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种地不能致富、扶贫来质疑包产到户,是荒唐的、站不住脚的!

历史园园丁说史 2024-07-23 10:04:46

发现评论区很多评论三农问题的,根本不了解农村、农业,我发现很多质疑包产到户政策的,其实都是退休人员,这些人只是借三农问题质疑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打破了他们的铁饭碗,他们相对于农民的优越感不再,甚至很多富了的农民进城买房,生活水平远远超过他们,甚至农民进城打工也抢了他们的饭碗,他们感觉不平衡。

毋庸置疑,包产到户后,农民除了种地,可以从事法律允许的任何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距,试想如果像那位所谓的“三农专家”所言,农民就该在家种地,即使想干别的,也只能在家门口干。

众所周知,不管是干企业还是经商,要找人口集中、交通便利、水电配套齐全的地方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如果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办的企业永远无法和城市竞争,也永远发展不起来,也永远对一些人的铁饭碗造不成威胁,所以,这位“三农专家”的言论才得到了一些有一定文化、有时间刷手机、又对现实生活不满的人的吹捧!

但从这些人由于不了解农业、农村,只是想当然的说话,所以很多评论经不起推敲,看看截图中这位网友说的话:

“好,就按你的观点说事。从82年分田单干至今四十余年了,单干了几年就历史性突破了,那至今四十多年了,该是中国最富的群众了,那为什么至今还在要乡村振兴?”

首先说,包产到户后至今,粮食产量已经翻了几倍,这是事实,例如:六七十年代,鲁西北小麦亩产量200来斤,就算高产了,平均产量达不到200斤,而现在亩产平均要在一千斤左右。

但是,我国农业的现实是人多地少,每人平均就1.5亩左右,单靠种地,温饱没问题,可以白面馒头随便吃,但耕地太少,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所以,这才是包产到户的伟大意义所在,不包产到户,农民只能土里刨食,粮食都不够吃,更没有钱投入肥料、种子、机械等,这也是大集体粮食产量一直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

包产到户后,农民打工、做生意挣的钱反馈农业,增加了农业的投入,才促进了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

有的网上甚至质问:既然包产到户后,农民富了,为什么还要扶贫?

那么我要问问这位网友,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有扶贫吗?

都在贫困线以下,大家都吃八成饱,怎么扶贫,都贫谁来扶!

就是被农民称作铁饭碗,旱涝保收的城市居民有能力帮助农民吗?

不能吧!他们的定量也是仅能维持温饱,可以说,那时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都不如农村的贫困户。

不相信吗?

我参加了几年的扶贫工作,现在的贫困户都享受着两不愁三保障。

试问:那时的城市居民能顿顿白面馒头吗?

不能吧!

试问:那时的城市居民有彩电吗?

不能吧!而现在的贫苦户,不但有彩电,而且都是有线电视。

那时的城市局面家家有自来水吗?

不能保证吧!现在的贫困户必须保证家家通自来水,实在通不了自来水的村庄,发水卡,到村里小超市门口的净水机打纯净水。

为什么现在扶贫?

是因为国家富裕强大了!现在的贫困户绝大多数并不是温饱有问题,而是生活水平水涨船高,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其实扶贫也就是先富带后富。

富裕的一部分通过纳税、通过捐赠等形式,帮助暂时贫困的人度过难关,使生活水平共同提高!

种地只能解决温饱,不能致富,恰恰说明了包产到户是非常必要,因为为农民致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0 阅读:0

历史园园丁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