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军统少将遗孀拿出一本日记,上海市长:你丈夫很了不起

何以为知吖 2024-11-26 16:00:57

1965年,一位名叫吴雪亚的妇女带着一本破旧的日记本,来到上海市政府。她声称要见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上海市市长曹荻秋。

保卫科的同志犯了难,因为吴雪亚不是普通妇女,她是军统大特务周镐的遗孀。周镐生前曾在汪伪政权担任少将科长,抗战胜利后又成了国民党军统南京站少将站长。

曹荻秋翻开日记,泪水浸湿了眼眶。他由衷地说:"你丈夫很了不起!"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军统少将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可以赢得了上海市长如此高的评价?

贫寒少年立志报国

周镐出生贫困,生活艰辛,但周镐的求学之心始终不减。14岁那年,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毅力,考入了武汉著名的私立成呈中学。

在成呈中学求学的三年里,周镐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在这里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犹如一粒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周镐暗暗立下誓言,要为实现三民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终生。

1927年,周镐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步兵科。在军校里,他以优异的成绩和出众的军事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同学们眼中的佼佼者。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一次偶然的机会,周镐结识了当地一位富家小姐李华初。两人一见倾心,坠入爱河。

为了能与周镐长相厮守,李华初不惜与父亲反目,决绝地嫁给了这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婚后小两口只能蜗居在山顶一间简陋的茅草屋中,过着清贫的日子。

结婚不久,周镐便回到军校完成学业。而娇生惯养的李华初,却要独自一人在简陋的茅屋中照顾儿子,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悲剧发生了。小茅屋漏雨不止,母子二人都染上了风寒,发起了高烧。待到天明,当李华初带着孩子去看郎中时,孩子已经离世。

噩耗传来,周镐悲痛欲绝。他将李华初接到武汉,两人相依为命,用微薄的收入维持着生计。生活虽然清苦,但夫妻俩的感情却日益深厚。

黄埔军校秉承校长蒋介石的意志,对学员们进行"蒋化"教育和思想控制。一向正直不阿的周镐对此深恶痛绝,他的反蒋情绪日渐高涨。最终,军校以"思想不纯"为名,将这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革除了学籍。

失意的周镐并未就此消沉,他毅然投身于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933年11月,以蔡廷锴、李济深为首的十九路军将领发动了"福建事变",掀起了抗日反蒋的大旗。

周镐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这场正义之师,但是事变最终以失败告终。周镐不得不舍弃军旅生涯,隐姓埋名,开始了逃亡的生活。

潜伏虎穴

1933年底,周镐逃亡的路途中,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抓获,负责审讯周镐的,竟是他的一位老朋友。

这位朋友开诚布公地劝说周镐:"治平兄,你是黄埔的精英,何必与国民政府为敌?只要你加入复兴社,往事一笔勾销,前途无量啊!"

周镐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在当时的局势下,重新投靠国民政府,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权衡再三,周镐决定接受好友的建议。在朋友的引荐下,他见到了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自此开始了他在军统的传奇生涯。

在军统任职的七年间,周镐凭借过人的才干和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军统高官周伟龙的赏识。他先后出任军统武汉站站员、贵阳邮检所所长、广东税警总团稽查股股长等要职,并被授予少将军衔。

1943年底,戴笠密令周镐重组军统南京站。南京曾是军统的核心据点,但自南京沦陷后,军统的影响力急剧下降,这一直是戴笠心中的一块心病。

周镐不负重托,迅速完成了南京站的重组,设立了八个行动组,气势恢宏,使军统在南京重新焕发了光彩。戴笠对此十分满意,不久后便提拔周镐为少将站长,全面统领军统南京站的工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周镐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京沪行动总队南京指挥部总指挥,负责接管南京的日伪政权。

正当周镐以为他长期以来的努力终于见到成效,准备大展拳脚时,事态却突然发生了变化。原来,周镐的部下在抓捕汉奸过程中不慎打伤了伪陆军部长萧叔董,萧叔董因失血过多不治身亡。

这一事件使得汪伪政府的汉奸们人人自危,纷纷联合起来攻击周镐,南京城内因此陷入混乱。同时,周镐还派人接管汪伪政府的各个机关和仓库,触动了汪伪政府高层的既得利益,引发了激烈的内部冲突。

不久,日军司令部的岗村宁次将周镐请到司令部,将其软禁。国民政府接管南京后,周镐被转押到警备司令部。

戴笠抵达南京后,周镐满怀希望以为救星已至,戴笠却将他押往上海审查,指控其贪污。尽管周镐竭力找寻关系疏通,但戴笠始终不肯放松指控。

直到1946年3月17日,戴笠去世后,周镐才得以重见天日。

革命先锋

内战前夕,周镐赋闲在家。就在这时,我党优秀情报员徐楚光找到了他。徐楚光慧眼识珠,看出周镐不甘平庸、渴望有所作为,于是悉心引导,终于让周镐下定决心为我党工作。

周镐成为特别党员后,主要负责策反工作。他利用自己在国民党内的人脉,与昔日战友重新取得联系。

内战全面爆发后,周镐更是废寝忘食地工作。他运用自己在国民党内的影响力,为我党输送大量情报。敌人的兵力部署、军事计划、弹药储备……

在周镐的努力下,这些关键信息源源不断地送到我党手中。可以说,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情报战中,周镐是一位功不可没的无名英雄。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根据党的安排,周镐受命去策反国军上将刘汝明。周镐冒着生命危险,利用过去的交情,终于和刘汝明见上了面。但是刘汝明狼子野心,哪里肯叛变?他表面上对周镐热情招待,暗地里却派人将计就计,将周镐抓回南京。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周镐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最终壮烈牺牲。

为烈士正名

因为周镐一直在隐蔽的战线上默默奉献,鲜为人知。直到1965年,吴雪亚在多方打听后得知,曾与周镐有过密切工作联系的曹荻秋现任上海市长。

曹荻秋同志在解放战争期间,曾担任苏北军区政治委员、华中支前司令部政治委员、华东支前司令部副司令员,与周镐在多个关键岗位上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清晨,吴雪亚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程。到达上海后,吴雪亚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见到了曹荻秋。她将日记郑重其事地递给了曹荻秋,并详细讲述了周镐的生平和他为党所做的贡献。

曹荻秋同志深受感动,立即着手为周镐的身份进行详细的核实与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和调查,曹荻秋确认了周镐的真实身份和他在革命事业中的杰出贡献。

1965年11月22日,上海市委办公厅向中共中央组织部递交了一份详尽的报告,正式提出追认周镐为革命烈士,并为其家属提供应有的照顾。

不到一个月后的12月2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正式批复,同意追认周镐为革命烈士,并承诺对其遗属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

1993年,经过省市文物部门的严格鉴定,周镐的日记被认定为一级革命文物,成为珍贵的历史遗产,永久保存于历史的长河中。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