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7月,北京西总布胡同,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在举行,27岁的胡友松嫁给年长自己48岁的李宗仁。新婚当晚,李宗仁满怀喜悦地走进卧室,没想到胡友松却崩溃大哭:“你不要过来,我们分房睡吧!”
这是一段怎样的姻缘?里面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相识:医院里的邂逅】
就在一年前,李宗仁携夫人郭德洁回到了久违的祖国。两人正准备去全国各地游览大好河山,谁料没过多久,郭德洁就因病离世了。
李宗仁郁郁寡欢、茶饭不思,加之胃疼住进了积水潭医院。院方领导非常重视,特意安排护士胡友松专门照顾李宗仁。
见到李宗仁的那一刻,胡友松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您就是血战台儿庄、把日军打得闻风丧胆的李将军吗?”
李宗仁点点头:“是啊,都是往事了。”
胡友松敬佩地看着李宗仁:“这次您能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回国,大家都说您是英雄!”
在胡友松的悉心照料下,李宗仁的身体很快有了好转。他的心情似乎也好了很多,一扫往日的阴霾,变得爱说爱笑了。
看着胡友松忙前忙后,李宗仁忍不住问:“我听陈院长讲了,你妈妈真的是胡蝶吗?”
“是的,小时候妈妈经常要外出演出,总是把我丢在酒店的包间里。我一直没见过爸爸。”胡友松低下了头:“后来因为生了湿疹,就把我交给养母带到北方照看。”
见胡友松眼泪低垂,李宗仁不禁心生爱怜。就在这段时间里,他觉得萌生了一种说不清的情愫。只要一天没见到胡友松,他就食不甘味,晚上也睡不好觉。
还有几天就要出院了,李宗仁鼓起勇气向胡友松表白:“我的身边需要有人照顾,你能嫁给我做妻子吗?我一定会百般地对你好!”
胡友松没想到李宗仁会说出这样的话,在她心里,更多的是对英雄的仰慕。她满脸通红,慌张地跑开了。
胡友松自幼孤苦无依,内心极度缺乏关爱,她也一直渴望能有一份稳定的生活,和一个知冷疼热的伴侣。李宗仁稳重、大气,知道关心人,唯一的缺憾就是年纪大了些。
当李宗仁再次提出的时候,胡友松犹豫之中,点头答应了。她觉得李宗仁能给她别人给不了的依靠。
【相守:一辈子的陪伴】
婚礼上,一袭白色婚纱的胡友松明艳动人,亲朋好友纷纷送上祝福。但是从有些人的眼神里,胡友松也看到了不屑和嘲讽。
“年纪相差这么大,还不是贪图人家的地位。”
“要不就是图钱财吧。”
听到别人的窃窃私语,胡友松的内心非常复杂。还没等婚礼结束,她就独自跑回了楼上的卧室。
看着镜子里自己美丽的容颜,想到要陪伴这样一位年纪悬殊的老人,胡友松说不出是后悔还是难过,眼泪一下涌了出来。
宾客散尽,李宗仁满心欢喜地走进卧室。胡友松的情绪突然爆发了,她大声地嚷道:“你不要过来,我们分房睡吧!”
李宗仁默默地退出了房间,对妻子的抗拒,他其实也有心理准备。
“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吧。”他对自己说。
接下来的日子,外出时胡友松表现得像是一个妻子,挽着李宗仁的手,配合地微笑。但是到了家里,两个人相敬如宾,更多像是认识的熟人。
每天晚上醒来的时候,李宗仁总是习惯性地去胡友松的卧室,帮她拉一拉被子,静静地看她熟睡的样子。胡友松有时感觉到了,也假装不知道。
一天夜里,李宗仁又来到房间,却看到胡友松蜷缩在那里,脸上直冒汗。
“我肚子疼。”她说。
李宗仁急切地要送她上医院,胡友松却拒绝了。喂她喝了点热水后,胡友松慢慢平静下来了。
“你这是肚子里有蛔虫吧?听说吃四两南瓜子可以止疼的。”李宗仁笑着说。
胡友松没好气地说:“你拿我开玩笑呢?肚子疼没好,嘴巴倒要嗑肿了。”
早上胡友松醒来的时候,却真的看见床头放了一壶热水、一大盘南瓜子。原来是李宗仁一夜未睡嗑出来的。
看着李宗仁疲惫的神情,胡友松想到从小到大,从未有人这样真正地疼爱过自己,她再也忍不住了,泪水一下子夺眶而出。
胡友松喜欢吃糖醋鱼,李宗仁就变着法子给她做。李宗仁喜欢书画,胡友松就在旁边帮他研墨,陪他画画。
渐渐地,李宗仁发现了胡友松书画方面的天赋,耐心地教她。过了一段时间,胡友松画的花鸟、山水也有模有样了。
胡友松没想到,一位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硬汉,也有这样柔情的一面。他对自己呵护有加,吃饭会叮嘱她不要烫着了,轻轻咳嗽一声都担心她是不是感冒了。她觉得自己越来越离不开他了。
可是幸福的时光总是这样短暂,随着李宗仁病重,一切都改变了。在他生病期间,胡友松寸步不离,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胡友松只是想和他多待些时间,哪怕只是握着他的手,她也能感觉到温暖。
李宗仁还是走了,她哭得肝肠寸断。很快,她便只身搬出了府邸,没有带走里面的一文一厘,财产都上交给了政府,遗物则赠送给了山东台儿庄史料馆。
晚年的她选择出家,青灯古佛,了却余生。闲暇的时候,她就练习书画,人们发现她功力了得,画作栩栩如生。
“这也是对先生李宗仁最好的一种陪伴。”她说。
【结语】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胡友松离世后,人们找到了一幅她随身携带的画作。在泛黄的画面上,一棵松树凛然而有正气,一树梅花玉立而高洁。一松一梅,相互辉映,或许,这就是两人爱情最好的写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