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历史上,有一个让人热血喷张的主旋律,那就是“汉匈大战”。一直到东汉的中后期,与汉民族纠缠了几百的匈奴 才在汉朝狂揍北匈奴、拉拢同化南匈奴的软硬兼施下,才彻底消停下来。
匈奴被揍服之后,北匈奴渐渐地消失了,有可能是远走他乡,也有可能是被其他民族给兼并了。唯有南匈奴尚在汉民族的约束和监管下艰难地生活着,因为中原文明的口粮也不是免费的,你要吃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东汉朝廷对南匈奴的主要控制手段主要有:让南匈奴充当雇佣兵角色;控制南匈奴部落首领的重要人质;严格的经济制裁和奖惩;汉胡杂居背后的文化同化;以及打散安置的网格化管理等等。
所以,南匈奴到了东汉后期,其实他们的单于已经没有多大的威信和号召力了。就跟咱们现在很多行业协会的会长一样。
到了西晋,中央朝廷也沿用之前的政策,对南匈奴进行了进一步的拆分,每一个部落都会派政委、指导员,类似于监军、钦察大臣。主要编制便是各部的汉都尉,专门指挥各部枪杆的。
如果这样顺利发展下去,再过个一两百年,那些匈奴套马的汉子会渐渐忘记驰骋草原的传统,而沉寂于中原民族男耕女织的平和之中了,他们会和并州人们逐渐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匈奴这个民族将在时间的推移下,从历史舞台上彻底销户。
但是,老天终究没有那样绝情!它给中原政权安排了司马家一帮自毁长城的败家子,还给南匈奴安排了一个名叫刘渊的奇男子。
刘渊的祖父便是在三国历史中有露面的于扶罗单于,这位匈奴首领趁着中原大乱,经常打劫太原、河东,后驻扎河内,在袁绍的外甥高干反曹操的时候,还助力过高干,后被曹操给镇压下去了。
于扶罗死后,其弟呼厨泉继位,任命于扶罗之子刘豹为左贤王,刘豹即刘渊的父亲。后来,曹操将呼厨泉的兵众分为五部,任命刘豹为左部帅,其余部帅也都由刘姓担任。左部居住在太原的兹氏,右部居住在祁地,南部居住在蒲子,北部居住在新兴,中部居住在大陵。刘姓虽然分居在五部,但是从大的范围上看,他们都是居住在晋阳的汾水和涧水一带。
刘渊年幼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一股子聪明劲,文武双全。
长大后,更是仪表堂堂,身高八尺四寸,还跟关公一样,是个美髯公,须长三尺多。更让人称奇的是,他胸口还长了三根长六尺三寸的红色毫毛。
当时,屯留人崔懿之、襄陵人公师彧等都善于给人看相,见到刘渊,他们都非常惊奇,并且相互转告说:“这人的形体、相貌不一般,是我从来没见到过的。”
魏晋交替之际,刘渊他爹刘豹大发神威,逐渐将匈奴的五部统一为了一部。但中原的老大哥是不会坐看你刘豹一家独大的,你要懂规矩才行,所以,刘渊也因此成为了晋朝的人质。
刘渊一个外族人质到西晋上班求发展,实话实说,若没有人贵人提拔,大抵也是没啥前途的。那么,刘渊在西晋有没有人脉呢?有,他和太原王氏,也就是原曹魏司空王昶、西晋灭吴功臣王浑那一家子,关系相当亲密。至于太原望族王氏为什么会和匈奴人关系这么好,大家可以去参考现在缅甸的势力结构,以及一些边境的利益链条。
王浑曾多次在晋武帝司马炎面前推荐刘渊,说那是个大才。后来,司马炎亲自面试之后,也对王浑的儿子王济说:“你爸给我推荐的那个刘渊不得了,容颜仪表各方面,即使是春秋的由余、汉代的金日磾都不如他。”
泰始之后,浑又屡言之于武帝。帝召与语,大悦之,谓王济曰:"刘元海容仪机鉴,虽由余、日磾无以加也
王济立即接茬,继续给刘渊戴小红花,说:“不仅是相貌,刘渊的文武才干超出由余和金日磾很多,陛下您若能委任他统领东南地,吴地咱早就平啦!”
眼见刘渊就这样要被王浑父子拉上历史大舞台了,司马炎的亲信孔恂、杨珧立即提醒司马炎,刘渊这个人有才或许不假,但这人您不能用。他毕竟是个外族人,若他得到了权力并成气候,比如他渡江之后不老实了,那岂不是比吴国更难对付了?后来,还来了一句杀人诛心的话,原文如下,大意是说司马炎不能把狼喂大。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任之以本部,臣窃为陛下寒心。若举天阻之固以资之,无乃不可乎!帝默然。
王浑父子和孔恂、杨珧等人对待刘渊的态度差异,其实就是当时西晋的党争的一个缩影。王家父子是因为刘渊的匈奴势力就分布在他们老家周周,他们很容易建立起利益关联;而孔恂、杨珧等人纯粹是出于核心圈子的排外惯性,不会允许外人进入的。
至于刘渊南下平吴会变成养虎为患,那纯粹是个说辞,意义不大。因为当时的西晋武运还比较雄浑,控制力相当强,刘渊不敢有啥非分之想。而且一个胡人,让他去南方玩水,估计最终结果是被水玩。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时的中央朝廷对北方异族的提防和看不起是常态,反而是王浑父子对刘渊的大加赞赏让人颇感意外。他家是海内高门的太原王家!为何会对刘渊如此推荐呢?原因自然是前面提到的利益勾结,但怎么勾结的呢?还记得刘渊的父亲刘豹率匈奴迅速统一匈奴五部吗?如果说这背后没有太原王氏的支持,大家会相信吗?
大家记住一个永恒的定理:任何在你控制下长成的心腹巨患,都有着你内部人出于种种原因下的支持与撑腰。包括后世唐朝的藩镇、宋朝的契丹、明朝的满清,他们都是被中原势力抚养成人,吃饱喝足之后再反过来撕咬中原政权的。
太原王氏是军功起家的。祖上第一代王柔担任护东汉匈奴中郎将,王泽为代郡太守;第二代的王昶是司马家铁杆,当过荆州的都督;第三代的王沈当过各地军区都督,最后升骠骑将军,平吴时是东部司令;这样的军功世家,在基因上就容易十分亲近尚武的匈奴人。
还记得当年邓艾上书说屠各部刘豹将成为大威胁时,说过下面这样一句话吗?
又陈:羌胡与民同处者,宜以渐出之,使居民表崇廉耻之教,塞奸宄之路
啥意思呢?汉胡同居,越来越偏离正常轨道了,很多汉人大家族本末倒置,资敌养寇。其实这就有点映射太原王氏的意思了。因为太原王氏和屠各刘氏的关系已经好得不太正常了。刘渊的母亲去世时,官居司空的王昶居然亲自前去吊丧。一个当朝一品大员居然会去给一个部落首领的妻子吊丧,要知道当时负责管理匈奴的并州刺史也不过是四品官员而已。
龆龀英慧,七岁遭母忧,擗踊号叫,哀感旁邻,宗族部落咸共叹赏。时司空太原王昶闻而嘉之,并遣吊赙
还有,刘渊长大成人后,王昶子王浑拿刘渊当哥们,还令儿子王济拜见相识。
太原王浑虚襟友之,命子济拜焉
一个异族首领的孩子,居然会受到官居一品的王家如此之礼遇,大家不觉得奇怪吗?不要说什么都是因为刘渊天赋异禀,王家要折节相交。南匈奴几百年来都被中原政权当成下人一般使唤着,正常情况下,王家人是不可能高看刘渊一眼的。
高阶层拉拢低阶层的目的永远只有两个字:利用,要么是利用低阶层的人去充当杀人的刀,要么是想利用低阶层的人充当牟利的工具。屠各刘家如果不能满足不能满足并州高门和士族的一些潜在利益需求,他们是不会额外去关照屠各部落的,太原王氏更不可能极力去举荐他们,给他们新的发展机会的。
异族之间,其实就像我们现在的生意人之间一样,永远都是利益互换为优先关系的。这背后的逻辑,相信很多搞业务的朋友是不难理解的。
但上述这些事情,也恰恰证明刘渊和他们屠各刘家是比较善于经营人际关系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比较会走后门搞好客户关系。
后来西北大乱的时候,也就是司马炎借机要把贾充踢出权力中心的那一次。上党的士族大佬李憙就趁机劝说司马炎,要司马炎把平叛的机会交给刘渊。结果孔恂再一次以“养虎为患”极力反对。气得李憙直接生气了:以匈奴之劲悍,元海之晓兵,奉宣圣威,何不尽之有!(看看这措辞,都快把刘渊和匈奴夸上天了)但孔恂就是坚持不能驱狼逐虎,刘渊平定凉州之后,凉州隐患更加严重。最后此事不了了之。但可见很多并州士族一直都在帮刘渊说话。
再后来,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也发现了刘渊的可怕性,于是对他哥哥说:刘渊一日不除,并州永无宁日。
齐王攸时在九曲,比闻而驰遣视之,见元海在焉,言于帝曰:陛下不除刘元海,臣恐并州不得久宁
但王浑拼命维护,司马炎最终没有杀掉刘渊。
王浑进曰:元海长者,浑为君王保明之。且大晋方表信殊俗,怀远以德,如之何以无萌之疑杀人侍子,以示晋德不弘
这些都说明屠各刘氏善于经营上层路线,也就是寻求保护伞。也正是因为不断地有人给刘渊说好话,刘渊在太康末年,也就是司马炎快去世前,居然被任命为北部都尉了。
太康末,拜北部都尉
啥意思呢?匈奴各部的都尉是匈奴的最高军事指挥人,这是必须由汉人牢牢掌控的岗位。在多方运作下,刘渊居然做了北部都尉,这相当于刘渊要回了匈奴的五分之一实际军权了。
手握实权的刘渊便开始无处不在地展示他的影响力,通过“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等一系列举措,达到了“五部俊杰无不至者。幽冀名儒,后门秀士,不远千里,亦皆游焉”的效果。
后来,刘渊的儿子刘聪也做到了“右部都尉”的岗位!这父子俩人悄然之间就获得匈奴百分之四十的实质控制权。
刘聪···累迁右部都尉,善于抚接,五部豪右无不归之
290年,司马衷继位后,外戚杨骏专权,但这货没啥政治头脑,光知道封官许愿去讨好他人,刘渊又因此被提拔成了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爵为汉光乡侯。
杨骏辅政,以元海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
刘渊就此成为了官方认证的匈奴五部最高领导人,实权一把手。
又过了十年,刘渊完成了以屠各部为绝对核心的内部整合,把四分五裂的匈奴重新整合成一块了。
但是,刘渊在元康末年因部人叛逃出塞而被免官了。
元康末,坐部人叛出塞免官
这个时间应该是298年到299年左右,当时是贾南风主政的尾声期。那么贾南风为什么早不动晚不动刘渊,突然找茬要把刘渊免官了呢?因为刘渊在朝堂上最大的保护伞王浑在公元297年去世了,其子王济死得更早,没有高层帮他说话了。
刘渊被免官之后,便开始到处寻找新的门路,最终找上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司马颖上表荐刘渊任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当时司马家的内斗齿轮已经转开了,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皇位交接上,自然没有人关注刘渊这个小人物的任职了,所以朝廷顺利通过了司马颖的举荐。
成都王颖镇邺,表元海行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
讲到这里,咱不得不插一句,司马家这些狗屁王爷,真的还不如贾南风那个女流之辈。人家贾南风确实也专权、内斗,但最起码的国防、民族意识还在,司马颖、司马伦等人呢?纯粹就是一群还危机意识的搅屎棍。
司马颖举荐刘渊上位后,恰好又遇到了司马伦篡位引起了诸王混杀,司马颖想身边多留一个打手,所以一直没有放刘渊回去。他认为,只要抓住了刘渊,匈奴五部的势力就能随时为之所用。
所以,刘渊一度变得无比尴尬,早知道贾南风死后,司马家会变得这么混乱,自己何必出来求官呢?就呆在老家搬个小板凳,看他们司马家互砍,然后逮准机会就不可以独立创业了吗?这下可好,被司马颖这货扣押在身边,回不去了,而且按照这节奏下去,极有可能会给司马颖陪葬。
其实在司马家的互杀剧本愈演愈烈的时候,匈奴人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刘渊的从祖父刘宣等匈奴高层就开始密谋独立了。
惠帝失驭,寇盗蜂起,元海从祖故北部都尉、左贤王刘宣等窃议曰:"昔我先人与汉约为兄弟,忧泰同之。自汉亡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土之业,自诸王侯,降同编户。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而且匈奴人不像司马家这帮小丑,人家想干大事,核心从一开始就很明确,就是公选了当时还在邺城羁绊着的刘渊。
左贤王元海姿器绝人,干宇超世。天若不恢崇单于,终不虚生此人也。于是密共推元海为大单于。乃使其党呼延攸诣邺,以谋告之。
刘渊何尝不想早点回去谋求大业?所以各种找理由回家,比如回家参加葬礼,但奈何司马颖就是不放人。刘渊无奈,只能先让部下呼延攸先回去,转告刘宣等人做好准备,等自己回去。
元海请归会葬,颖弗许。乃令攸先归,告宣等招集五部,引会宜阳诸胡,声言应颖,实背之也
在干掉司马乂之后,司马颖如愿以偿地拿下皇太弟的位置。刘渊也因此被安利了一下,被任命为禁军中的屯骑校尉。
半年之后,司马越和司马颖又开撕了,刘渊被司马颖任命辅国将军,负责邺城的北城防御。平定司马越后,刘渊被司马颖封为了冠军将军、卢奴伯。
随后便是司马颖这货招惹了幽州大佬王浚,引来了王浚和并州刺史司马腾两万汉胡骑兵,关键是引火烧身的司马颖毫无招架之力。这个时候,刘渊终于觉得机会来了。
他恐吓加诱惑司马颖,说:“现在幽州并州二镇跋扈,众十余万(夸大吓唬司马颖的,其实就两万人),咱们目前这实力,指定弄不过他们,请让我回老家带五部屠各来为殿下共赴国难吧!”
元海说颖曰:今二镇跋扈,众余十万,恐非宿卫及近都士庶所能御之,请为殿下还说五部,以赴国难
人怂是有原因的!喜欢惹是生非却又扛不住事的司马颖早已方寸大乱,十分丢人反问:“你的人能不能到?打不打得赢?要不我带着皇帝躲到洛阳去,再号召天下人一起来揍他们。”
颖曰:五部之众可保发已不?纵能发之,鲜卑、乌丸劲速如风云,何易可当邪?吾欲奉乘舆还洛阳,避其锋锐,徐传檄天下,以逆顺制之
大家觉得刘渊会怎么回答司马颖呢?不出意外地如下:只要你放我回去,保证匈奴勇士朝发夕至,帮你把幽并联军揍得屁滚尿流的。您也别去洛阳了,洛阳那么远,还不是您的地盘,既不体面又不安全。您就在这里等我回来。我有五部兵马,打司马腾用两部兵马就足够了,打王浚用其他三部兵马绰绰有余了。您就放心吧。
司马颖最终官方任命了刘渊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放走了刘渊。你哪怕让一个人带着刘渊的手令去要人,要来了就皆大欢喜,没要来就让刘渊跟你同归于尽,大家都会念你司马颖一丁点好。结果,你就放虎归山了,活该你和你们司马家的人被唾骂千年,因为了解五胡乱华的世间惨象,骂你们几句真的还不解恨。
刘渊回到左国城后,刘宣等人便为刘渊上大单于的称号,二十日之间就聚众五万,定都离石。
随后,刘渊命令右于陆王刘景、左独鹿王刘延年等人率领步兵骑兵二万正式逐鹿中原,当然打的旗号还是营救司马颖和皇帝司马衷。结果,还没来得及,司马颖逃亡洛阳的消息便传来了。气得刘渊大骂出口,这货太不争气了。还指望你跟王浚互相残杀,我再来坐收渔翁之利呢?结果你跑得比谁都快。
仗是没打成,刘宣等人便开始劝进了:晋人不是东西,一直把我们奴隶看,咱们的右贤王刘猛就是不堪其辱而起义了,不过由于实力受限而被残杀。现在晋室互相鱼肉,这是天赐良机。你是我们匈奴人的主心骨,今当兴我邦族,恢复呼韩邪之伟业,鲜卑、乌丸是我们的阶级兄弟,而不是阶级敌人。现在上天假手于我大匈奴拯救世界,不可违天意。违天不祥,逆众不济!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你就别再犹豫了。
刘渊立马表示:说得好!咱们既然能当高山峻岭为何要当个小土包?帝王宁有种乎!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天下德者居之!咱们有十多万的队伍,上可成汉高祖之帝业,下不失为魏氏!虽然晋人未必认可我们,但汉是老牌政治招牌,刘备当年一州之地尚且抗衡天下,我是汉朝的外甥!咋就不能当皇帝呢?所以,我们可以定国号为汉,追认并尊奉后主刘禅,以此来使天下归心。
公元304年,刘渊筑坛设祭,自称汉王,建年号为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立妻呼延氏为王后。国号大汉(史称汉赵、前赵)。
建国后,刘渊派兵攻略并州、冀州等地,并积极笼络各地的叛军首领(如王弥)和起义军(如石勒),因此势力发展极快,短时间内便成为河北一带名义上的统治者。
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改年号为永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胡人皇帝。
随后,刘渊又派大将刘聪、刘曜、石勒等人多次进攻晋朝的都城洛阳,但在中原军民的顽强抵抗下而未能得逞。
310年八月,刘渊带着满腹遗憾离世,死后谥号为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刘渊死后,其子刘聪继续进攻中原,最终在313年攻陷洛阳、俘获晋怀帝。又于316年攻陷长安、俘获晋愍帝,正式完成灭亡西晋的目标。
回顾刘渊的一生,有时候真的忍不住对司马家和西晋那些心怀鬼胎的大臣口吐芬芳。早知道你们就这德性,秦始皇去修什么长城咯?汉武帝去北击什么匈奴咯?就让匈奴铁骑早早地把你们的先祖给祸害完了,也省得你们这帮败家玩意去祸害人间了。
我们现在很多半吊子文人动不动喜欢拿“这也无国界,那也无国界”来说事,这是相当让人气愤和悲哀的。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其实不光是现在的帝国主义想亡我华夏,历史上的外族入侵,从本质上都是想亡我华夏。
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耻……这些中华文明史上的至黑历史,真的是让人不敢直视的,那些恐怖残忍的画面,真的不是一件“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外衣可以掩盖得住其中的血腥味的。
作为“五胡乱华”的始作俑者,司马家的那些千古罪人责无旁贷,历史终将会对你们进行审判的。你们为了内部争权夺利,自毁长城,内耗干了华夏的核心国防力量,然后养虎为患再放虎归山,甚至直接引狼入室,你们眼里除了权力交椅,还有天下百姓的命运和尊严吗?成千上万的汉民因此被视为牺牲口,女性沦为了生育和泄欲工具,男性成为炮灰和肉盾,甚至都沦为了敌人的“两脚羊”……司马家的混蛋们,你们罪该万死啦。
刘渊这个原本被压制得毫无希望得匈奴后裔,是你们一口奶一口奶地把他喂大的,他和他的儿子刘聪掘了你们司马家西晋的坟墓,这是你们司马家的现世报。但这真的没完,随之而来的鲜卑、氐、羌、羯,会来一起撕咬你们司马家日益腐朽的躯体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最苦莫过于司马家治下的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