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白酒行业竟然有‘两个大唐酒业’?有意思的是,‘真大唐’拿‘假大唐’一点招都没有,还在等待二审判决……”
今日(2月10日)上午,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大唐酒业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关于与大唐酒业集团公司相关纠纷案的严正声明》。
——这让贵州白酒行业“真假两个大唐酒业”案,如同撮盐入火,在春寒料峭的初春再次引发热议。
中国白酒当今正处于行业深度调整期。类似事件的频繁发生,对贵州白酒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01
公司名称和资质被冒用
消费者上门维权
据悉,2024年3月,接连几批陌生人来到位于茅台镇荣昌坝村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大唐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向酒厂负责人出示了《白酒产品买卖合同书》,要求履行合同,交付产品。
看了这些陌生人出示的合同,以及招商宣讲现场PPT、视频等等,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董事长方坚,也蒙了:
这家“贵州大唐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酒业集团公司”),既非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的子公司,也不是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股东投资或授权的公司,总之压根就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合同中的“茅人河”系列酱香酒,既非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的商标,更不是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生产的产品。
“电影也不敢这么演!”方坚意识到,自己的公司名称和资质被人冒用了。
维权走错了门的当事人也意识到自己被骗了。2024年3月14日,谭光选等人向贵阳市公安局观山湖分局云潭派出所报案:大唐酒业集团公司负责人周震涉嫌诈骗。该派出所立案调查。

事实上,“真假大唐酒业”案露出的只是冰山一角。
早在2022年8月,周震等人就将其名下企业名称变更为“贵州大唐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此后,周震等人伪造了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股东签字的股东会议决议,在决议中编造成立所谓的集团公司,并将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的厂址、发展历程、现状照片、获奖经历及公示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等信息编撰成册,对外进行宣传招商或销售白酒产品。
2024年4月,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向大唐酒业集团公司注册地贵州铜仁的碧江区法院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请求法院判决:
大唐酒业集团公司立即停止冒用茅台镇大唐酒业信息进行招商的行为,立即停止使用包含“大唐酒业”文字的公司名称并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不包含“大唐酒业”文字相近似的名称,发表声明,消除不良影响,并赔偿损失30万元。
02
一审法院判了
大唐酒业集团公司仍正常存续
半年以后,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两个大唐”案。
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否构成对原告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大唐酒业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周震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其代理人的当庭庭审陈述,认可了冒用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名称对外进行宣传的行为,也认可宣讲视频的内容。
但是,大唐酒业集团公司辩称,这些行为都是其合作的相关团队所导致,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法院审理认为,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与大唐酒业集团公司的注册地址均在贵州省,经营范围均涉及白酒销售,二者存在竞争关系。被告在对外宣传其企业情况时,未经原告的授权将原告的厂址、发展历程、现状照片、获奖经历以及公示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等信息编撰成册对外进行宣传,使相关人员产生误解,误以为被告大唐酒业集团公司与原告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存在某种特定关系,从而增加了被告大唐酒业集团公司在同业中的竞争优势,而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丧失了潜在的交易机会。

▲ 公安机关的受案回执
一审法院判决认定,大唐酒业集团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等的民事责任。
但是,对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一审法院以“查明被告于2023年12月底已停止使用原告的信息进行对外宣传”“双方均未提供证据证实原告因被告行为受到的损失及被告因被诉行为获得的利益”为由,不予支持。
2024年11月26日,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法院判决:大唐酒业集团公司赔偿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5万元。
“既然认定了构成不正当竞争,但名称不变,影响也不消除,判决赔偿5万元,不正当竞争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呀!”对于一审判决结果,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不服,已依法向铜仁市中院提起上诉。
截至2025年2月11日发稿时,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结果显示,大唐酒业集团公司仍正常存续。
03
“真假两个大唐酒业”案
贵州白酒行业为何屡屡不绝
“真假两个大唐酒业”的现象在贵州并非个案。
贵州十大名酒之一的钓鱼台酒早已不堪其扰。“贵州钓台御品酒业有限公司”“贵州钓台王子酒业有限公司”“贵州钓台村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名称至今仍合法存续。
“贵州老字号”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则遭遇了“贵州黔酒酿酒(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黔酒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硬蹭”。
《严正声明》称:“我公司与大唐酒业集团公司及其冠名“大唐”的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并提示公众“谨防上当受骗,避免造成损失。”
“茅台镇大唐酒业、钓鱼台酒业、黔酒股份等,在核心产区和酱香酒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硬蹭’他们,能够引人误认为其与这些企业存在特定联系,从而能够获得竞争优势。”
贵州商学院教授郭旭认为,“真假两个大唐酒业”案是在白酒行业“内卷”加强,进入“存量竞争”的背景下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大唐酒业集团公司招商宣传截图
“这种现象,贵州白酒行业过去也时有发生。如今白酒消费市场疲软,导致企业竞争行为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在2025年恐怕会愈演愈烈!”
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副秘书长、酱香酒研究专家周山荣认为,为了不正当地获得竞争优势,过去,通常是粗糙地“擦边”、生硬地侵权,“真假两个大唐酒业”案表明,这种行为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隐蔽了。
“大唐酒业集团公司虽然承认使用了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的现状照片、获奖等信息,对外宣传,开展招商,但它在合同和产品上,却没有直接使用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的名称、生产资质或商标。”
“与夜郎古酒跟郎酒的商标权争议不同,‘两个大唐酒业’争议的是企业名称权,但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在法律上的保护尺度并不相同。”周山荣分析指出。
在《严正声明》中,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呼吁:“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
这是摆在深度调整期中的贵州白酒面前,一道新的考题。
04
“傍厂蹭名”背后
“三无”产品隐患令人震惊
“我敢说,贵州白酒‘傍厂蹭名’的背后,就是‘三无’产品的重灾区!”
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万兴贵认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近年来持续加大了对白酒“三无”产品的查处力度,于是,一些别有用心者将注册地、经营地转移到贵阳。
“那些‘傍厂蹭名’的企业就是一个商贸公司,没有生产基地、生产资质,为了达到‘引人误认为’的效果,通常不标注生产厂名、厂址,当然也没有生产许可证编号、质量合格检验等等,其实就是‘三无’产品!”
万兴贵对此不无担忧。“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这样的‘三无’产品要是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必然殃及整个贵州白酒,后果是灾难性的,是我们整个产业都承受不了的!”
大唐酒业集团公司的“茅人河”酒也存在类似情况:直接使用没有生产资质、未持有有效期《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名称,也未委托或标注规范合法的生产厂家,酒水更是来路不明。

▲ 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战略主品“大唐秘造”
“这样的酒假如毒死人了,茅台镇大唐酒业公司怎么办?贵州白酒行业怎么办?”方坚也有万兴贵一样的担忧。
方坚强调,类似的情况通常采取移花接木的方式,不要说普通客商和消费者难以辨别,在受害人举报或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以前,监管部门也难以通过日常巡查等方式发现,确实存在一定监管难度。
据熟悉贵阳白酒市场的业内人士介绍:“贵阳花果园等地大量的酒类商贸公司,要么搞‘傍厂蹭名’,要么以商贸公司冒名生产企业包装销售产品,这种现象其实比较普遍。”
“傍厂蹭名”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显性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一方通常会调查取证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起诉。但是,通过移花接木进而以流通企业代替生产企业,不规范标注生产厂名、厂址,质量合格检验缺失等情况,则不易被发现。
“傍厂蹭名”背后的“三无”产品隐患,是贵州白酒行业的“不可承受之重”。“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干,目的就是逃避市场监管和依法纳税!”万兴贵、方坚呼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监管,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