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兴衰(七章)李豫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为什么他推辞婉拒?

惊心鸟 2024-11-20 01:28:52

唐朝在安史之乱中涌现了一大批的名将,这些名将对国家和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人说到这些名将,必然会提到郭子仪和李光弼。这两位并称为“郭李”,被认为是中唐中兴中能力和战功最为杰出的代表。与享誉三朝的郭子仪不同,李光弼的结局让后人唏嘘不已。在安史之乱后他并没有出任朝廷的高官,婉拒了唐代子李豫任命他为东都留守的官职,最终在徐州郁郁而终,终年五十七岁。后人讨论李光弼的人生,不少人提到他拒绝出任东都留守的事情。很多人认为他拒绝出任这个官职,才无法达到郭子仪的地位,最终只能郁郁而终。

于是很多人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李光弼不愿意当东都留守呢?世人都知道,唐朝长安和洛阳并称两京,东都留守和长安留守是作为朝廷大臣的无上殊荣,也是代表着国之柱石的政治地位。郭子仪之所以名垂青史,这不但与他平定安史之乱和打败吐蕃大军的战功,更是因为他作为长安留守为中唐复兴奠定了基础。可是与他并称的李光弼却拒绝了这样的高官,宁愿待在地方当个藩镇节度使,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其实仔细分析唐朝时期的史料可以发现,李光弼面临的情况与郭子仪截然不同,他婉拒东都留守的职位,也有着自己的特殊考虑。

从能力和战功上来讲,李光弼绝不下于郭子仪,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能力在郭子仪之上。在中唐时期,唐代宗李豫和唐德宗李适对了李光弼的评价都非常高,认为他是“至德已来将相,功效明着”之人,甚至有种说法是“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凭借这样的评价,李光弼在唐朝声望卓著,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可以说在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上,李光弼已经走到了唐朝将领的顶峰,中唐时期与其媲美的只有郭子仪一人。后世对李光弼治军的能力颇为称道,很多史书上称其为“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

按照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朝廷大臣但凡功高震主,必然会受到皇帝和朝廷的猜忌,最终难以善终。因此很多人认为李光弼婉拒东都留守的官职,就是因为怕功高震主引发李豫的猜忌,所以才不敢接任此职。也有人表示不同,毕竟郭子仪主动放弃兵权,当了长安留守,最终却是享尽荣华富贵,活了八十多岁,得以善终。实际上从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看,功高震主的确是比较危险的事情,但就李光弼而言,却又不是功高震主能解释的。以当时的情况下,唐代宗李豫还远远没到卸磨杀驴的地步,唐朝混乱的局势还需要李光弼这样名将支撑。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了,但唐朝对外还面临着吐蕃等外族入侵等危机。安史之乱的旧将在投降后刚刚平稳下来,还需要李光弼这样的大将镇守,防止这些有政治污点的降将重新反叛。而地位仅次于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名将仆固怀恩野心勃勃,拥兵自重和造反的苗头屡次出现,这都给李豫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面对这种情况,李豫仅仅因为虚无缥缈的功高震主就要拿李光弼开刀,这简直就是自毁长城。实际上面吐蕃入侵长安的危局,李豫在逃到了陕州行宫后,首先想到平乱的将领便是李光弼。

因此说李豫因为功高震主的原因而猜忌李光弼是不对的,也是没有直接证据的。这种说法还不如史书说的李光弼拖延勤王的理由可靠,至少当时史书认为李光弼与宦官首领程元振不和,才是他拖延去陕州的原因。然而李豫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是在广德元年年底,此时郭子仪已经击退了吐蕃大军,光复了长安,程元振也因朝臣的弹劾而罢官放归故里。局势已经变化,说李光弼因与程元振不和而拒绝赴任,这个原因就不成立了。实际上李豫在被婉拒后,第二年年初还派人到徐州宣慰李光弼,让郭子仪护送其母回长安,给其弟李光进加官晋爵。

可以说在君恩方面,李豫已经做到了极致,他对李光弼的器重甚至超过了郭子仪。看得出来,因为郭子仪比李光弼大十一岁,李豫的这种做法显然是将李光弼作为军队第一人的方向打造的。毕竟在当时四面楚歌的环境下,李光弼正当壮年,而郭子仪垂垂老矣,作为李豫选择李光弼才是正确的方向。然而李光弼却没有体恤李豫的苦心,不但拖延到陕州勤王,还婉拒了东都留守的职位,实在是让人非常的失望。在排除了李豫猜忌、功高震主、与程元振不和等原因后,李豫婉拒东京留守的真实原因就显得扑朔迷离了。

上面的三个原因是史书中经常提到的,但实际上从史料记载来看是不太成立的。也有人提到了来瑱被杀、仆固怀恩反叛等原因,但这些原因与李光弼关系不大。来瑱被杀是咎由自取,这个前文已经有了分析。李光弼去世时仆固怀恩还没公开反叛,而且李光弼和仆固怀恩也不是同一系统的藩镇。从藩镇军的角度看,仆固怀恩反叛对郭子仪的影响更大,郭子仪才是仆固怀恩的顶头上司。李光弼虽然是藩镇名将,也是外族将领,但他家从祖父辈开始便投靠了唐朝。他在唐朝朝廷的声望和可信度,是远远超过仆固怀恩这种基层出来的外族将领的。

以李豫对李光弼及其家族的器重,李光弼几乎是没有道理感到恐惧的。但李光弼还是婉拒了李豫的任命,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查看李光弼的历史,里面却又出现了一些端倪。虽然这个原因在古代的史书上都没人提过,但存在的可能性却不小。这个原因的存在,让李光弼过于小心,也是合情合理的。

李光弼在安史之乱中功劳很大,郭子仪因兵败被罢黜天下兵马副元帅职务后,李光弼接替他掌握兵权。当时李光弼在唐朝军队中的声望仅次于郭子仪,其战功和培养的部下并不在郭子仪之下,是藩镇军中第二根擎天之柱。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不少名将,都是出自于李光弼的麾下。

李光弼上任后出现了尴尬的局面,那便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悬空。从安史之乱爆发开始,天下兵马大元帅便成了唐朝太子的专属职位。叛乱初期,这个职位是由唐肃宗李亨担任的,李亨即位后由李豫担任。李豫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时,副元帅便是郭子仪。由于朝廷内部宦官首领李辅国和张皇后联手倾轧李豫,使得李豫辞去了大元帅的职务,于是战争中出现了以监军鱼朝恩代行的情况。郭子仪兵败后,李亨让李光弼代替郭子仪当副元帅,李光弼便向朝廷提出了新的大元帅人选。这个新的大元帅不是当太子的李豫,而是越王李系。

越王李系是李豫当皇帝的竞争者,在唐肃宗李亨病重时与张皇后联手,谋求废除李豫的太子之位。张皇后和李系的阴谋没能得逞,他们被李辅国和程元振逮捕,先后被处死。由于李光弼与李系走得很近,很容易被人认为是李系的残党。虽然李系等人发动政变时李光弼并不在长安,而是在外带兵与安史之乱叛军作战,但从政治上看他无疑是李系的人。安史之乱平定后,李豫多次诏令李光弼进京,但李光弼都找各种理由推脱拖延。从当时的政治环境上看,很可能李光弼是怕李豫找李系的旧账,给自己算上谋反的罪名。

虽然事情过去一年多了,但因为来瑱之案,李光弼小心一点并无大错。来瑱只是在战争之中拥兵自重,找机会陷害同僚,见死不救,都被李豫诏到长安诱杀了。以李光弼与李系的关系,真要扣上谋反的罪名,可比来瑱严重多了,说不定是灭族的大罪。如果李光弼去了洛阳当东都留守,必然放弃藩镇军的军权,出任禁军的将领。禁军肯定不会像藩镇军那样事事听他的,李豫真要干什么,李光弼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虽然东都留守掌握洛阳军政大权,位高权重,算是东都朝廷第一人,但相比于自己和家族的生命,李光弼还是不敢轻易冒险的。

如果李光弼留在徐州,统领关东的藩镇军队,他自保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一方面朝廷忙着对付吐蕃入侵,郭子仪集中关中兵力攻打吐蕃军队,根本无力东顾。第二方面仆固怀恩蠢蠢欲动,与北方的安史旧将达成联盟,还与回纥、吐蕃秘密勾结,是李豫最为猜忌的将领。在这种局面下,李豫需要李光弼带领藩镇军镇守关东,压制中原、河北的藩镇军阀,牵制刚投降的安史旧将。再加上李光弼的带兵能力,和军队中的威望。所以李豫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反而要力保中原和河北的稳定,避免再次出现叛乱。

很可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李光弼才婉拒了东都留守的官职,继续留下来当藩镇节度使。可即便如此,李光弼也许依旧担心战乱平定后李豫翻旧账,继续拿越王李系说事,给他扣上谋反的帽子,所以才会忧郁而终。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李光弼似乎有些过于杞人忧天了。李光弼去世后,他得到的殊荣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李豫为其辍朝三日,追赠太保,谥号“武穆”。李光弼的灵柩回到长安后,李豫先派鱼朝恩到其母的宅邸吊恤,又命京兆尹第五琦负责监护其丧事。李光弼出葬时,李豫命宰相带领百官送葬至延平门外。

从这种葬礼的规模和等级来看,李豫对李光弼还是非常看重的。即便李光弼已经去世了,依旧给予其葬礼的隆重也远超普通的王公大臣。李光弼的弟弟李光进也被李豫所重用,不但跟着郭子仪讨伐吐蕃立下大功。后来他还被外放到邠宁节度使,册封武威郡王,累迁太子太保,可谓是位高权重。李光弼一家是武则天时期契丹人投靠唐朝的,但是在李光弼这一代却出了两个名将,而且两位都封了郡王,就外族将领而言算是一代传奇了。即便是以郭子仪当世第一名将的名声,在家族的荣耀史上,也要略逊于李光弼半筹。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