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解放的功臣,抗美援朝时沦为“卖国贼”,主席却出面保他一命

纵观历史2021 2025-03-27 23:06:26

张东荪曾是我国民主党派的重要成员,在解放战争时期,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卓越的贡献,是革命胜利的大功臣。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功于党和国家、有功于人民群众的革命功臣,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军队在朝鲜与美军浴血奋战之际,主动向美帝国主义出卖国家机密。

叛国大罪,铁证如山,可毛主席念其革命功勋和事出有因,出面做保留住他的性命,这又是何故?

江南士子自明清始,便占据了士大夫阶级的半壁江山,其中以苏杭为执牛耳者、文教产业最为发达。

光绪十二年,张东荪出生于杭州,出生在当地极有名望的官绅家庭,在父兄的言传身教下,他接受完整的儒家教育,自幼便博览群书、出口成章,小小年纪身怀家国天下、有着济世安民的伟大抱负。

清朝末年,作为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张东荪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官费留洋的名额,远赴东洋进入日本帝国大学学习。

与当时保守落后的祖国相比,在日本张东荪接受平等、进步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结识“保皇立宪”的革命派代表梁启超先生。

梁启超所主张的“温和”的社会改良的革命观点,深深地影响张东荪的革命观念,从此定下了张东荪未来革命道路的前进方向。

宣统三年末,武昌起义的一声炮响,神州大地群雄并起策应革命,各地革命党人高举义旗驱除鞑虏,清王朝本就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在一夜之间天崩地裂。

这一年,张东荪学成回国,他以笔为戈,在公开刊行的报纸上发表议论文章针砭时弊、支援革命。

辛亥革命胜利以后,张东荪在孙中山先生的临时国民政府任职,从事内务工作,这次不彻底的革命只是终结封建帝制,未对地主乡绅、军阀势力、买办官僚伤筋动骨。

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很快篡权自立,革命的胜利果实被新军的“枪杆子”所窃取,国民政府被迫迁徙。

张东荪是一个旧式的儒家正统教育下的知识分子,受到西方平等、进步的社会思潮影响,两相交融下,张东荪的革命道路既不是“走资”、也非“走社”。

他理想中的中国,应是循序渐进的走向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走到这个阶段距离大同的社会主义也不会远,以“温和”的改良代替“激烈”的革命是他的革命观点。

所以,他对袁世凯的独裁并不反对、反而对国民党的热切地“走资”持保留意见。

张东荪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却非求真建设、身体力行的马列思想务实社会主义者,空想家和革命家观念上的核心差异亦,使得张东荪与我党始终保持着距离,是革命同志,关系却远远称不上亲密。

革命失败后,张东荪离开官场,谁也没有投奔,既不是谁的党员又不推崇任何一方的意识形态,琼琼独立于天地一方,只做一个在野的社评家、执笔为枪、泼墨成军、创办报刊杂志以舆论为战场,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

以政评家的身份参政议政,并获得学职,来到燕大任教,为莘莘学子传道授业,渐渐在他的身旁围拢起一股颇具影响的政治势力,被民国政府所重视。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消极外战积极内战的对日绥靖政策,使爱国革命者张东荪极为愤慨,一方面著书立说怒斥南京中央的消极抵抗,一方面积极加入我党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中国共产党、爱国抗日武装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共御外辱。

期间,日本侵略者妄图授其以权柄重贿利用张东荪的政治影响力为自己所用,他悉辞不受、严词拒绝,宁陷大狱,不亏名节,可歌可泣的勇气亦可视为中华民族的脊梁骨。

随着抗战迎来了全面胜利,蒋介石对人民露出了凶残的獠牙、对我党亦磨刀霍霍,1948年的解放战争期间,张东荪在平津战役中为解放北平立下汗马功劳。

张东荪是民社党的重要成员,抗日战争时期与我党密切合作、是并肩作战的革命同志,同时作为当时拥有广泛影响力的政评家和学界泰斗,在国民政府高层亦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作为北平围城期间的和平解放的谈判桌上的中间调停人威信、资历、名望都足够,并被国共双方所信赖。

张东荪在北平和平解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化解矛盾、平息冲突、充当着国共双方友谊桥梁的角色,毛主席曾夸赞道:“北平和平解放,张先生居第一功”。

然而,凭着一腔书生意气、主张温和变革的张东荪始终是一意孤行的“革命的中间派份子”,既反对蒋介石的专制独裁,又对我党领导人民推翻反动派的正义行径报以批判。

他的“格格不入”,最终为他的“叛国变节”埋下了伏笔。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东荪作为民社党的重要成员,在政协机关积极参政议政,对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颇有微词,提出“间于齐楚”的中间路线。

张东荪主张对美国绥靖、对苏联也不要靠的太近,这些与中国现实国情相悖的书生之见,没有引起党中央的重视,毛主席出于张东荪的革命功绩对这位张先生始终是尊重的。

张东荪见自己的一片赤胆忠心,老成谋国之言被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所漠视,义愤之下,遂准备“自力更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新中国对美外交的空白。期间,一位持对美亲善、和自己相同立场的“同志”王正伯与他搭上了线。

张东荪遇到“知己”,也不管天底下怎会有如此“巧合”,二人随着交往的加深,一条条事关国家安全的机密情报通过王正伯之手源源不断的来到美国国防部和CIA。

适逢朝鲜内战,人民军队与美国侵略者在朝鲜半岛激战正酣,这些情报被源源不断的送往前线,成为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助力。

直到王正伯被捕,张东荪的叛国行径才大白于天下,天日昭昭,证据确凿,党内外和全国上下、无数人民群众群情激奋,一个个欲杀其而后快。

张东荪这才幡然醒悟,顿时羞愧不已。毛主席对张东荪亦十分失望,但还是出面力挺:

张东荪对革命是大功劳的,对于功臣我们要知恩,此次他犯下弥天大罪,可念起事出有因,主观上是好的,好心办了错事,我们知恩要图报,对于张东荪死罪可免,此事毕竟情有可原,人民内部矛盾要内部处理,不可上纲上线,张东荪就养起来罢了。

党和人民的宽宏大量,换来张东荪余生中幽禁自己、日日不懈地反省和忏悔。晚年,张东荪留下“书生谋国直堪笑”的自嘲之作,也算得上幡然醒悟了。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