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建筑可以个性,也可以自然,二者不矛盾

专筑网 2019-03-19 00:00:41

李晓东:我用能量识别形式

"I Identify Forms with Energy": Li Xiaodong of Li Xiaodong Atelier

来自北京的清华大学教授李晓东,我对他的直接印象就是他身上透露着一股自信。在采访结束之后,教授问了我一个问题,他问我想要在清华大学教书吗?我回答,“我从来没有当过老师。”他很快说,“我知道,但是你可以教书,是吗?”对于生活的想法,我认为应当是先抓住机会,然后再考虑。“如果他对我这么有信心,那么我也应该相信他。”我想。

我当场就接受了邀请,2018年的整个秋季学年,我都在清华大学。对于李晓东的进一步了解,只是为了证明我的最初印象,这位教授的成熟与自信使得他和其他的建筑师或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他是中国多位年轻建筑师的导师,同时在教学与实践方面,他也是权威人士。其建筑作品非常特别,同样十分引人注目,其中的舒适度、吸引力、美学理念,都远远大于人们对其的第一印象,其建筑作品不经过过多计算与掩饰,但是透露着一股完美与自信。其设计概念根植于中国的传统与文化,而对于欧美、新加坡等地的文化研究,更加明确了他的设计方向,他的履历看起来非常出色,其于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3年获得TU Delft的博士学位,而1997年创立了李晓东工作室,在中国,用创始人名字作为工作室名称的案例较少。在2010年,李晓东还获得了阿迦汗建筑奖,在2011年被GQ杂志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是一位睿智好奇的人物,在我看来,他会提出让我任教是因为我们有着某种共识,那便是教学的基础,即建筑充满了争议。

淼庐|Water House / Li Xiaodong Atelier

Vladimir Belogolovsky(下文成为VB):我们的采访地点是清华大学的建筑设计中心,这是你在几年前的设计作品,建造于2014年,但是这座建筑看起来有点像20世纪现代主义风格。你好像并不关心行业的发展趋势,你的许多作品和其他建筑师之间存在着一定区别,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呢?你如何看待你的作品?

李晓东(下文称为李):我是一位自我反思的地方主义者。我会处理诸如预算、功能、气候等问题。这些问题较为复杂,并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不相信建筑能够表现个人风格,这种说法也不符合可持续观点。建筑不是绘画或者雕塑,一幅绘画作品有构图逻辑,但是建筑有功能性,有周围环境,绘画就只是其自身而已。

我比较有兴趣的是,找出解决特殊问题的特殊方案,建筑解决策略应该以实际出发,它们自然而然的产生,并且适应当地的状况。我在这里称其为自然,但是我也不否认个性的重要,例如北京不是上海,也不是云南,建筑师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你可以很自然,也可以很个性,这并不矛盾。

淼庐|Water House / Li Xiaodong Atelier

“你可以很自然,也可以很个性,这并不矛盾。”

"You can be natural and individual. There is no contradiction in that."

淼庐|Water House / Li Xiaodong Atelier

VB:你刚开始做一些项目的时候,会分析场地与其中的能量流动,你能说说你的设计过程吗?你怎么开始一项设计呢?

李:这是个秘密(笑)。我练习了很多年太极,整个系统既向内又向外,这关乎呼吸与能量流动。它能够让我集中注意力,让感官变得更加敏锐,因此我比那些不研究能量的人会更加了解能量。

当我开始做项目的时候,我首先分析的就是项目场地和它的能量流。大多数人们会通过形式、颜色、材料来识别形式。但是我会用能量来识别形式,这是一种很抽象但又真实的说法。另外,我会尽量简化我的设计作品,我只用一些必须的元素。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西方人希望通过设备来提高效率,但是中国人并非如此,中国人习惯用简单的工具来做复杂的事情,例如筷子,你如果把握得很好,那么你可以夹起任何东西。在我的作品中,我就想要反应这种观念,建筑是识别当代生活的创造性思路。

30年前,我们都在寻求个人风格。但是我并不认为这种方法满足可持续发展。我们的资源有限,但是风格却花费巨大。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系馆加建|New Building of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Li Xiaodong Atelier

VB: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建筑师们就不断地谈论着经济策略的重要意义。但是就我看到的各种建筑来看,不管建筑师嘴上怎么讲,但是建筑还是愈发复杂与昂贵。

李:我的建筑造价很低。对我来说,经济策略是主要的关注点。可持续性由许多问题组成,而造价便是其中之一。例如,我常常应用正交网络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这不仅是流线还是结构方面,都十分有益。我还会避免一些较深的悬臂体系或是特殊的空间形式,因此我的作品在形式上并不特别。

VB: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如果你的作品没有特别之处,那客户为什么会选择你?你一定有独特之处?

李:我想要构建美丽与难忘的环境。但是我并不会创造过多形式上的东西,我希望构建一座合乎逻辑且满足可持续发展、同时结合时代的作品。在我的作品中,我不喜欢花哨的东西,也不喜欢用同样的方式来解决每个问题。建筑本身就存在争议,建筑的设计方式应该基于分析体系,而非预想的形式。

平河小桥学校|School Bridge / Li Xiaodong Atelier

“建筑本身就存在争议,建筑的设计方式应该基于分析体系,而非预想的形式。”

“Architecture is a matter of debate. Solutions in architecture should be based on analysis, not on preconceived forms."

VB:那我们来说说你的篱苑书屋,该项目位于北京北郊,由回收的树枝建造而成。

李:这座小建筑由树枝建造而成,但是这并不是装饰,它们都具有功能性,因为需要将光线过滤到建筑内部。当设计这个项目时,我发现周边有着许多树枝,这好像是整个村庄中最重要的材质。而村民们会用这些树枝来取暖烹饪。那么我就想把这种材料保留下来。

VB:看到你的作品时,跃入脑海中的词是缓慢、停留、无形、反射、渗透、限定、无定义、分散、开放、自然,等等。那么你想到了什么呢?你用哪个词来描述你的建筑?

李:自然的、间接的、逻辑

VB:你曾经说,“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找到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既不模仿西方的模式,又不依赖中国的传统与形式”。你其中用的是“我们”,意思是中国建筑师。那么,你认为中国建筑师对于当代中国建筑需要有着统一的观点吗?他们之间应该有共同点吗?

李:每位中国建筑师都应当考虑如何为建筑做出贡献。我们分享了一种文化内涵,并且需要将这种文化内涵用到建筑之中。中国传统建筑并非形式,而是空间。我曾经写了一本书,关于“空间的中国观”,主要关于空间的无形之感。我的所有观点都来自于中国传统建筑。我在荷兰和美国工作生活了许多年,但是我的作品中并不会带有多少异国气息。我的作品根植于中国文化,并且我习惯于用现代方式来表达想法。因此我的建筑充满现代特征。

VB:所以,无论是传统中国建筑,还是你的现代作品,你都更关注空间是吗?

李:当然是的。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几百年来都不曾改变,老子说过,“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同样地,形式也并不重要,其中更多的是关乎原有条件,而非原有形式。

就历史来看,中国传统为农业社会,那么集体意识就很重要。举例来说,孔子说到等级制度对于政治稳定性的重要作用。社会并不关乎个人,而是人们该如何共同合作与进步,否则就会一事无成。而创造需要个性,但是个性从来都不是中国历史社会上的主要矛盾,集体主义比个性表现更为重要。

VB: So, it is the focus on space that you take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to your contemporary work, right?

LX:Absolutely. You can see that the form did not chang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for hundreds of years. Just like Lao-Tzu said, what is important is what is contained, not the container. Again, forms were never important here. It is more about identifying original conditions than inventing original forms.

Throughout its history, Chinese society was largely agricultural, for which you need a collective mindset. For example, Confucius talked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hierarchy to ensure political stability. Our society was not about the individual but about how we could work and progress together. Otherwise, there is chaos. Creativity needs individuality, but individuality was never an important issue in Chinese society historically. Collectiveness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expressing individuality.

作者简介:

VLADIMIR BELOGOLOVSKY是纽约非营利Curatorial项目的创始者,他在纽约库伯联盟学院学习建筑,并且著有9本著作,其中包括、《纽约:建筑指南》(2019年)、《名人时代的建筑师对话》(DOM, 2015)、《Harry Seidler: LIFEWORK 》(Rizzoli, 2014)、《苏维埃现代主义:1955-1985》(TATLIN, 2010)。另外还有许多大型展览,即2012年的世界巡回展览“Harry Seidle:绘画建筑”,2017至2018年的“Emilio Ambasz”、2016年起的“Sergei Tchoban”,还有200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俄罗斯展馆的“象棋游戏”。 Belogolovsky还是柏林建筑杂志“SPEECH”的美国记者,在2018年,他是北京清华大学的受邀学者,并且曾经在超过30个国家的高校和博物馆进行演讲。

Belogolovsky的专栏“理念城市”为ArchDaily的读者介绍了他与世界知名建筑师的对话,自2002年起,他采访过超过300位建筑师,而这些密切会谈也是2016年6月悉尼大学展览的主题内容,“理念城市”将会在世界各地举办巡回展览,从而不断地探索设计与理念。

0 阅读:3

专筑网

简介:专于设计 · 筑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