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事件比较多,老中医探讨下情绪压力问题。

来自网络
情绪压力,在中医病因学说里称为内因的一种,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这些压力产生的根源是无穷的“欲望”,是想要、还要、再要的无限循环。

适当的情绪有利于促进机体自我觉醒、恢复平衡。致病的七情很显然是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这种过度的情绪反应,反过来会激发大脑保护机制,形成“灯下黑”效应。

来自网络
灯下黑,举个简单的例子,不一定对,主要是理解性质的:你家厨房再怎么脏乱差,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这种乱,而且总是能找到你摆放的东西,不知不觉就形成惯性,但是当你到了别人家,看到和你家一样乱的厨房时,你就会产生嫌弃的想法,觉得他家不如你家干净利落,当别人当你面评价你家很乱的时候,你会很不愉快,严重时可能会反唇相讥,腹诽由桌下转为桌面,矛盾由此激化。

先不谈社会面的救助,只说说作为个体的人,很难自省,因为“我”总是有理的。这里,宗教的积极意义就显现出来,比如基督教,认为人天生有罪,提倡时刻谦卑、自省、爱人如己(当爱你的仇敌)等等,还有我们的国粹孔子儒家学说:吾日三省吾身等,都具有极其现实和积极的正反馈作用,当你时刻保持自省的时候,即便意识到自己受了委屈,也会寻求外界如警察的帮助,而不是两个都认为自己有理的人不断把矛盾升级。

现在的时代,经济这么差,压力这么大,谁都不知道,那一根最后的稻草在什么时候临到自己,不要相信压力可以转换成动力,你的压力只能转换成病例或者案例,有压力要及时转换思维的阀门,找到释压方式,及时的解脱。

该吃药的吃药,该打针的打针,该躺平的躺平,该断舍离的断舍离。
我是,关注我有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