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国家安全部披露一起重大间谍案,揭开军工系统内部人员与境外势力勾连的惊天黑幕。涉案人员卫某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技术窃密+传统渗透"双重手段,非法获取我国重点领域核心机密,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
"技术+传统"复合型窃密经查,卫某作为军工集团网络管理员,在2019-2022年间实施系统性泄密:
▶ 数字窃密:使用加密移动硬盘批量拷贝涉密资料,通过篡改文件后缀名规避安检
▶ 视觉窃密:用智能手机拍摄涉密电脑屏幕达300余次,建立"云端资料库"▶ 物理渗透:偷配领导办公室钥匙,周末潜入窃取纸质文件37份
▶ 会议窃听:在内部会议现场安装微型录音设备,非法获取决策信息
新型渗透模式曝光值得注意的是,境外间谍采用"非接触式"策反手段:■ 伪装成游客在公园"偶遇",以学术交流为名建立信任■ 利用加密货币支付报酬,交易记录全程加密■ 定制专用通讯设备,规避传统侦查手段
国安利剑出鞘国家安全机关通过技术溯源,发现卫某使用的境外通讯工具隐藏在合法社交软件插件中。办案人员透露:"间谍组织通过AI语音合成技术,模拟卫某亲属声音实施情感操控。"专案组历时8个月,辗转5省市,最终在其家中搜查出未销毁的加密硬盘2块、境外联络设备3台。
判决彰显法治威严法院认定卫某行为构成间谍罪,其犯罪行为导致:✓ 2项国防关键技术参数泄露✓ 某重点型号装备研发进程延误✓ 国家安全机关耗资超千万元消除影响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警示国家安全部发言人指出,2023年已破获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同比上升23%,其中涉密人员监守自盗案件占比达41%。专家提醒公职人员须警惕"三异常":异常社交圈、异常资金流、异常设备使用。
目前,全国保密安全大检查已全面启动,重点排查军工、科研机构网络安全漏洞。国家安全机关呼吁公众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拨打12339举报专线。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考验着每个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
汉奸、卖国贼就该吃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