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俄乌战争正式爆发。在战争开始后,西方卡车企业纷纷撤离俄罗斯,而不少零部件供应商也结束了自己在俄罗斯的运营,这对于以欧卡为主的俄罗斯运输业来说堪称毁灭性打击。正是在这种严厉的制裁之下,俄罗斯市场迅速转向中国卡车,国产卡车在俄罗斯的占有率日益上升。
长期以来,俄罗斯卡车市场一直以欧洲品牌为主,保有量极高。在战争爆发后,随之而来的经济及技术制裁使欧洲卡车的维护、保养变得极其麻烦,车队妥善率飞速降低。在这种形势之下,俄罗斯一门户网站采访了多家物流公司,并对其备件及维保情况作以了总结。
首先,最为严重的问题便是:交货周期。自下单开始,备件的交货周期将达到两周以上,甚至能够长达六个月。这是因为:很多备件无法直接从欧洲订货,也无法从欧洲直接发运,需要经过其他国家转运后才能到达俄罗斯。
与制裁前的交货速度相比,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大部分公司的卡车备件交货时间增加了50%,而这些时间增加主要源于各个制裁国家的限制。卡车及其备件并非单纯的民用商品,它们也是重要的军民两用物资。正是因此,大部分卡车备件都无法从欧洲直接发往俄罗斯,甚至连各类塑料外观件也是如此。
俄罗斯国内欧卡备件龙头:EuroTechService公司(下称ETS)的商务总监安德烈·比洛斯(Андрея Билоуса)提到:以前,他们可以直接与卡车制造商们签订合同,并且直接从欧洲进口备件。在战争爆发后,供应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间环节数量增加,交货时间增加了数倍,需要60至90天才能收到订购的备件,比2022年长了2至3倍。
他还表示:订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备件供应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目前的卡车制造商分为两类,第一类允许备件经中间商出口至俄罗斯,第二类则绝对禁止备件出口至俄罗斯,即使是经中间商也不行。因此,ETS公司需要将备件需求分散并分批进口。然而,由于西方制裁及地缘政治不稳定,这类交易经常会被审查并威胁取消。所以,他们经常需要被迫迅速作出反应,通过改变进口渠道、改变汇款计划等手段来获得备件进口。
大部分高技术产品仍然来自欧洲,例如车辆发动机及电子系统等等。这些重要零部件通常通过土耳其或阿联酋等国家运输,交货平均时间从10天延长至了3至4周。但最重要的是,由于中间环节增加等因素,备件的成本大幅上涨。同时,俄罗斯国内的头部运营商仍在加速囤积卡车备件,以此来支持自己旗下的车队运营,这更促长了零部件短缺、价格上涨的局面。
现在的俄罗斯市场上有许多副厂出品的欧卡零部件,占比大约80%。这些部件主要来自于中国及土耳其,毕竟:许多卡车企业及行业供应商都选择在中国及土耳其生产部件。如今,大部分备件都是中国生产,许多欧美品牌都将生产转移至中国。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并不逊色于欧洲产品,但价格相比之下要低得多。当然,在制裁之下,来自中国的备件也在过去两年里涨价了40%以上。
对于运营商来说,备件需求与其车队的维修保养、老化更新等作业息息相关。车队越老,相比之下所需要的备件就越多,这对企业的运营带来了不便。正是因此,越来越多运营商转向使用中国制造的全新卡车,并逐步建立起中国卡车的备件储备。绝大部分卡车都可采用中国制造的备件进行维修,这使供应链更加稳定可控。
除了进口之外,俄罗斯本土也在致力于提供欧洲卡车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有两种来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拆车件。部分无法运营的车辆将被细致的拆除,收集其上的零部件并进行翻新,供其他车辆使用。不过,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使用寿命,普遍老化导致车辆的故障频率正在增加。
另一个来源就是:自主制造。部分俄罗斯制造商也开始为欧洲卡车制造备件,比如刹车鼓、刹车盘、悬架及转向部件、塑料及玻璃部件等等。这些部件的技术要求不高,生产起来较为容易。然而,复杂零部件及电子系统的生产仍然是个大问题。自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企业就一直致力于欧洲卡车的逆向工程。不过,供应链的建立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俄罗斯AAA Truckservice的总经理提到:欧洲卡车的零部件需求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专用备件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但通用备件则可以稳定的从中国等国家购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汕德卡等中国品牌卡车,它们的零部件供应并不存在问题。
总结来看,欧洲卡车在俄罗斯的维保情况依然比较艰难,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及高昂的成本。在制裁之下,各大车队着手于建立自己的备件库,这使备件市场变得更加封闭化。当然,这也为中国卡车的推广带来了契机,除了卖车之外,建立售后及备件网络也是中国车企们需要注重的事情。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还想看到更多有趣有料的商用车内容,别忘了关注我们哦!
文图:heseaotter
不止卡车,中国什么都有,拿钱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