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总督为何不敢揭竿而起?头戴“四个紧箍咒”,反只有死路一条

古城青衣 2024-02-25 20:24:07

在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的统领之下。

天子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样的位置带来的诱惑,很难让人抗拒。

除了皇室内部,会因为夺取皇位而产生各种争夺的戏码之外。

每朝每代还需要提防着,民间忽然竖起的大旗,引起的骚动。

当然,最让君王忌惮的,还是分散在各处的地方势力。

掌握兵力的权臣万一揭竿而起,将会对皇位造成极大的威胁。

但是在清朝,拥有极大权力的总督,却鲜少有真的敢造反的。

相反他们的行为基本都很规矩。

这是因为,清朝朝廷给各个地方的总督们安了紧箍咒。

这紧箍咒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这些总督真的打算谋反,他们将要面临的又是什么呢?

权臣谋反

其实清朝并非完全没有权臣谋反。

清朝入关之后,除了反清复明的那些人之外,因为皇位不稳,也有大臣打过皇位的主意。

像是鳌拜,吴三桂这样的人。

本身拥有一定的势力,手中又有兵权。

一旦真的起了歹心,对于当时的清朝而言,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当时的康熙帝,为了除鳌拜,平三藩费了不少的力气。

但起码是安然从他们手中,收回了过多的权力。

自那之后,清朝比那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不会让权臣手中,掌握能够跟皇室对抗的兵力。

地方割据主要原因,肯定跟权臣在当地谋划多年的发展有关。

所以当时的朝廷,改了这些掌兵权的总督的任命方式。

不会容许地方总督,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

中央会频繁给这些总督们进行调动。

本质上就是为了避免他们一直待在一个地方,发展自己的势力。

限制财权

除了任命地点的不断变动,清朝当时对于地方的财政政策,也进行了更改。

因为明朝时,地方财政有一半的税收都留在了当地。

另一半上交给国库,虽然国库的税收是所有地方加起来的。

但长此以往,地方还是积攒了大量的财力。

这些财力,可以直接用来转化兵力。

地方一旦富裕起来,天高皇帝远。

大臣们想要做些什么,只要前期保密做的好,根本不需要担心皇帝发现。

有了钱,就有了发展兵力的底气。

地方官员挪用地方财政的税收,用于发展自己的兵力,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没有。

等到中央真的发现了,这其中的重大纰漏,为时已晚。

所以清政府,直接更改了地方财政的分配方式,要求地方财政税收,要将八成以上的收入直接交到户部。

由户部纳入国库。

地方所剩两成的税收,用于当地使用。

可这两成的税收,也不是地方官员想动就能动的。

哪怕是一省的总督,用钱也需要进行层层审批。

这样虽然繁琐,却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地方不会出现大肆敛财,发展军备的情况。

削权并监督

清朝的地方官员,权力最大的莫过于一省的总督。

毕竟总督的手里是有兵权的。

但即便是如此,总督也不是想调兵就调兵的。

如果未经中央同意,又没有紧急军情。

未经中央同意私自调兵,将会是重罪。

哪怕由中央同意,进行了调兵,或者是打仗等情况。

也都是在战时进行临时任命,甚至可能从朝廷调人过去任职统帅。

如此一来,直接保证了朝廷对地方军权的直接把控,拥兵自重的情况自然就不会出现。

当然限制地方军权的行为并不是这么简单。

地方的军队,很大可能会成为地方总督的私兵。

如果总督培养了一批忠诚于自己的下属,一样会给清朝的皇室带来极大的威胁。

皇帝很显然意识到了放任地方总督,很有可能给江山的安稳带来威胁。

为了节制总督的权力,中央会将各个省市的军队分开驻扎。

并且总督与下属的提督、总兵等职位。

不能够同时驻扎在一个地方。

从而避免这些人结党营私,共同谋反的可能。

除了从根本上削弱地方总督的军权之外。

哪怕是这些总督经常调任,朝廷也会在其任职期间,多次派人去对其各种行为进行监督。

这些受命于朝廷的的探子。

会打着各种旗号,掩盖自己来到这里的真正目的。

比如会谎称自己是受命前来采买贡品的,实际上确是专门对地方大员继续监督和观察。

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将最真实的情况反映给朝廷。

这些人一般都是皇帝的心腹,只听命于皇帝。

被地方官员收买的可能性也会更小,所以皇帝也会更加放心让这些人去查探。

一旦发现地方官员的言行举止,存在着一些问题,或者是地方权力模糊不清,甚至小到地方官员的私德出现了问题,都会被一一记录。

由密探直接通过专门的渠道,将奏折直接呈给皇帝。

再由皇帝加以定夺,对这些官员进行相应的惩处。

总而言之,在清朝哪怕是做到了一省总督的位置,也并不如想象的那般自在。

相反自己的言行举止,一举一动可能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

扼杀在了摇篮

地方官员拥兵自重,最终揭竿而起进行谋反的情况。

在封建王朝,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谁都想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有些人的谋反行为,从一开始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所以有反心的人,在起事之前,都会尽可能地低调。

想尽一切办法掩盖,自己正在做的诸多不正常行为。

避免自己的反心,太早被发现,直接被中央出兵遏止。

到时候,多年谋划便直接毁于一旦。

清朝时中央集权制发展到了顶峰,中央的权力也发展到了顶峰。

而当时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朝廷出了很多相应的政策。

无论是频繁调度,还是派人暗地查探,都是为了保证这些有权有势的人。

真正效忠的,是清朝皇室。

即便确认他们并无二心,朝廷为了保证自己的安稳。

想方设法也会削弱这些人手中的实权,无非是为了让清朝皇帝的统治能够得以延续。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