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了郭胜利《新疆“七七政变”真相述考》
1928年,当主政新疆17年的军阀首脑杨增新在表示拥护南京政府后不久就遇刺的宴席上,有人仿佛知道了什么,提前退场。当然他可以说是因为自己的确正好有事,但那么巧,谁信呢?而且他还一并带走了两位新贵,科长王之佐、省高检检察长屠文沛。
对下手杀人的省公署军务厅厅长兼交涉署署长樊耀南及其党羽来说,当然是杀死杨增新更要紧,然后才是找寻那些不在现场的人。
殊不知,政务厅长兼教育厅长金树仁不仅是提前退场而已,他早有准备,还有后招。樊耀南实在料不到,金树仁早已部署了自己的人,讲武堂教官冯梁竟然不好好在讲武堂上班而是在督署二堂待命,军务科科长张培元、奇台卸任县长黎海如也像早就知道了什么一样,顶着大热天赶来看戏了。
其实学者早就扒出了真相,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金树仁一伙的确已经预先知道樊耀南要杀人了!
甚至连具体泄密的人,也被扒了出来:张纯熙在北京俄文政法学校的同学,督署民政厅总务科长牟维潼,曾为张纯熙提供枪支,如果金树仁真的要追究,这位毫无疑问是杀人共犯,但他事后却不但没有受到牵连,还转任交涉署科长,不久又升斜米总领事。
牟维潼做了两头卖好的双面间谍。
也有人怀疑金树仁是樊耀南的同谋,甚至写成了文,但是金树仁是甘肃河州人,早在杨增新主政河州时就受其器重,杨增新调任甘肃学政兼高等学堂监督,金树仁也随他去甘肃省城,曾任龙泉、凤林书院院长,1915年去新疆和杨增新再续前缘,短短十余年就四次出任县长,最后升为厅长,名利双收,全拜杨增新所赐。他的主张是和杨增新一样守旧的,和樊耀南严重冲突,很难结为一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d60b7706c016fcd96c3fe811a406cbf.jpg)
至于金树仁如果对杨增新因为感恩戴德就忠心耿耿,为什么不揭发樊耀南,其实从利己的角度和囚徒困境都很好解释。
虽然杨增新和樊耀南不和已久,但杨增新真的曾经当着樊耀南拿出举报密信烧了。如果杨增新不信,金树仁必然倒霉。
最好的情况无非杨增新信了,并且铲除樊耀南,然后呢?杨增新已经把家属送到内地,他拥护南京以后,他还能做多久?冯玉祥的西北军已经逼近,谁来保证南京不换自己人入主新疆?换了别人,还会继续用他金树仁吗?
学界不是没有怀疑冯玉祥也是新疆政变的幕后黑手,但证据不足。
而坐看刺杀发生,对金树仁来说,再坏也不可能有更糟的结局了。
如果金树仁本来就不是好人,那么他对杨增新见死不救就更加说得通了。既然金树仁原本就是个政治人物,当然不新鲜。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早有准备的金树仁干掉了樊耀南、张纯熙等,理直气壮地以杨老将军的复仇者自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d6e7c8438703060862c4bac8ea9f01f.jpg)
建设(实业)厅长阎毓善在杨增新遇刺时幸存。即使事后,阎毓善和财政厅长徐谦这些元老还在,论资排辈也仍然根本轮不到金树仁继任,这下他既成为了复仇者,又实际掌控了局面,当仁不让了,并且年底就得到了南京政府的任命。如他所料,只要他掌握了军队,阎毓善和徐谦再有资历,也没资本说不。
金树仁能得到提拔的原因包括以前当县长时政绩突出,在本地遭遇巨变时能够准确把握走向让自己利益最大化无疑也是过人的能力,但他真的能凭这些本事胜任一省之长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72498b7e6a79e9575277508152d5ded.jpg)
王之佐继任民政厅厅长,不久外放伊犁镇守使;屠文沛升省府秘书长兼省府委员;牟维潼的情况前面已经交代过了。
至于后来南京方面1932年才任命金树仁兼边防督办,让他真正在理论上拥有军权,也是后话,暂时不影响金树仁主持新疆大局。
金树仁总结经验教训,认为想避免杨增新的下场,就得在重要岗位都安插自己人。同乡同学又同事多年的鲁效祖被任为省政府秘书处秘书长,五弟金树信任军务厅长,等新疆军官学校成立又兼任校长;四弟金树智为南疆重地喀什的驻军师长,同乡张培元为北疆伊犁镇守使,通往内地的要津哈密则以同乡刘希曾为驻军师长。连他的马弁崔肇基,也先被擢升为省府警卫队长,继而提拔为旅长。
1930年,金树仁听刘希曾建议,想借哈密贵族沙木胡苏特亲王去世之机,阻止其子袭爵,改土归流,公布了土地开垦和田赋征收的办法。结果本来因为不满老亲王而力主改土归流的维族农民反而加重了负担,于是发起民变。金树仁赶紧换掉刘希曾,改派朱瑞樨和熊发友镇压;变军一看没法和正规军打,就求援于回族青年军人马仲英。马仲英一下场,就反包围了哈密。鲁效祖奉命救援,也被打败。金树仁忙调张培元救驾,总算吓跑了马仲英,马仲英弟马仲杰战死。
张培元正在率部追击,金树仁却将其调回伊犁,另派塔城都统黎海如为东路总司令以代替。张培元因此猜疑金树仁。
民变过后,金树仁想加强控制,却造成了更多的民变。
1931年、1933年,马仲英手下都曾危及迪化。当时主要的抵抗者包括白俄归化军和抗日义勇军。当初一些东北抗日义勇军因为抗日不利退入苏联,这时候退入新疆,主要带队人为东北抗日救国军二旅旅长郑润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f000660ed3d015e48f58eccc01fa2b.jpg)
金树仁靠归化军度过危机,却对归化军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尊重,虽然理论上其待遇薪饷较省军高一二倍,但由于连年征战,省库空虚,往往不能按时发放,军备远不如省军,以骑兵为主有时候却得不到马匹。归化军的主将去请求更好的待遇,金树仁也怠慢处理。
于是迪化县长陶明樾、省军参谋陈中、航空队长李笑天与归化军首领商讨后,觉得可以不必让金树仁继续干下去了。
1933年初喀什驻军师长金树智暴病身亡,只是金树仁危局的缩影。
1933年4月12日,巴品古特与安东诺夫率归化军以演习为名,从东门进入迪化市,占领城防司令部、督署,金树仁终于外逃。这就是新疆的四一二政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d55deeededf200fc479bae379ad25f9.jpg)
金树仁再调张培元,张培元表示听不见了。虽然城外的省军想抵抗,但因为东北义勇军和陶明樾、陈中和李笑天带领的部分省军都支持政变,抵抗失败。
张培元的军事能力其实有限,作战时主要的出谋划策都仰仗参谋长盛世才。在先前的作战中,金树仁也屡次调前线的盛世才回救。
这次金树仁也想到了调盛世才。盛世才同样表示,听不见。
各党政军机关团体召开紧急会议,公推教育厅厅长刘文龙为临时主席,郑润成为临时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郑润成当场表示自己只是暂时客居,将来还得回老家继续抗日,反客为主不合适,我觉得盛世才不错。刘文龙也表示同意。
盛世才欣然回迪化掌握局面,本来以为非自己莫属等着原地受邀的张培元惊呆了。
有了金树仁的衬托,就更能理解其实毛病也不少、为了确保偏安甚至镇压了支持护国运动的云南老乡的杨增新为何能成为受到民间怀念和外邦赞誉的杨老将军了。
杨增新上任初期,毫无基础,只能纵横捭阖,最后竟然真的奇迹般地确保了新疆17年的平安。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竟然还抽出兵力硬扛外蒙古,虽然受限于条件未能收复科布多,却把阿尔泰留在了中国版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0c18cea87098838e776513ffe66ffe.jpg)
即使是与政治能力不甚相关的生活作风方面,他也不搞吃喝嫖赌抽。
金树仁在位只有5年,人还在,茶已凉。杨增新任用的一些官员并非善类,而金树仁任用的牟维潼之流官声也很差。
而总有一天,过去、此时乃至将来选择支持盛世才的人,都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