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星链”系统对俄军的作战影响及俄反制措施

前沿深度解码 2024-10-18 09:49:48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军对乌克兰通信基础设施实施了大规模轰炸,造成乌大部分地区通信瘫痪,切断了乌军一线部队与总部的联系,使乌军陷入极大的恐慌。在此关键时刻,马斯克公司在美国政府授意下,向乌及时提供了数以万计的“星链”卫星互联网终端,恢复了乌军各层级的指挥通信链,使乌军实现了对俄军的包围分割,最终导致俄军“闪电战”失利。

一、“星链”对乌军的主要作用

“星链”号称是乌军的“神经中枢”,有了它,乌军在侦察情报、指挥决策和通信保障等方面都比俄军快了一步,使乌军在战场上占据了先发优势。

一是使俄军初期丧失制情报权。在美国和北约的支持下,“星链”系统既作为乌军指挥通信的主要手段,也承担着太空“雷达”的作用,与其它侦察手段共同开展全方位侦察,实现了对俄军的“单向透明”。俄军在冲突初期的一举一动,包括部队调动、行军路线、攻击目标、武器装备、指挥所位置、后勤保障线路等都处于严密监控之下。所获取的侦察数据经过北约情报处理中心处理后,形成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的情报,通过“星链”和专用渠道迅速传递到乌军总参谋部,乌军总部经简单加工后,在15至30分钟内将所获情报分发到一线部队,而俄军则缺乏情报制权,飞机一升空就受到乌防空系统拦截,坦克装甲车则被“毒刺”“标枪”等便携式导弹袭击,后勤线路被切断,进退维谷。后来,俄军虽采取了一系列反情报措施,但仍未改变战场制情报权,这也是双方僵持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星链”的另一个作用是利用自带的人脸识别系统协助乌军对俄高级军官实施“斩首”行动,先后猎杀了多名俄军高级将领,严重打击了俄军心士气。

二是使俄军作战阵地受到精确打击。乌军依托“星链”系统,将前线观察员、火炮和指挥中心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指令下达。同时还将老式火炮配备进行数字化改造、安装数字炮火控制计算机和GPS装置,使传统的火炮变成智能化武器。这些设备能够接收和处理来自“星链”系统的数据,实现火炮的精确控制和定位,实现了“发现即摧毁”的效果,使俄军寸步难行,每夺取一块阵地都要付出大量的伤亡。乌军依托“星链”建立起来的全方位、全频段、全天候空中监控系统反应灵活,启动迅速,一旦俄空天军战机飞入乌防空区,防空导弹便马上追踪而来。

三是使俄目标受到严重威胁。乌军自杀式无人机和无人艇装上“星链”系统终端后,就象插上了隐形的翅膀。俄“军事评论”网5月24日称,乌军无人机配备“星链”终端后,大大延伸了攻击距离,对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和俄罗斯在黑海的基础设施(包括克里米亚大桥)构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乌军用“星链”控制“巴巴亚加”(Баба-Яга)轰炸无人机后,使这种飞行器的航程更远,抗干扰能力更强。据俄“联邦新闻”网称,自 8 月 11 日以来,乌克兰武装部队已袭击了 20 个俄罗斯地区。随着无人机使用区域的扩大,同时使用的飞机数量也在增加。在 2024 年 9 月的十天内,乌军使用了一百多架无人机两次袭击俄罗斯设施,连距乌边境近1500千米的喀山地区都遭到了攻击。

二、俄军对“星链”的反制措施

从外媒分析结果看,俄军针对“星链”系统的反制措施包括使用反卫星武器、反卫星电子战和反情报等措施,但俄不敢轻易使用反卫星武器,担心引发星球大战。目前主要使用以下手段:

首先,对“星链”系统实施电子干扰。俄军对“星链”卫星互联网的反制措施主要依靠电子战系统。据俄“航空新闻”网4月20日报道,俄军动用了最新型“长篇大论”(Тирада-2С,又译“吉拉达”系统。)卫星电子战系统等,对乌军使用的 “星链”卫星互联网系统和其它通信卫星实施电子干扰,导致系统频繁出现故障。同时,俄军已成功研制出了专门针对“星链”的“托波尔”(Тобол)电子战系统。乌媒指出,数据传输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星链”系统有一个全球定位系统模块,负责终端和航天器的同步运行,正是这个模块容易受到俄罗斯电子战系统的攻击。也就是说,被抑制的是终端,而不是卫星。导致“星链”失灵的原因不是终端的故障,而是与全球定位系统有关的同步失灵。另一个针对“星链”的战术干扰电子战系统“鲍里索格列布斯克-2”(борисоглебск-2),一般部署在前线,对20至30千米里的通信进行干扰,导致信号快速衰减。渗透到俄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由于“星链”系统由于被电子压制,无法使用无人机发动攻击。据《华盛顿邮报》报道,5 月 10 日,在俄军开始进攻哈尔科夫地区时,由于俄军对“星链”系统的电子干扰,乌克兰军方完全丧失了用无人机追踪俄军动向的能力并使互联网通信失灵。乌克兰第125国土防御旅无人机部队的指挥官5月20日承认,“星链”被切断后,我们无法监视俄军的移动,只能通过无线电或电话与上级通联。

其次,俄军用魔法打败魔法。乌国防部情报局2月透露,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军事人员越来越多地使用 “星链 ”卫星互联网通信终端。美英媒体5月以来也大幅报道了俄军使用“星链”系统终端情况。马斯克公司否认在俄境内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但在乌境内以及与俄接壤的地区可以使用“星链”系统。有趣的是,俄军反其道而行之。据俄专家称,俄军有可能仿效乌军,在无人攻击机上安装“星链”系统来打击乌境内目标,甚至采用乌克兰的标识,扰乱乌防空识别系统,从而精确摧毁乌军的“海马斯”和“爱国者”系统。马斯克公司也不敢轻易切断俄军使用的“星链”终端,担心影响乌军的指挥通信。

三、俄加快推进“球体”卫星互联网项目

普京总统于 2018 年宣布启动 “球体 ”卫星互联网项目。根据俄罗斯航天局最初提出的目标,该系统仿效美国的“星链” (starlink)和欧洲的OneWeb,计划到2030年部署600 个航天器,构建覆盖俄罗斯全境及全球重点地区的宽带卫星互联网。其主要功能包括:一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物联网、个人通信服务。俄地域广阔,光缆铺设困难,卫星宽带互联网则可解决小远散地区的通信。二是提供遥感遥测服务。俄计划到2030年发射3颗“俯视”(Смотр)遥感卫星、84 颗 “金雕”-O (Беркут-О)和 “金雕-ВД“ 光学观测卫星以及 12 颗 ”金雕-X”和 “金雕-XLP” 雷达卫星,提供光电测量、高精度光电测量、雷达测量等服务。三是保障军队指挥通信。“球体”项目可为俄军提供高速、可靠的军事通信,不受天气、昼夜、地域影响,一线配备终端后,可与上级指挥所保持实时联系。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俄乌冲突的爆发导致俄财政紧张,俄政府不得不削减“球体”项目拨款,俄航天公司被迫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从最初的600颗卫星压缩到380颗,最后又减至162颗,但至今未能发射第二颗。

1 阅读:240

前沿深度解码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