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冬,关羽败走麦城的消息传到成都时,刘备正在筹备称帝大典。史书上只记载了四个字:痛惜羽亡。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从关羽被围到身死,足足两个月时间,从蜀中到荆州,快马加鞭最多不过半月时间,为何救兵迟迟不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第一层:刘备根本来不及救
关羽北伐的剧本原本很完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吓得连曹操要迁都。但东吴背刺荆州发生在十月,吕蒙白衣渡江到十二月关羽败亡,全程不到六十天。成都到荆州直线距离一千二百里,按汉代快马日行四百里算,刘备收到告急信至少要三天,再调兵遣将又得十天。等蜀军真能动身,关羽坟头草都发芽了。更扎心的就是通讯黑洞了,关羽被徐晃击退后,东吴立刻封锁长江,江陵守将糜芳直接投降,荆州通往益州的水陆要道全都被卡死。就算刘备想救,传令兵得先游过东吴的封锁线,难度堪比现在翻墙刷外网。
第二层:刘备的家底早打空了
公元219年五月,刘备刚打完汉中之战,这场仗把益州掏得底朝天。《三国志》中写到;“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粮仓老鼠都饿得要啃铠甲了。关羽七月北伐,九月还在要粮要兵,诸葛亮硬着头皮挤牙膏似的支援。等东吴背刺时,成都粮仓实在挤不出余粮再组织远征军了。最讽刺的是,刘备称汉中王后,大封群臣,唯独没给关羽加一兵一卒。不是不想给,是真给不起;汉中战损还没补上,益州南中又在闹叛乱,蜀汉这辆破车能跑到哪,全看天命。
第三层:刘封孟达的见死不救
驻守上庸的刘封离麦城最近,骑兵急行军三天就能到。但这位刘备养子愣是按兵不动,理由很扯淡:山城初附,未可动摇。实际上,刘封怕救了关羽影响自己地位,关羽曾公开反对刘备收义子,俩人早结下梁子。等关羽死后,刘备逼刘封自杀,表面是问责,实则是甩锅。真追究起来,刘备自己没及时调兵才是主因,但皇帝不能背锅,总得有个人来当替罪羊。
第四层: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关羽北伐前,刘备集团正处在战略十字路口。诸葛亮《隆中对》要“跨有荆益”,但现实是荆州孤悬在外,北有曹魏东有孙吴,根本守不住。关羽之死反而给了刘备放弃荆州的借口,后来伐吴打的旗号是报仇,实则是想重新打通长江通道,可惜又给玩砸了。更深层的算计是权力洗牌,关羽镇守荆州十几年,军政一把抓,刘备称帝后这种“国中之国”必须清理。只是谁都没想到,东吴的刀比刘备的诏书来得更快。
终极拷问
站在刘备视角,他可能真救不了关羽。但换个角度想:若被困的是张飞,刘备会不会砸锅卖铁去救?若败走麦城的是赵云,诸葛亮会不会亲自带兵接应?答案藏在关羽的特殊身份里;他不仅是兄弟,更是荆州军阀集团的代表。所以问题来了:如果关羽听话早早退回益州,能不能活到诸葛亮北伐?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有人说历史没有如果。要我说,关羽就像公司里能力超强,却不服管的业务骨干,老板既要用他又怕他。出事了到底是救还是不救?评论区吵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