剧艺术魅力 博兴县吕艺镇人民政府供图
“马大保喝醉了酒忙把家还,只觉得天也转来地也转……”3月13日,坐落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的吕剧博物馆内欢歌笑语、琴声悠扬。来自格鲁吉亚的格温莎·格什温尼什维利等到访吕剧博物馆,在中国师父的讲解和示范下,近距离感受吕剧艺术魅力。
博兴县戏剧团二级演员鲍学铭从博物馆展陈入手,向外国友人讲述吕剧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王小赶脚》《李二嫂改嫁》等代表剧目以及吕剧“四大件”(坠琴、扬琴、琵琶、三弦)的演奏方法。格鲁吉亚友人对坠琴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在鲍学铭的指导下尝试拉动弓弦,体验这一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色特点,并表示此次交流探访收获颇丰,艺术为跨文化对话架起了桥梁。
作为吕剧发源地,博兴县保留了该剧种历史的鲜活印迹。与此同时,该县依托市民文化中心工程打造吕剧博物馆,并在吕艺镇刘官庄村建设吕剧起源展览馆,推动吕剧交流传播与民生实事相结合,多方合力打响“吕剧之乡”品牌。“随着外国人游中国的热度升高和县域旅游持续‘出圈’,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走进小城博兴,与吕剧结下不解之缘。”鲍学铭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演员,他常有机会在一些交流活动中与国际友人互动。此外,还有不少“洋学生”跟他学唱腔、走台步、演剧目,有的还按照中国传统礼仪向他拜师学艺,乌克兰籍主持人、演员耶果就是其中之一。
耶果在中国留学、生活多年,是已故相声名家丁广泉门下弟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烈认同感。在以“说学逗唱”为基本功的相声表演中,耶果学习并掌握了许多戏曲唱段,其中也包括吕剧唱段。
“机缘巧合的是,2018年,在一档电视节目拍摄期间,耶果作为受邀嘉宾来到了博兴县。得知这里是吕剧发源地之后,他决心扎下根来,系统学习这一地方戏曲。”鲍学铭说,当时,他带着耶果用将近一周的时间在刘官庄村体验风土人情、练习方言土语、寻访乡村艺人,领会剧种的语言特点,了解剧目的传承情况。“回到县戏剧团排练厅,我又为他指导了《借年》《小姑贤》《姊妹易嫁》等多个剧目,修正了唱腔中不规范的地方,配上了台步和身段,直到这些剧目选段能够作为节目登台演出。”鲍学铭说。
经过此番交流,耶果正式拜师鲍学铭。近几年,他还把所学的多个吕剧唱段带到《开讲啦》等电视节目之中。“我喜欢吕剧,是因为它的唱词朗朗上口,节奏、旋律较为洋气,我希望让更多外国朋友听到它。”耶果表示,中国有许多非遗项目,背后的技艺发展历程和匠人故事都非常感人,他正努力把一部分内容制作成英文版,将“东方之韵”传递给世界各地的伙伴。
教穿戴、练指法、演小戏……2024年以来,鲍学铭参与了“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等对外交流活动,与当地导游、非遗传承人一起接待来华外国友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圈”传播。“其间,我和多位国际友人结下深厚友谊,有的一直保持着密切交流。我们通过社交媒体谈论吕剧,也会探讨一些前沿艺术理念,大家都希望把这样的互动更好地延续下去。”鲍学铭说。
令鲍学铭感到欣慰的是,近几年,随着“文旅+”新业态不断涌现,文化交流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体验感越来越好。他介绍,当地新建成的吕剧博物馆在整理保存大量吕剧文物文献资料的同时,以多种现代科技手段辅助展陈,并设有“拜师台”传习空间,打造了“互动答题”“跟我学穿戴”“跟我学剧目”等趣味化场景,打破了以往“你教我学”的刻板互动模式,为有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多元玩法。与此同时,随着博兴县开展“唱响吕剧”工程,打造“人人都是吕剧讲解员”的戏曲传承生态,来到此地的国内外游客在景区、社区等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吕韵乡情。
博兴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抓住“好戏山东”“好品山东”对外交流宣推的机遇,主动“走出去”寻求破壁发展,让更多的博兴元素闪耀“出圈”,在跨文化互动中实现更好传承与创新。
给钱啊!陪读啊!孔子都说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