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红楼:木斋先生红学观点的正与误

凤凤文化 2024-09-06 11:16:38

继续在这里提前声明一点,笔者写作误读红楼系列的目的,第一是揭示末世红楼梦显隐文本里朝代、地域、人物真实身份及改朝换代里大悲剧的真相;第二是根除各种各样误读带来的历史和文学误会,还某些历史人物和天下最好的媳妇秦可卿一个清白;第三是不让后来的红楼梦研究者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第四是使那些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有重大误差的和研究方向稍有偏差的人的理论臻于完美。这里没有那种恶意攻击别人、哗众取宠、借着打击异己错误理论抬高自己的目的。

先看看木斋先生的简单介绍,木斋先生原名扬州大学特聘教授、原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汉学研究会(澳门注册)会长、香港大学荣誉研究员、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陶渊明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

王洪代表作有学术专著《宋词体演变史》(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吉林省2009年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走出古典--唐宋词体与宋诗的演进》《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苏东坡研究》、《宋诗流变》、《唐宋词流变》、《与中国作家对话》、自传《历史的化石--知青十五年》等。中国古典文学是人类生命在经学化生活的苦海里挣扎留下的痕迹,是生命按照人性法则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的证据。总体而言,“文学中国”这一概念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古典中国的一种价值判断。木斋指出,“经学中国”是反个性、反自由的,与人性相违背,而“文学中国”则是人性受到“经学中国”排挤、压抑之后生成的审美形态,它的精神内核是人性。“

木斋先生的学术贡献丰富多彩:主要著作有《苏东坡研究》 (1998)、 《唐宋词流变》 (1997)、 《宋诗流变》(1999)、《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 (2001)、以及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的《恍若隔世》等作品。

他的学术著作:苏轼诗歌研究》 朝华出版社,1993

《唐诗评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唐宋词评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唐宋词流变》 京华出版社,1997

《苏东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1998

《苏东坡新传》(合著) 京华出版社,1998

《中国古代诗歌流变》 京华出版社,1998

《恍若隔世: 我的知青岁月》 作家出版社,1998

《宋诗流变》京华出版社,1999

《与中国作家对话》 京华出版社,1999

《古诗评译》 京华出版社,1999

《词圣苏轼》(合著)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合著) 京华出版社,2001年

《走出古典:唐宋词体与宋诗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宋词体演变史》 中华书局,2008 。

木斋教授的"破译"之学在诗三百发生、五言诗演进、词体起源、《红楼梦》作者等研究领域已有诸多创获,在与传承之学、专门之学、材料之学、开拓之学等范式的对比和互动中,综合学术界各家对木斋教授学术成果的评述意见,文章提出原典与内证、直觉与假设、胆气与才识、终结与颠覆等破译之学的范式要点,并对破译之学的学术境遇进行探析。

木斋教授也是红楼梦研究专家,‌木斋教授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即大红学史观史料学方法论。木斋教授的研究方法论强调了整体的、流变的、联系的视野观照,从作品原典出发,通过史料验证来进行红学研究。这种方法论不仅关注作品的文本内容,还注重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他提出了几个关键的观点和发现,这些观点对于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作者身份以及作品内涵有着重要的贡献。

关于《红楼梦》作者的演变:他提出《红楼梦》先后经历三人写成,最初由曹寅的嗣子曹頫写成《石头记》,后由曹頫的嗣子曹霑(雪芹)接手修改,最终脂砚斋临危受命,代替之前的两代“宝玉”写作,从而成为此书的真正作者。

关于书中人物与现实人物的关联:木斋教授还探讨了《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贾、王、史、薛的背景故事,认为这四大家族分别对应史料中的李煦家族、曹寅家族、熊赐履家族和两江总督赫寿家族,而脂砚斋本人则是李煦的女儿。

关于《红楼梦》书名的来源:关于《红楼梦》的书名,木斋教授认为“石头记”的石头来源于曹寅的诗句,而“红楼”则源于李煦为康熙建造的行宫名为“红楼”。

关于《红楼梦》前三回的内在结构:木斋教授分析了《红楼梦》前三回的内在结构,认为从楔子到第三回的叙述,实际上是脂砚斋的家族传记。

关于早期版本的演变:他对《红楼梦》早期版本庚辰本、甲戌本、戚序本、甲辰本、程甲本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因脂砚斋为女性,其在书中的痕迹不断被抹杀。

关于“沁芳”匾额的解读:对于大观园题写匾额采用了“沁芳”而不是其他名称的问题,木斋教授认为“沁芳”是脂砚斋有意留下的痕迹,因为脂砚斋乳名为兰芳,而书中常用兰、竹、雪等意象指代脂砚斋自己或李家相关人物和地点。‌

木斋教授的红学观点具有创新性,提出了一些颠覆传统认知的理论。以下是一些具体内容和例子:脂砚斋身份的重新解读:木斋教授认为,《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脂砚斋,而脂砚斋实际上是曹雪芹的妻子,也是书中人物林黛玉的原型。

难能可贵的是,木斋教授从甲戌本《红楼梦》的楔子入手,成功地解决了脂砚斋重写《石头记》等一系列的瓶颈问题,为《红楼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比如他认为脂砚斋最早来自《红楼梦》的书名,“至脂砚斋甲戊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脂砚斋不仅仅是作品的点评者,更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这是迄今为止红学界最早提出来脂砚斋是《红楼梦》作者而非增删者的观点,其实熟悉明清小说创作的人很容易知道曹雪芹不可能是真实姓名。木斋教授认为脂砚斋并非仅仅是《红楼梦》的点评者,而是该书的主要作者。这一观点的提出,挑战了传统对于脂砚斋角色的认知,为《红楼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可是总管他的红学观点,除了认为脂砚斋是真正作者之外,其他的朝代、地域、年代、大观园儿女的真实身份、贾府千金的结局以及四大家族被抄家的真相他还是遵循曹学的观点,比如虽然他认为是脂砚斋亲身经历的改写,但是脂砚斋是作品中黛玉、妙玉、香菱等诸多人物的真正由来。如果用一句话来终结他的红学理论,那就是他自然在红学领域开辟了一个新思路和新方法,首先提出来脂砚斋是作者,但是总体来说他还是属于没有入门。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0 阅读:31
评论列表

凤凤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