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打老师案当事人:我已经可以放下

枫语联翩 2020-07-28 22:29:10

(1)

2018年7月,河南嵩县的常仁尧当街拦截,掌搧20年前的中学老师并录下视频,在网络传播;

此案经网络曝光后,公安介入调查;

常仁饶获刑1年半。

今年7月,他刑满释放,回到家中;再度回忆当时情景,感觉那些郁积的情绪也没那么激烈了;

打人不应该,打人也并非当事人多么残暴恶劣,只是内心有情绪;

一个人的主观感受,对于同样一件伤害事件,即使客观状况一模一样,只是一个人对于这件事的主观理解不同,就会带来足够强烈的,别人体会不到的极度情绪冲动。

此时,人格高度达不到那么有效的管控,就会反应过度,盲目挣扎。

而在看守所里,当身边出现的一个个,不是强奸犯,就是杀人犯时,常仁饶受不了,眼泪哗的下来了;

自己其实可以不这样的,怎么竟然活到了这个地步?

狱中的经历,让他对于老师留下的那段阴影彻底释怀。

(2)

有位网友,深受身边人的语言伤害和行为攻击,内心敏感,脆弱,压抑;

他为此感到痛苦。

但是,同时他联想到自己也曾经少不经事,说过错话,做过错事,也曾伤害过别人;

那么别人也会和自己一样的痛苦不堪。

对此,他无法原谅自己,觉得自己罪孽深重,陷入深深愧疚中;

无法释怀。

(3)

为什么经历了狱中的生活后,人就更容易释怀呢?

是因为比较,对比心理。

而为什么一个人很难走出以前的错误带来的罪恶感和愧疚感呢?

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没有外在感官带来的强烈对比感受,内心的纠结就释怀不了。

为了自己的委屈和排解不掉的怨恨而动手打人,而和换来的监狱生活相比,自由的剥夺,环境的枯燥,受控制感,受束缚感等等的影响,那些个人的过不去的强烈感受,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不值得做了;

此时,一个人也就轻易能说服自己与过去和解,与自己的内心挣扎和解。

大脑的信念系统的转换,很难单独依靠理性意识而被说服;

而往往要通过内心的体验,获得心得和感受的过程,而不留痕迹的发生;

这也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和解,完全接纳自己不可少的过程。

(4)

人生在世,难免会对自己的错误放不下,牢牢记着以前做过的错事,说过的不恰当的语言,心生愧疚感;

更会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或委屈,或埋怨,心生怨戾;

这都是放不下。

道理都懂,要原谅自己,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

但是内心还在纠结,心没有放下。

如何和解,和接纳自己一样,需要大脑的信念系统真正理解这件事,理解这个概念,才能有效的管控到行为层面,身心合一;

首先,不要过度追求完美,不要要求每个人每件事都毫无瑕疵;

其次,不能对人品,人格毫无标准和要求,放弃必要的改进和进步;

再次,能弥补的,能挽回的错误,损失,要尽量弥补,尽量挽回;

最后,竭尽全力也不可改变的事实和现状,要学会承认和接受。

用这几条标准在日常生活点滴中,不断去反思它的内涵,不断体验感受,获得悟性,不断提升大脑的理解程度;

一直到某一天,当头脑中积累的领悟足够多,足够良好,就自然的建立了一条新的神经回路,形成新的思维习惯;

这时,不仅理论层面懂了,深层次思维层面也懂了,可以在日常点滴中自由应用;

至此,这个人完成了整个概念的完全理解;

实现了真正和解,内心卸下了包袱,变得轻松自由了。

和解和接纳都不是维持现状,什么也不做,任凭自己碌碌无为;

同时,和解和接纳也不是要求自己和别人都毫无瑕疵,容不得半点错误;

主动能够化解的矛盾,冲突,错误和损失,还是要全力以赴;

最终,剩下了拼命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和现状;

这些就要欣然接纳,接纳就是与自己和解。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

0 阅读:33

枫语联翩

简介:以独特视角看世界,注重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