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名副其实的“仁君”

写文乎 2024-07-20 03:53:57

作者:曾昭安

宋朝第四位君主赵祯,庙号仁宗。为人君者,止于仁,仁是对君主的最高评价,仁宗皇帝的一生,也对得起这个“仁”字。

蜀地有一个读书人,给成都知府献了一首诗,其中两句写道:“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这是劝成都知府脱离赵宋王朝,割据独立。在过去,这毫无疑问属于谋逆的大罪,更何况残唐五代藩镇割据的历史阴影犹在。成都知府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将那读书人抓起来,又快马上报朝廷。

仁宗接到报告,很淡定,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龙颜大怒,说,“此秀才急于仕宦而为之,不足治也。可授以司户参军,处于远小郡。”那老秀才当了一年官,就带着羞愧之心老死了。此事若发生在明清两朝,必是诛九族的重刑,不知有多少人头落地。

苏轼的弟弟苏辙参加进士考试,居然胆大包天地在试卷上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商量治国安邦大计。”其实苏辙这些话纯属道听途说,完全与事实不符。

考官们打算给苏辙定罪,但宋仁宗听说此事后,却没有计较,反而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学生,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予功名。”于是苏辙反倒考上了进士。考官们打心眼里佩服仁宗皇帝的宽仁,苏辙对仁宗皇帝更是感激不尽。

一次,仁宗皇帝在内苑跟大臣散步谈话,走着走着,几次回头张望,大家都不解其意。回到宫内,仁宗赶紧交待宫女:“渴死了,快给我倒杯热水。”宫女问道:“官家刚才在外面,为何不喝水,忍着口渴?”仁宗说:“我几次回头张看,都未看到提水的镣子(供应茶水的侍者)。如果出声询问,只怕那镣子会被问罪,只好口渴而归。”

有一次用餐,他正吃着,突然嚼到了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剧痛,他赶紧吐出来,还不忘对陪侍的宫女说:“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对待下人的过失,宋仁宗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不适与难受,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受到的责罚,可见他的确很仁慈。

一年初秋,仁宗在内廷吃饭,席上见到有新蟹二十八只,便问道:“新蟹上市了?我还未尝过呢。一只要多少钱?”左右回答说,“每只要一千文钱。”仁宗听后很不开心,说:“我多次告诉你们,吃饭不要太侈靡,这一箸下去,就花掉了二十八贯钱, 我咋吃得下去?”

还有一天清晨,朝会的时候,仁宗皇帝悄悄对近臣说:“昨夜失眠了,肚子饿,想吃烤羊排。”近臣说:“陛下怎么不宣旨让御厨做出来,不就一道菜吗?”仁宗说:“我若夜间宣旨索取烤羊排,只怕外面的人要传为定制,以后每晚都会杀羊烤肉进呈,杀生害物多矣。还是不吃吧。”足见他对自然、对生命的真诚敬畏和尊重,充满了人性关怀。

当时有个叫林瑀的官员,自称精通周易,能掐会算。他给仁宗当讲筵官时,一日跟皇帝说:“陛下即位的卦象显示,‘君子以饮食宴乐’。所以,臣愿陛下频宴游,务娱乐,穷水陆之奉,极玩好之美,则合卦体,当天心,而天下治矣。”仁宗听后很是惊骇。第二天,便将这个劝他奢靡享乐的林瑀驱逐走了。

一天,宋仁宗仁宗上朝时,因为修不修葺开宝塔的问题,与余靖(谏议大夫,以正直敢言著称)吵了起来。余靖坚决反对修葺开宝塔,认为是劳民伤财。他据理力争,越说越近,最后竟然走近仁宗皇帝,唾沫都喷到皇上的脸上了!但仁宗皇帝没有生气发火,一直平静地听余靖把话说完,并最后采纳了他的意见。

其实,在宋仁宗时期,敢把唾沫喷到皇帝脸上的言官又何止一个余靖。由于仁宗生性仁厚,又乐于纳谏、诚心纳谏,言官们向他进谏时就少了顾忌,尤其是那个被人们传颂了千百年的公正廉明、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对他更是一点情面也不讲。这位包大人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屡犯颜直谏。

有一次,深受仁宗宠爱的张贵妃,想为其伯父张尧佐谋一要职。皇帝刚下诏令,包公就不依不饶地进谏,皇帝不愿意听,他“傻”劲儿一上来,言辞激烈之下,居然将唾沫星子都喷到仁宋的脸上。

要是一般皇帝碰到这事,还不龙颜大怒,进谏者哪还有活路!但仁宗皇帝却不温不火、不恼不怒,他一边用衣袖擦脸,一边苦着脸,还能继续听包公的建议。这充分反映出这位帝王的胸怀之宽、度量之大,非常人能比。经此一事,包公的政治生命不但没有结束,日后还能流芳百世,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得益于仁宗的宽仁和成全了。

宋仁宗在位期间,是宋朝最安定祥和的时期。高丽在当时进贡的东西越来越少,这意味着对大宋的蔑视。许多大臣多次上书宋仁宗,要求出兵征伐高丽,让他们见识一下大宋王朝的厉害,但都被宋仁宗驳回了。他认为,这只是高丽国王的过错,与高丽的百姓并没有关系,我们如果出兵,高丽的国王不一定会被我们诛杀,但是高丽的百姓却一定会因我们而死。

宋仁宗驾崩后,不仅宋朝的百姓悲恸不已,就连当时辽国的皇帝耶律洪基也痛哭着说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宋仁宗用他的行动告诉了天下,他对得起这个“仁”字。

宋仁宗作为一代帝王,如此之“仁”,实在难得,因此受到历代史学家的高度评价和推崇。

【作者简介】曾昭安,笔名湘人、文缘人、文字客、曾子、雪峰草等,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0 阅读:22
评论列表
  • 2024-10-01 16:09

    赵祯确实是仁君,不过从上帝视角来看大宋这个时间点好像更需要的是赵顼和赵煦这样的帝王,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到赵祯继位,半个世纪时间大宋都是在以文抑武,士大夫地位权势扶摇直上,朝堂失衡,赵祯这个时间点可以说是大宋最后提升武将地位,实现朝堂文武互相制衡从而提高中央集权扫平吏治的机会,大宋延续到这个时候,承平已久,已经不需要像赵匡胤那会那么忌惮武将拥兵自重威胁皇权了,可惜这个时候出的却是位仁君,赵祯之后,传承百年后大宋格局定型,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武将彻底扑街,以至于后面赵顼和赵煦想改变大宋现状阻力滔天,相继扑街,大宋后面的帝王面对这等大势,更是无力回天直接躺平,毫无进取之心,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建立的大宋在历史上留下的是弱宋、大怂的名声,更是辜负了无数忠君爱国的热血忠勇之士,赵匡胤泉下有知怕是棺材板都压不住

写文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