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吴良被封为江阴侯,耿炳文被封为长兴侯,这两人,在跟随朱元璋征战的过程中,都曾立下赫赫战功。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很多人被牵连其中,丢了性命。吴良去青州督建朱榑的王府,洪武十四年,吴良死于青州。而耿炳文的死,就更为复杂,后文详细说明。
他们都曾长时间镇守地方。吴良长时间镇守的是江阴,张士诚对于江阴,虎视眈眈。江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朱元璋在东南的屏障。朱元璋还特意嘱咐吴良,要约束士兵,不要贪图小利,不要过于锋芒毕露,要让当地百姓尽量安居乐业。
吴良对于朱元璋的话,谨记在心,对于江阴的防御,更加重视。张士诚和吴良的交锋中,没有占到便宜,在朱元璋和陈友谅交战得热火朝天,张士诚都不敢大举北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吴良在江阴的稳固防御。
耿炳文长期镇守的是长兴,当朱元璋率领的队伍攻下长兴后,朱元璋大喜。
因为长兴据太湖口,地理位置也很关键。攻下长兴后,耿炳文作为总兵都元帅,镇守长兴。
耿炳文的一个重要对手,也是张士诚。从这些战争史的记载中就能看出来,在元末征战时,朱元璋的手下,能用的将才太多了。
张士诚数次派人进攻长兴,都惨遭失败。司徒李伯升,曾经率领十余万人进攻长兴。当时的长兴城守军仅7000人。李伯升也是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的,朱元璋派人支援耿炳文,李伯升居然夜里劫营,结果就是用明史的话形容,“诸将皆溃”。
但是就是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耿炳文都没有弃城,他选择是坚守。后来常遇春率军支援,最后众将士奋勇杀敌,击败了李伯升的队伍,追斩五千余人。
后来即使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来进攻长兴,仍然没有攻下长兴。
这两人是朱元璋的老部下,长期镇守地方,客观上与淮西的勋贵圈子的牵连没有那么深,这也是朱元璋能对他们比较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
吴良和耿炳文,是张士诚非常头疼的人物。
从吴良和耿炳文的镇守之战中能发现一点,这两人对于组织防御,是很有心得。吴良这人,还特别喜欢听儒生讲经史,这好学的劲头,对于知识的渴望,让人感叹。
他还兴办学校,减免当地的赋税,这些都可以看出来,此人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夫。
其实吴良和耿炳文的进攻能力也是比较厉害的,但是看细节,还是能发现,这两人的防御能力,才是他们最拿手的。他们能获得朱元璋的信任,也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擅长防御,朱元璋会认为,这两人的威胁不是那么大。
一个擅长组织防御的人,是心思缜密的人。防御的部署,需要很多的智谋。
而且吴良这人,声色货利,他都不喜欢,这就少了很多被人攻击的理由。
勤勤恳恳,做好朱元璋安排的事情,而且还没有太大的野心,这样的人,确实能让朱元璋降低防备之心。
耿炳文,最初他的父亲就跟随着朱元璋征战,后来他的父亲战死,他继承了他父亲的官职,继续跟随着朱元璋的征战。然后又在长兴镇守多年,艰难困苦,也不弃城,这样的人能获得朱元璋的信任,也不足为奇。
根据顾诚先生的考证,耿炳文此人把他的身段放得极低,他会把功劳都归于朱元璋,把他自己比喻成一条听从朱元璋指挥的狗。这一般人还真放不下这个身段。
和耿炳文相比,吴良死得比较早,他死于洪武十四年,如果再多活几年,活到洪武二十三年,那可能很多事情就比较难说了。
耿炳文的死,还真是有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死于洪武年间。
《明史》有一句话是,“及洪武末年,诸公、侯且尽,存者惟炳文及武定侯郭英二人;而炳文以元功宿将,为朝廷所倚重。”
朱元璋杀那些武将的时候,他对于他们的能力,是比较了解的。所以耿炳文得以留下了,但是朱元璋想不到的是,如果朱允炆需要领兵能力非常强的将领时,朱允炆该选择谁?
朱棣靖难起兵,朱允炆选择了耿炳文,于是有了真定之战。有史料说,耿炳文其实是死于真定之战,并且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是比较高的。《明史》的说法是,在永乐年间,因为被弹劾,耿炳文自杀,我个人觉得,其实耿炳文死于真定之战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看明史,其实有时候真是挺让人感慨。很多年后,再看这些人物,他们还是会给读史的人不少启发。
史料参考:《明史》《明实录》《顾诚明清史文集(全6册)》
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