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以前主要靠春节消费,相亲是一大支柱。外地工作的男人们回到县城,媒人介绍姑娘,一起吃饭逛街看电影,买衣服买手机。下一步买金链子金镯子,谈彩礼谈房子。
现在的相亲十分钟一个,都不舍得浪费钱了。
老乡聚会是另一大支柱。外地老板们或者打工攒了点钱的春节回到县城,和同学朋友们吃吃喝喝,谋划创业,看看县城有什么机会。现在也基本绝迹了。
为了走关系拉单子的人情世故也少了。以前政府有钱,随便都可以开路修桥,酒楼里茅子华子都是为了单子。现在要债的更多,要债的谁请客消费啊。
这几年业绩不好,老板也没心思搞年底聚餐了,有些老板还被迫到处躲债。
亲戚走动的礼品金额也在下降。小时候还费心买些熟牛肉、搞些省会的特产点心加上一条好烟,现在基本都是一箱奶加一盒本地糕点对付了。
县城私营经济除了跟政府消费有关的小部分,绝大部分都在下滑。再过十年二十年,很多小县城会不会荒废啊?
本来就没有好过,何来衰退
看到到处躲债的老板感觉有点可爱[呲牙笑]
当你花能一块钱可以买到1000公里外的一颗小白菜时,基本可以宣告99%的地区死亡了。
大城市化,全世界规律,很正常。米国铁锈区咋说
不影响他们吃香喝辣的
电商毁灭性出现了
俺们这儿好多机关连续几个月没发工资了
看到评论区的评论,可笑可悲……
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这里县城就发展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