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的房子会成为饭桌上的话题。那天一早,我正在厨房准备晚饭,电话响了,是儿子打来的。“妈,今天我和媳妇儿带孩子去你那儿吃饭,顺便聊聊天。”他语气轻快,听不出异样。我忙不迭地答应了,一边嘴里说着“好好好”,一边心里琢磨着要多准备点菜。孙子马上要上幼儿园了,估计儿媳心里有些紧张,可能来陪我聊聊解解闷。傍晚时分,他们一家三口来了。儿子提着一袋水果,儿媳手里抱着孙子。刚进门,孙子就扑到我怀里,软乎乎的小手搂着我的脖子,奶声奶气地喊着“奶奶!”我的心一下子化了。饭桌上气氛不错,儿子喝了几杯酒,脸上泛起点红。他一边给儿媳夹菜,一边问我最近身体怎么样。我笑着应付着,心里却隐隐觉得今天这顿饭没那么简单。果然,饭吃到一半,儿子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他看了一眼儿媳,像是在征求她的默许。“妈,有件事想跟您商量。”他说得有些迟疑。我放下筷子,笑着说:“什么事啊?还这么郑重其事。”他抓了抓后脑勺,斟酌了一下词语:“是这样的,您也知道,小宝要上幼儿园了。咱们这片区的学位…不好搞。我和小美商量了,想让他去市里的那个重点幼儿园。可是,那边的学区房…”话到这里,他顿了顿,低头不看我。我明白了。“妈,您那套房子…能不能让我们用用?”他说完这句话,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一丝尴尬和不安。我愣住了。筷子停在空中,半天没动。那套房,是我和老伴儿攒了大半辈子的钱买的。老伴儿走后,我一个人住,虽然房子有些老旧,但那是我最熟悉、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儿媳低着头,一声不吭。孙子在椅子上摆弄着勺子,完全不知道大人之间的暗流。“妈,您放心,我们只是借用一下,等小宝幼儿园上完了,就还给您。”儿子急忙补充了一句。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抿了一口茶,掩饰住内心的复杂情绪。“学区房这么重要吗?”我问。儿子点点头:“现在的教育竞争太激烈了,好的幼儿园不仅师资好,对孩子将来升小学也有帮助。”“可是…”我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脑海里闪过一个个画面:老伴儿在世时,我们一起装修房子的样子;退休后,我种满阳台的绿植;还有每个清晨推开窗户时,那一抹熟悉的阳光。房子,不仅仅是房子。但看着对面坐着的儿子一家,我又心软了。儿子脸上的皱纹似乎深了些,儿媳眼里带着些许忐忑,而孙子抬起头,嘴里喊了一声“奶奶”,笑得天真无邪。饭桌上的沉默越来越长,我感觉到每个人都在屏住呼吸。“要不…让我再考虑一下。”我终于开口。儿子明显松了一口气:“妈,您慢慢想,不着急。”饭后,他们一家人匆匆离开了,留下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发呆。这套房子,是我晚年的依靠。但对儿子一家来说,或许是孩子未来的希望。夜深了,我却毫无睡意。灯光下,我翻着老照片,想起了儿子小时候,他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的样子。第二天一早,我给儿子打了电话。“房子…你们可以用。”电话那头,儿子沉默了一下,然后用力地说了一声:“谢谢妈!”挂了电话,我坐在阳台上,看着阳光洒满房间。或许,这也是一种传承吧。我只希望,小宝长大后,能记得奶奶为他付出的这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