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是要内讧?拜登自动笔签名被认定无效,特朗普要收回赦免令

盖说社会 2025-03-19 14:08:36

3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言辞激烈地宣布,前任总统拜登临卸任前,签署的赦免令无效。

至于认定无效的理由,则是这些赦免令,并非拜登本人亲自签署,而是完全由“自动签名笔” 代签。

甚至特朗普还暗示,那些知道明内情,却仍用自动签名笔签署赦免令的人,不排除涉嫌犯罪。

那么,总统法令并非本人亲笔,是否在法律上具备效力呢?而特朗普这时候拿它说事,又是抱着啥目的?

啥是自动笔签名?

自动签名笔的出现,其实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最初它的诞生本,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帮助总统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件。

只不过,自打其诞生以来,关于它的合法性,就一直饱受争议。

在过往的70年时间里,它就像一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神秘客”,虽经常被使用,但却始终不被完全认可。

直到201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在夏威夷度假期间,使用自动签名笔签署法案,被媒体大肆报道后,才将这件事彻底公之于众。

当时,国会通过了《爱国者法案》某些条款的延长决定,但由于这些条款在失效前的最后时刻才被通过。

而总统奥巴马,早已经远离白宫度假,最终为了使法案及时生效,这才远程授意下属,使用自动签名笔。

只不过,这一做法立即遭到了,共和党议员们的联名抗议,他们认为使用“自动笔”签署法案,有违宪之嫌。

事后,21 名共和党众议员,联名致信奥巴马,要求总统重新、亲自签署法案。

而这件事在当年也是闹得很大,最终共和、民主两党算是不欢而散。

也正是从那时起,自动签名笔就成为了,美国政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

拜登与自动笔签名

到了拜登担任总统期间,自动签名笔的使用,则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监督项目,展开的调查显示,拜登任期内几乎每一份,带有他签名的文件,全都是由自动签名笔代劳。

而唯一被证实例外的,竟然是他宣布退出2024年总统竞选的信件。

甚至,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曾透露,与拜登的一次交谈中,当时他们谈及暂停液化天然气出口的行政命令,可身为总统的拜登,居然完全不记得自己曾经签署过。

而这一事件,也让人们对拜登使用自动签名笔的情况,产生了更多的怀疑。

到底是拜登真的记性不好,还是这些文件根本就不是他本人签署的?

如今,特朗普在宣布赦免令无效的同时,还誓言要对相关人士展开调查,其中重点针对的就是“国会山骚乱”的调查委员会成员。

事实上,该委员会在2021年7月成立,由7名民主党人和2名共和党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调查“国会山骚乱”事件。

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委员会对特朗普及其盟友,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在2022年12月建议以煽动叛乱、阴谋欺骗美国,和妨碍国会工作的罪名,对特朗普提起刑事指控。

无可否认,这一调查结果让特朗普,对该委员会及其成员怀恨在心,如今他总算是找到了,反击的机会。

现在,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毫不留情地指责“国会山骚乱”调查委员会成员“涉嫌销毁证据”,并威胁要启动最高级别调查。

当然了,特朗普此举肯定不仅仅是,简单地否定赦免令,反而更像是对拜登政府的,一次全面政治清算。

毕竟,拜登在任期间,对特朗普及其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否定和调整,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废除特朗普时期的一些移民政策等。

而这些举措让特朗普感到,自己的政治遗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他也一直在寻找机会进行反击。

此外,特朗普也在试图,通过此举巩固自身权力,打压对手。

他深知,“国会山骚乱”调查委员会成员,是拜登政府的重要支持者,对这些人进行打击,无疑是在削弱拜登政府的势力。

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其他潜在的对手发出警告,让他们不敢轻易挑战自己的权威。

当然了,这一系列举动也充分体现了,美国两党之间权力博弈的激烈程度,甚至为了争夺政治权力,双方不惜采取各种手段,不惜破坏政治规则和社会稳定。

各方反应与法律争议

目前,拜登团队对特朗普的声明,表示强烈谴责,称其为“滥用行政权”的行为。

他们认为,特朗普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推翻既有法律程序,是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严重破坏。

同时,拜登团队还指出,特朗普的声明缺乏法律依据,是对总统赦免权的错误解读。

他们强调,拜登在签署赦免令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符合法律程序。

这些赦免令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稳定,而不是像特朗普所说的那样存在问题。

与此同时,法律专家们对于赦免令的效力,和特朗普行为的合法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些法律专家认为,特朗普宣布赦免令无效的行为,在法律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美国大学政治学教授、《总统赦免权》一书的作者杰弗里・克劳奇表示,特朗普宣布撤销拜登赦免令的行为,其法律效力值得怀疑 。

毕竟,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拥有赦免权,且这一权力是非常广泛的,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赦免令存在严重的程序违法,或其他违法情形,否则很难被推翻。

虽然自动签名笔的使用引发了争议,但从法律角度来看,它并不一定能成为,否定赦免令效力的充分理由。

如果总统明确授权使用自动签名笔,并且赦免令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那么赦免令应该是有效的。

不过,也有部分法律专家认为,如果特朗普能够证明,拜登对赦免令确实不知情,或者存在其他严重的程序问题,那么赦免令的效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但目前特朗普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他的指控,因此他的声明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政治手段,而非基于法律事实的判断。

如今,这场围绕赦免令和自动签名笔的争议,对美国政治生态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也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社会早已存在的政治极化现象。

两党支持者迅速在社交媒体上站队,展开了激烈的骂战。

一直以来,权力交接被视为,美国民主制度的重要环节,象征着政权的平稳过渡和政治的连续性。

但特朗普的行为却打破了这一传统,让人们对美国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如果每一位新任总统,都可以随意推翻前任的决策,那么美国的政治将陷入,无休止的动荡之中,政府的决策将失去权威性和公信力。

一直以来,美国民众都相信民主制度,能够保障他们的权益,为他们带来公平、正义和美好的生活。

但这次签名事件,却让他们看到了,美国政治决策过程中的,不透明和随意性。

总统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其签名都能被随意替代,那么所谓的民主决策,又有多少是真正反映民众意愿的呢?

后记

这场由自动签名笔引发的赦免令风波,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

它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政治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总统权力的行使、政治决策的透明度、两党之间的权力博弈等。

美国政治未来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政治极化、社会分裂的背景下,美国政府能否有效地解决国内问题,推动国家的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参考资料

0 阅读:0

盖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