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多次升级,美债将受冲击,人民币遇机遇,国际化再进一步

图图聊武器啊 2025-04-11 14:42:48

关税战升级之后,美国股市经历了大动荡,中国股市相比却比较平稳。

这是因为中国在此之前,做出许多稳定的措施。

因此这次的关税升级,对于中方来说是一个机遇: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步!

关税战背后的货币战

在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125%关税的同时,特朗普也宣布对其他近70个贸易伙伴暂停关税90天。

这一“区别对待”策略,是想要孤立中国,迫使中国妥协,然而事实不能如他所愿,反而是让美国的经济遭到了巨大冲击,比如股市。

当美国市场因高关税消息而表现出震荡时,中国A股市场却表现平稳,上证指数当日收涨0.12%,深证成指上涨0.32%,仿佛风平浪静,这种稳定源于中国央行的一系列应对措施。

实际上中国早在之前已经积累了经验,并且随时能做出应对措施。

就如比在制裁美国某些公司时,其中国供应链伙伴早已启动换供应商。

这种未雨绸缪的产业布局,折射出中方在经济博弈中既精准打击又留有后手的深谋远虑。

除了未雨绸缪之外,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重构全球贸易版图,在开拓新兴市场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实施“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多元化战略,中国企业成功在东盟、非洲、拉美等地区培育出多个新的增长极,使对外贸易格局呈现出“百花齐放”,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为此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化。

早在前几年,中国企业家们已经开始用人民币与新兴市场国家开展贸易结算。比如2023年,中非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在义乌揭牌,意味着非洲和义乌做生意,不再需要通过美元去结算,而是用人民币就可以。

这么做节省的汇兑成本足以支撑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强化了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这种灵活的市场转向能力,成为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的关键优势之一。

数字人民币

在这场经济博弈中,中国最强有力的底牌之一,便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

3月17日,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实现重大突破,其跨境支付平台成功对接东盟及中东16国金融基础设施。

这使得国际结算格局被重塑:全球近四成贸易额有望摆脱对SWIFT系统的依赖,标志着美元霸权体系首次面临实质性挑战,数字货币的“丝绸之路”正在改写全球金融版图。

同时也正在颠覆传统跨境支付模式,实现近乎实时的资金流转,原本需要数日的国际结算流程如今仅需眨眼之间即可完成,而且还可以将相关金融交易费用极大的的降低。

以海运贸易为例,系统可基于物联网数据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支付:

船舶通过预设地理坐标(如马六甲海峡)时触发首笔款项划转,待货物清关检验达标后,剩余资金将自动完成清算。

这种“条件触发+自动执行”的新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贸易中人工审核、分批付款的低效流程。

作为中国国际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基础设施。

截至2024年5月,CIPS已拥有超过1530个直接和间接参与者,包括遍布全球主要城市和地区的银行和金融机构。

这种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中国在2015年启动CIPS的第一阶段后,不断优化其运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延迟人民币支付的技术错误。

技术标准化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扫除了障碍,为全球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更便捷的人民币使用环境,也让数字人民币的国际推广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中国-印度尼西亚“两国两园”倡议中,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在8秒内完成清算。这一过程比传统银行方法效率高100倍。

中国正在努力培育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并建立可作为SWIFT和西方清算所替代品的人民币银行间支付系统。虽然目前这些替代方案仍有一定限制,但在西方制裁的刺激下,情况可能会加速变化,实现在金融债中的降维打击。

金融战中的“降维打击”

当美国选择以关税大棒来恫吓全球时,中国却选择了一条建设性的路径:构建新型金融基础设施,推动货币国际化,为全球贸易提供替代性选择。

中国已经尝试过一次将人民币变成国际货币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现在中国再次尝试,而这一次情况可能真的不同,中国正依靠其技术实力重新挑战美元霸权。

中国正在押注必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世界领先的移动支付系统以及成功推出数字人民币版本,将使人民币在中国境外更容易使用和推广。

一方面通过“一带一路”倡议,鼓励参与国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为国际企业提供便捷的人民币融资和结算服务。

截至2023年11月,中国已在全球建立了广泛的人民币清算银行和CIPS直接参与者网络。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市场的不断开放。

中国货币国际化进程在2023年迎来历史性突破: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率首次跃居首位,超过了美元;

随后中法之间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单LNG人民币结算贸易,标志着人民币在国际能源贸易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尽管人民币在贸易信贷中的份额仅为4.5%,但该数字自俄罗斯入侵开始以来已增长了一倍多。在全球地缘政治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人民币作为金融避风港的价值正日益凸显。

区块链技术、互联网和数字货币轨道等数字系统和技术,正在颠覆现有的权力动态,迫使我们质疑长期根深蒂固的系统的持续效用和可行性。

总结

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不断调整,中国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韧性,正在构建一个更加开放、高效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网络。

这场关税战可能成为历史的转折点,促使国际经济秩序加速向多元化方向演进,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将在这一背景下实现质的飞跃。

未来已来,变革正在发生。中国经济的发展韧性和金融创新能力,将成为塑造未来全球经济格局的关键力量。

参考资料

参考消息,2025-04-10,《外媒:中国继续采取行动稳定股市》

第一财经,2025-04-10,《张迪:汇率有望保持稳定 人民币国际化迎来历史机遇》

中国商报,2025-02-25,《央行工作会议重要披露!人民币明显走强,新变化→》

0 阅读:26

图图聊武器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