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兴衰(三章)来瑱之死怨不得程元振,是拥兵自重而惹杀身之祸

惊心鸟 2024-11-16 02:16:02

从唐玄宗时代开始,唐朝逐渐出现宦官专权,这最终成为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唐玄宗之后的唐朝朝廷,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强权宦官,也有不少朝廷大臣受到宦官专权的迫害,其罪恶是罄竹难书。唐代宗李豫时代最著名的专权宦官是程元振,他通过拥立李豫上台,帮助李豫除掉把持朝政的李辅国,成为了宦官集团的首领,倍受李豫宠信。在他当政期间不少文武大臣受到政治迫害,因此他遭到了后世历史学者的猛烈抨击。本文要讲的案子便是程元振当政时期的重要案件来瑱案,也被认为是他迫害文武大臣的罪证之一。

程元振当政期间虽然没有李辅国时期把持朝政那么厉害,但也处于朝廷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他在朝廷和禁军中的权势很重,被唐代宗李豫提拔为骠骑大将军,封邠国公,成为新一代宦官专权的代表。程元振为了独揽朝廷大权,迫害了很多文武大臣,将不少忠臣排挤或贬斥出朝廷,在历史上的名声极坏。来瑱是在安史之乱中崛起的名将,其带兵作战非常勇猛,多次打败和歼灭叛军,在历史上有着“来嚼铁”的美誉。历史教科书认为来瑱在当襄阳节度使期间拒绝依附于程元振,所以受到程元振及其党羽的诬陷,最终被其迫害处死。

这个案子在当时非常有名,是程元振陷害忠良的罪证之一,也是唐朝中期宦官专权的重要表现。可是翻开史书进行分析,却发现事情并不是如历史教科书上描写的那么简单。来瑱之死的确是与程元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他被调入朝中和迫害致死都是程元振一手操办的。可仅仅因为如此就说程元振陷害忠良是没有充分证据的,因为在当时的唐朝朝廷中来瑱根本算不得忠良,而是拥兵自重的藩镇。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下,来瑱利用安史之乱的局面做出了许多越权和挑战朝廷的事情,所以他的死是咎由自取,与宦官专权无关。

来瑱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为右领军大将军来曜,也是开元盛世时期的重要将领之一。来曜镇守安西四镇十年,先后出任鸿胪卿同正员、安西副都护、碛西副大使、四镇节度使,在西部边境地区很有名气。后来来曜出任任右领军大将军、仗内五坊使等,最终病逝于官任上,朝廷追赠为太子太保。来瑱跟随父亲镇守边疆十余年,因为有父亲的扶持,先后出任左赞善大夫、殿中侍御史,伊西北庭行军司马等职,成为唐朝军队中的后起之秀。安史之乱发生时,来瑱卸任了颍川太守的官职,正在家为母亲守孝,却被太常卿张垍推荐为汝南太守。

来瑱本赶往汝南履职,结果因为叛军攻打太急,他又被朝廷转任为颍川太守。然后来瑱从镇守颍川开始在安史之乱的战场上崛起,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叛军畏惧的将领之一,被誉为“来嚼铁”。他在战场上先后联合襄阳节度使魏仲犀援救南阳,与淮南节度使高适、江东节度使韦陟讨伐永王李璘,击败叛军大将田承嗣,收复河南、河东道的郡县,战功非常突出。于是来瑱因功先后升任银青光禄大夫、代理御史中丞、颍川郡防御使,河南、淮南游弈逐要招讨使等职,在唐肃宗李亨时期已经做到了河南节度使的高位。

在唐朝收复长安和洛阳两京后,来瑱因功授任开府仪同三司,兼任御史大夫,封爵颖国公,食邑两百户,不久后被调入朝中做殿中监。唐军在相州战败后,来瑱再次临危受命,调任陕州刺史,陕、虢、华等州节度使,兼任潼关防御、团练、镇守使等职。襄州将领张维瑾、曹玠率众作乱,杀死襄州刺史史翙。朝廷调来瑱任襄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山南东道十州节度、观察、处置使,迅速平定了叛乱。然后来瑱在鲁山击破史思明叛军,俘虏叛军首领,杀死叛军上万名。至此来瑱的军权达到了巅峰,成为安史之乱中藩镇军的代表人物之一。于是他有了拥兵自重的想法,采取各种手段赖在襄州不想走了。

唐肃宗李亨想调来瑱去长安,来瑱让部下上表请求他留任。荆南节度使吕諲、淮西节度使王仲昇认为来瑱收买人心,建议李亨拒绝其留任,于是李亨改任来瑱为邓州刺史,山南东道六州节度使。来瑱知道后对这两人怀恨在心,在王仲昇与叛军作战时按兵不动,使其兵败被俘。来瑱的行军司马裴奰秘密上表李亨,说来瑱不服节制,要拥兵自重,请求在襄阳抓捕来瑱。李亨采纳了裴奰的建议,一面调任来瑱为检校户部尚书,兼任御史大夫、安州刺史,淮西、河南十五州节度、观察使,一面任命裴奰担任襄阳、邓州等州防御使以架空来瑱。

可惜的是,唐肃宗李亨的布置还没来得及完成,他便在重病中驾崩了,这个事情便不了了之。唐代宗李豫即位后朝廷陷入乱局,直到李豫扶持程元振、元载从李辅国手中夺回了朝廷大权,他这才有精力关注各方藩镇和平定安史之乱的事情。李豫先是调任来瑱为淮西节度使,来瑱以粮食不足为由没有前往。

李豫只好任命来瑱为襄州节度使,奉义军渭北兵马使,同时秘密下诏让裴奰攻打来瑱。裴奰完全不是来瑱的对手,被来瑱打得溃不成军,还被抓了俘虏送往京师长安。李豫没办法,只能任命来瑱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观察使,并兼任担任山陵使。

淮西节度使王仲昇在安史之乱平定后被叛军释放,他回到朝廷便向当政的程元振说起了来瑱在战场上按兵不动陷害他的事情。程元振将此时上报给了李豫,李豫大怒,下旨免除了来瑱的官爵,贬为播州县尉。来瑱离开长安,走到鄠县被李豫再次下诏赐死,并没收全部家产。

于是这位安史之乱中崛起的名将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府中门客也如鸟兽散。但是从来瑱的人生历程来看,他的死完全不是无辜的,而是有着很深重的原因的。作为安史之乱中功劳最大的将领之一,他对唐朝的贡献是少有将领能比的。但他在战争后期表现的拥兵自重的习性,也是惹祸上身的原因。

来瑱在战争初期表现得非常卓越,简直就是战争中的救火队长。当时面对南下和西进的安禄山史思明叛军,绝大多数唐军都是一触即溃。但是来瑱出任颍川太守不但守住了自己的阵地,还能抽出空余兵力支援周边的防御,挽救了河南的整个战局,收复了大量的失地。但是到了战争中后期,来瑱开始拥兵自重,利用战争形势为自己争取权力。尤其是驻守襄阳之后,他将自己的军队打造成了私人军队,对朝廷的调动出现了各种推脱的情况。看得出来,他打算以襄阳为基本盘打造自己的藩镇势力,以达到割据一方的目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唐肃宗李亨很快行动起来,一方面给予来瑱高官显爵,另一方面通过任命官职来架空来瑱的兵权。然而李亨突然去世,让来瑱躲过了一劫。唐代宗李豫即位后,来瑱继续拥兵自重,自然成为了皇帝的心腹之患。李豫与软弱的李亨不同,他看是忠厚老实,其实是一肚子的腹黑。从他轻而易举就解决了李辅国的事情看来,他的眼里是容不得沙子的。李豫在派人秘密攻打失败后,采取了先笼络后下手的办法。他先给来瑱加官晋爵,使其放松警惕,从容进京为官。然后他再以来瑱陷害王仲昇的事情为切入口,直接将其拿下处死。

从整个过程来看,程元振其实只是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并没有对来瑱有过具体的诬陷操作。来瑱的罪名中拥兵自重,陷害同僚,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也是他无法洗脱的。面对李亨和李豫两任皇帝派去接管其权力的官员,来瑱不但敢于推脱,甚至敢出兵动手,这就犯了国家的大忌。唐朝虽然因安史之乱国力衰弱,但中央禁军比起晚唐还是强出不少的。虽然藩镇军厉害,但总体的军事控制权还在朝廷手里,所以各方藩镇只敢阳奉阴违,不敢公开与朝廷动手。而来瑱居然敢公开动手,还把人抓了送回长安,这本就是取死之道。

面对这样的局面,不论是皇帝李豫,还是宰相元载都是不能忍受的。如果放任来瑱的行为,那各地的藩镇就没法管了,必然逐渐出现割据一方的态势,会威胁到国家和朝廷的存亡。实际上唐朝之所以败落,便是在晚唐时候无法控制藩镇割据一方的态势,最终亡于藩镇之手。

所以朝廷拿下来瑱是必须的,只是采取什么方法而已。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各地还存在小部分乱军残余。如果禁军大张旗鼓攻打襄阳,必然再度造成国家混乱。以高官显爵将来瑱诱入长安,然后以之前的罪名将其处死,这是效率极高的做法。这样既能解决来瑱的问题,也能震慑其他有野心的藩镇。

总的来说,来瑱之死是咎由自取的,处死来瑱也不是程元振一个人的决定,而是唐代宗李豫的决定。实际上从唐肃宗李亨时开始,来瑱一系列越权和拥兵自重的行为已经引起了朝廷和皇帝的猜忌,最终获罪被杀是早晚的。尽管他的功劳很大,但对朝廷产生的威胁更大,这是他必须死的理由。程元振只是执行者而已,将陷害忠良的罪名扣在他头上是不公平的。尽管程元振的确陷害了不少忠良,但对于来瑱则不是。从始至终,关于来瑱的案子都是李豫亲自关注的,所有的决策都是李豫做下的,程元振只是传声筒而已,当不起那么大的罪名。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