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黄旭华:国之脊梁,永垂不朽

说文化的文化人 2025-02-07 16:14:37

2025 年 2 月 6 日 20 时 30 分,一颗璀璨的巨星在湖北武汉陨落,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 99 岁。消息传来,举国悲痛,华夏大地沉浸在对这位伟大先辈的深切缅怀之中。

黄旭华,一个承载着民族希望与骄傲的名字,如同一座巍峨的灯塔,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永不熄灭的光芒。他的一生,与核潜艇紧密相连,为了实现毛主席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的宏伟嘱托,他毅然投身于那片神秘而又充满挑战的深海领域,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传奇之旅。

回首往昔,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来自外部的核讹诈与重重压力,核潜艇成为了筑牢国防最后一道防线的关键所在。黄旭华深知责任重大,在祖国的一声号令下,他毫不迟疑地踏上了这条艰难无比的征程。没有先进的技术,没有充足的资料,甚至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他仅凭一个 “核潜艇玩具模型”,带着满腔的热血与坚定的信念,带领团队白手起家。

三十年,在那与世隔绝的岁月里,他隐姓埋名,默默耕耘。外界的繁华与喧嚣仿佛与他无关,他的世界里只有图纸、数据和那尚未成型的核潜艇。家人不知他去向何方,朋友不明他所为何事,他就像深海中的潜艇,无声无息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地冲破重重关卡,将 “不可能” 变为了 “可能”。终于,中国自己的核潜艇横空出世,让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挺直了腰杆,摆脱了核讹诈的阴霾。

黄旭华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他卓越的科研成就上,更体现在他那令人动容的精神品质之中。1988 年,我国核潜艇首次进行极限深潜试验,这是一项充满危险与挑战的任务,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作为总设计师的黄旭华,却以 “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的豪迈气魄,亲自上艇坐镇。他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唯有对核潜艇事业的执着与对国家的责任。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担当,为后来者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功成名就之后,黄旭华并没有沉浸在荣誉的光环之下,而是选择了淡泊名利。他先后向科研、科普、教育机构捐献自己的奖金逾 2000 万元,只为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下更多科技与创新的种子,让后来的年轻人能够茁壮成长,继续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他的这份赤子之心,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田。

在今天这个时代,黄旭华所代表的 “赫赫而无名” 的精神,依然如同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当我们在追逐个人梦想的道路上迷茫时,当我们在面对困难想要退缩时,想想黄旭华,想想他那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想想他在惊涛骇浪中的无畏,我们便会重拾勇气,坚定信念。

如今,黄旭华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不会消逝。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不在于追求个人的名利,而在于胸怀 “国之大者”,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安康鞠躬尽瘁。

黄老,您一路走好!您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您的精神将代代相传,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心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愿天堂没有病痛,愿您安息!

1 阅读:72
评论列表

说文化的文化人

简介:说文化的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