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务局关于《临港新片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预留拓展单元雨水专业规划》《临港新片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预留拓展单元污水专业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沪水务〔2024〕524号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你单位《关于上报机场南片区T5、重装备产业区人民塘以南区域、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预留拓展单元三个区域排水专项规划的请示》(沪自贸临管委发〔2022〕574号)及《临港新片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预留拓展单元雨水专业规划》、《临港新片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预留拓展单元污水专业规划》规划文本收悉。经研究,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
一、关于规划范围
同意规划范围北起胜利塘随塘河,东至E1路河,南至规划二号河,西至芦潮港,总面积约为4.22平方公里。
二、关于排水体制、排水模式及排水标准
同意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经18路以东区域雨水排水模式采用强排模式,面积约为3.66平方公里;其余区域采用自排模式。同意规划排水标准,即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5年一遇,强排系统初期雨水截流标准采用不小于5毫米,同意污水量采用分类指标法测算,各类用地污水量指标按照《上海市南汇新城水务规划(2022-2035年)》取值,地下水入渗量按平均日污水量10%计。
三、关于规划方案
(一)雨水规划方案
原则同意保税3#排水系统采用强排模式,服务范围东至E1路河、南至二号河、西至经18路、北至顺运路,面积约为1.83平方公里。原则同意系统布局方案,即在沧海路北侧、E1路河西侧建设保税3#雨水泵站,规模约为22.5立方米/秒;泵站内设置一座初期雨水调蓄池,规模约为7200立方米;雨水总管沿纬15路-经12路-沧海路布置,管径约为φ1650~φ3500。
原则同意保税4#排水系统采用强排模式,服务范围东至E1路河、南至顺运路、西至经18路、北至胜利塘随塘河,面积约为1.83平方公里。原则同意系统布局方案,即在港茂路南侧、E1路河西侧建设保税4#雨水泵站,规模约为24立方米/秒;初期雨水调蓄池与泵站合建,规模约为7200立方米;雨水总管沿顺运路-经12路-港茂路布置,管径约为φ1500~φ3500。
原则同意其余区域采用自排模式,雨水经收集就近自排河道,通过按规划标准新建雨水管道、控制地坪标高等措施实现提标。原则同意规划提出的地块和道路标高控制要求。原则同意结合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源头雨水污染控制的措施,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二)污水规划方案
原则同意本次规划污水量测算,即至2035年规划范围内污水量约为0.84万立方米/天。
原则同意污水系统布局方案,即以经18路西侧两根高压天然气管线为界,东侧区域污水经收集分段接入顺运路-经17路DN800~DN1000污水干管;西侧区域污水经新建的一体化泵井提升穿越高压天然气管线,排入东侧顺运路DN400污水管,最终排入经17路DN1000污水干管。规划区域内污水经芦潮1#污水泵站提升,最终排入临港新城污水处理厂。
原则同意在规划顺原路南侧绿化带新建一体化泵井一座,规模约为22升/秒,占地面积约为36平方米。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请你单位根据《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推进本市排水详细层级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沪水务〔2023〕280号)要求和技术评审报告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建议提出结合地块新改扩建同步配建雨水提标调蓄设施的工作要求,并衔接各地块海绵城市设计,通过优化竖向高程和增设海绵设施等措施,实现地块内雨水的蓄滞能力达标。强排系统临河地块建议研究因地制宜落实屋顶雨水断接排河措施的可行性。
(二)请你单位在本规划基础上,对重要排水设施用地和排水管道管位进行控制。
(三)规划范围内医疗废水纳管前应做好预处理,确保纳管水质满足规范要求。
(四)请你单位根据区域开发时序,制定规划实施计划,做好近远期衔接,统筹推进区域内和下游污水总管、泵站、污水厂建设。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
2024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