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懂《我与地坛》,就能读懂人生,这是一部能反向拿捏任何事的顶级智慧。“
今年有幸拜读史铁生的这部经典,被他的幽默才学和对生活的哲思所折服。
1951年,史铁生出生于北京,他的童年和青年都充满了阳光和憧憬。
21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他的双腿,没过几年,史铁生又患肾病诱发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
他笑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
《我与地坛》不是一部教你如何自我治愈的鸡汤,而是一部如何与苦难共生,探索生命本质的独白。
读完史铁生你会发现,真正的强者,既不是一昧追求赚很多钱,也不是掠夺很多资源,而是驾驭自我,超越生命。

1.驾驭本能而不是随波逐流
佛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只要是人一定会有欲望和一些基础性的本能,比如七情六欲、贪嗔痴,
这些本能促使我们会沉浸在欲望社会当中,会在意外界的眼光,会渴望世俗生活的圆满,会渴望追逐名利。
你我皆是这样的凡夫俗子,就连史铁生也这样挣扎过,反抗过。
这些皆是人类的本能,但人类的高级之处在于,人类的灵魂里还存在着一种不愿轻易被任何事驯服的强大智慧。
往更宏大的角度来说,人是不可能消灭本能的,但人可以驾驭本能、超越本能。
就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2.接受墙的存在并翻越它!
挫折就像一场拉锯战,且是有必然性的。
没有屡战屡败,没有一战再战,何来真正驾驭一说。
我们当然知道挫折是痛苦的,苦难是磨人心智的,翻越这些高的矮的墙都需要耗费我们的力气,甚至可能要擦破皮,流出血泪。
可难道我们就此围困自己吗?把自己关在高墙之下吗?
当史铁生被困在轮椅与病床构筑的囚牢时,地坛这座被岁月侵蚀的皇家园林,成为了他的精神避难所。
四百年沧桑的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坍圮的高墙散落的玉砌雕栏,与轮椅上年轻的他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这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一个被命运反复碾压的灵魂,淬炼出了穿透生命本质的智慧。
真正的强者,不是与命运正面交锋的斗士,而是能与苦难共舞的勇士。

3.强者自立不言伤
现在互联网上很多人都标榜自己自律,证明自己是个长期主义者,他们从不坦白自己也渴望成功、渴望名利。
很多以为成为一个强者的前提是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并为某一件具体的事持续付出便能赢得名利或赚到很多钱。
但真正的强者不会满脑子都是赚快钱,他们能对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物说不,也能驾驭任何事。
他们从不会囿于自身的局限性而惴惴不安,更不会沉浸于社会营造的美好幻觉中自我否定。
《易经》中说:“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这就是强者和普通人的区别,不管身处何种境地,他们从不会自我围困。
人要走出去,要把心放大,要摆脱现实的墙,更要摆脱精神的墙。
就像读书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取知识,更在于从中汲取智慧并懂得运用在生活中。
希望这本书同样能为你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