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见万宜讯——2025年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的聚光灯下,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以一组重磅数据揭幕企业新战略: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全面提速,目标2030年实现总销量5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60%、海外销量突破120万辆。这一目标的背后,是长安汽车对智能化、全球化、能源多元化——决定企业优胜劣汰3个关键因素的深刻洞察,也正是长安汽车的三大优势。
产品矩阵:三款新车定义细分市场规则
展台中央,长安启源Q07、深蓝S09、阿维塔06三款战略车型组成“铁三角”,以差异化技术路径覆盖主流消费场景,代表了这三大数智电动品牌最新的科技实力。
长安启源Q07作为插混市场“颠覆者”,搭载智慧新蓝鲸3.0混动系统,纯电续航突破200km、综合续航达1400km,现场发布的12.98-17.18万元售价区间,令人直呼诚意满满。
深蓝S09则凭借深蓝超级增程和华为乾崑智驾,在六座智慧SUV领域树起新标杆。其百万级底盘调校技术搭配“9系空间设计”,预售48小时订单破万的表现,印证市场对“智能移动客厅”的强烈需求。
而阿维塔06作为华为系智驾轿跑旗舰,集成ADS 3.0高阶智驾与宁德时代5C超充技术,以激光雷达全域覆盖和赛道级操控性能,上市48小时斩获超1.2万张大定订单,成为30万元级豪华市场现象级产品。
三大车型的背后,是长安汽车对用户需求的精确切分:Q07主打“家庭出行全能王”、S09聚焦“高端商务社交舱”、阿维塔06锚定“科技极客性能控”。这种“技术普惠+场景专属”的产品策略,正在打破合资品牌长期把持的细分市场格局。
技术突围:全固态电池与立体出行生态
本届车展最具行业震颤性的突破,当属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的全球首发。其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较主流液态锂电池提升70%,极端高温测试中实现“零热失控”。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电池安全与里程焦虑的核心痛点,更为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注入可能——预计2025年底,长安汽车将完成飞行汽车试飞,2028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
在智驾领域,搭载于长安启源E07的天衡底盘系统,首次公开展示了实时路况自适应功能。展台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由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智能外骨骼等组成的“陆海空立体出行矩阵”。这些看似科幻的科技成果,实则指向一个明确的战略意图:以汽车为支点,向低空交通、智能制造、人机交互等领域延伸技术触角,构建覆盖地面、空中、虚拟空间的立体生态。
生态重构:科技联盟、品牌出海改写分工逻辑
长安汽车的转型之路,本质是一场“以开放对抗封闭”的生态革命。一方面,长安汽车坚持自研+合作两条腿走路,秉持着“整合全球优秀资源发展中国品牌是行业最优解”的理念,目前长安汽车已与华为、腾讯、地平线等一大批高科技公司战略合作,携手打造全球领先的汽车产业智能科技公共平台。
另一方面,长安汽车坚定认为“无海外、不长安”,大力推进海外五大区域市场的全球化布局,目前已建成9个海外工厂,全球渠道网点已超9000个。长安泰国工厂,作为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将于下月正式投产,推动中国车企实现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产业出海”的新跃升。
这种“链主式”生态整合和产业布局,正在颠覆传统汽车产业的垂直分工体系。长安的角色从“整车制造商”转变为“技术集成商与标准制定者”。而这场变革的深层意义,在于打破了“西方定义技术,中国负责制造”的旧秩序。当长安的飞行汽车在曼谷上空试飞,当欧洲用户通过鸿蒙座舱接入本地生活服务,当东南亚工厂流水线复刻“重庆智造”标准——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定义”。正如展台上那台随音乐起舞的智能底盘,长安汽车的每一步“舞步”,都在为全球汽车产业谱写新的技术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