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特斯拉”,破产了。
作者 |老高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氢能特斯拉”,破产了。
刚刚,全球新能源行业突曝大消息,“美国新能源的希望”氢能造车巨星Nikola宣布申请破产。受破产影响,Nikola一度暴跌超50%。截至美股收盘,Nikola市值仅剩3938万美元。
作为“美国新能源的希望”,Nikola一直被寄予厚望。在全球电动车未来由中国主导的大趋势下,美国期望Nikola能在氢能方向力挽狂澜。2018年,全球资本各种追捧下,Nikola在美股上市,巅峰时市值达到300亿美元。然而,2020年,一家做空机构的报告,却让Nikola开始陷入泥潭。报告指出,“Nikola创始人特雷弗米尔顿长期编造谎言、造假。”这件事使Nikola声誉遭受沉重打击、股价一蹶不振。两年后,特雷弗米尔顿被美国判处4年监禁。
没了“大忽悠、骗子”创始人,Nikola的故事讲不下去了,市值蒸发殆尽,超299亿美元(约2171亿元人民币)灰飞烟灭。“美国的希望变绝望”,一代氢能造车巨星退出历史舞台。
一
这是一个美国创业者的“励志”故事。虽然,特雷弗米尔顿进去了,但他却是一位有“前瞻性”的80后创业者。1982年,特雷弗米尔顿出生在一个美国普通家庭,他觉得“在学校里未必能学到东西,选择辍学创业。”靠着自己引以为傲的营销能力,特雷弗米尔顿很快赚取人生第一桶金并创办了一家报警器销售公司,公司做到一半,特雷弗米尔顿不想干了,他觉得“没意思”,把公司卖了30万美元又创办了一个二手车销售网站,正是混迹汽车行业,让他意识到,“新能源是大势所趋。”由于特雷弗米尔顿的思想前卫,汽车行业把他当成“另类”。导致他的二手车销售网站业绩低迷。创业失败,特雷弗米尔顿没继续创业,但他追求梦想的“天赋”释放,从营销达人跨界干到工程师,专门研究汽车技术,并把“天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视为终身偶像。尼古拉特斯拉对全球能源的影响很大。他也是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偶像。当年,特斯拉的名字由来就是参考了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2009年,年轻的特雷弗米尔顿在美国科技行业展露头角,他与一名工程师合力开发了一项天然气转换技术,该技术在美国颇受关注。特雷弗米尔顿趁势再创业,成立了一家天然气存储公司,又在公司发展较好时以16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美国最大金属加工巨头沃新顿工业公司。特雷弗米尔顿,一卖成名。卖了旧公司,衣食无忧的特雷弗米尔顿保持勤奋,他要接着为梦想奋斗,在新能源的氢能赛道闯出一片天地。2014年,特雷弗米尔顿成立Nikola,这个名字选取了尼古拉特斯拉中的“尼古拉”。此处,可以看出特雷弗米尔顿“志向远大”,他要在全球打造“氢能特斯拉”。理想美好,现实骨感。美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缺乏沃土,名震全球的特斯拉都要去中国发展,在上海建厂,寻找扩大商业化的空间。特雷弗米尔顿的Nikola显然“想的太过美好”。产品定位上,Nikola没有走家用轿车路线,而是决定先以氢能卡车开辟市场、逐步“降维打击”。早期,Nikola在美国本土认可度一般,美国汽车行业、资本不太看好新能源。后来,中国新能源大爆发,推动特斯拉美股市值水涨船高。资本哭晕厕所,纷纷想抓住“下一个特斯拉”。美国也坐不住了,“它们意识到新能源纯电主战场已丢失,就把氢能当做翻盘的希望。”Nikola顺理成章的肩负“美国新能源的希望”,美国则想用氢能造车“弯道超车”。二
就这样,特雷弗米尔顿成了与马斯克“并列”的美国新能源巨星。一个纯电,一个氢能。风向转移,资本袭来。来自欧洲、美国、韩国的“顶流”VC/PE、产业资本跑步入场,股东阵容甚是豪华,包括德国最著名的博世集团、美国通用汽车集团、全球最大拖拉机制造商凯斯纽荷兰工业、韩国十大财阀之一的韩华集团等。德国、美国、韩国均号称“燃油车强国”,这些国家的巨头把钱投给Nikola,可见,对该公司的期望有多大?有了一众巨头当股东,Nikola基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客户有客户。2020年,在一片欢呼声中,Nikola合并VectoIQ登陆美股,市值很快达到300亿美元,超越了福特汽车。就在Nikola准备与股东通用汽车签下新一轮购车订单时,发生“意外”。一家做空机构出现,用一份长达2万字的做空报告,揭露了Nikola那些隐秘不被外界所知的问题,包括虚假宣传、夸大技术实力等问题,报告指出,“特雷弗米尔顿长期编造谎言、造假、欺骗美国。”更有趣的是,“Nikola在宣传视频里展现出的技术是用拍摄手法、视频特效剪辑出来的。”美国网友说,“特雷弗米尔顿是用科幻短片,让外界认为技术是真的。”该报告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特雷弗米尔顿坚称,“遭恶意做空。”即便如此,还是给Nikola带来了负面影响。前面进来的豪华股东天团,出逃,股东跑了,订单飞了。Nikola被打回“初创期”。无奈之下,特雷弗米尔顿用离职消除负面影响。一些美国创业者表示支持特雷弗米尔顿,“有过那么多创业案例,看好他东山再起。”捅了大篓子,特雷弗米尔顿倒是没学贾跃亭那般跑路。特雷弗米尔顿说,“他很委屈,被坑了。”2021年,美国出手,制裁了“美国新能源的希望”特雷弗米尔顿,刑事指控涉及“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操控证券、用以支撑股价等罪名。”2023年,这位想用氢能改变美国面貌的80后,锒铛入狱。给美国新能源留下了一地鸡毛。其实在审查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有趣的事。美国检察官在调查Nikola的卡车产品Nikola One时发现,“该车缺少重要的电机、控制系统,仍可以正常工作,令人难以置信。”锒铛入狱前,特雷弗米尔顿极力为自己辩护,他要改变美国新能源生态,法庭最终维持原判,4年监禁。特雷弗米尔顿进去了。外媒报道称,美国考虑“接盘”Nikola,用氢能“弯道超车”。但这件事因为美国大选的诸多变化,不了了之了。美国想靠氢能造车翻盘的美梦,随之破灭。三
一无所有的Nikola在美国的命运,奔向句号。这家公司的股价一路下行,市值蒸发殆尽,距离300亿美元巅峰,超299亿美元灰飞烟灭。股价崩了,Nikola的命运在2025年,美国当地时间2月19日,落下帷幕。据外媒报道,Nikola已宣布申请破产,受利空消息影响,Nikola盘中一度暴跌超50%,市值仅剩3938万美元。Nikola倒下了,但它们不是2025年美国第一个倒下的造车公司。2025年1月,美国造车公司Canoo宣布破产。相比于Nikola,Canoo是一家专注于滑板底盘技术的电动车公司。该公司虽不及Nikola在美国新能源的地位,却备受媒体关注,团队成员是宝马汽车、Uber、福特汽车的前高管,公司创始人曾在贾跃亭手下工作。“传与公司高层产生分歧、闹掰”离职创业成立Canoo。Canoo的产品线就比较多,想做卡车、轿车、货车,Canoo的想法也不错,先立足美国,再进军中国,“要给全球新能源带来革命性体验”。商业模式上,Canoo思路清晰,“除了卖车,还想卖滑板底盘给车企,并对部分车型采取短租模型,让消费者按月付费。”这个思路有点像,多年以前的崩盘风口“共享汽车”。也是2020年,Canoo登陆美股,市值达到21亿美元。可它们没多久,就走了Nikola的“老路”。Canoo创始人被认定是一个“骗子”。其在2021年召开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电话会上,推翻了过往的全部商业规划。Canoo创始团队成员,全跑了。美国当局迅速对其展开调查,“该公司收购的一家工厂,未生产任何车辆,没有一条机器人生产线能正常制造零件。”美国当局气炸了,Canoo创始人团队留下了一具空壳,直到宣布破产。这么看来,贾跃亭在美国反倒是个“励志”创业者,员工离职创业失败,他的FF坚强活着,总能拿到融资。2025年的1月、2月,美国一个月破产一家造车公司,这对美国新能源生态的破坏性无疑巨大。实际上,美国新能源造车公司的失败不能完全归到“骗子、大忽悠身上”。根据时下最火爆AI大模型DeepSeek分析,2020年,美联储为应对全球黑天鹅,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低利率环境催生了新能源行业的融资热潮,加速了Nikola、Canoo等新能源造车公司的IPO步伐。但到了2022年政策变了,美联储以40年来最快速度加息,热钱迅速撤离,投资者转向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而非“画饼”愿景。2020年,大批美股IPO的公司普遍是在缺乏自身造血能力的情况下,被强行推到IPO的,机构股东要退出,倒逼公司“资本化超越商业化”。加之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退出《巴黎协定》、取消电动车强制销售目标、冻结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取消新能源购车补贴等,浇灭了美国新能源行业重燃的希望。所以,美国新能源创业的失败根因在美国身上,也扼杀了美国新生代科技创业者的理想,“想骗的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