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赴重庆点名让陈龙保卫,破例送他名表,为何建国后三次被拒

静水深流映星河 2025-03-20 16:40:08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随之着手夺取抗战胜利果实,一边积极准备内战,一边又做出和平姿态,在接受了国民党高官吴鼎昌“假戏真做”的主意之后,更是连发三封电报,欲邀毛泽东赴渝共商大事。当时的国内形势本就十分险峻,蒋介石的狼子野心又是人人得而昭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一众高层领导人都对毛主席的安危十分忧心,却不想明知这是一场鸿门宴,出于民族大义考量,为了家国和平,毛泽东毅然决定如期赴约。谈判本身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做好安保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时中央军委曾为挑选毛主席的警卫人选,费了好大一番力气,后来待深入解完情况后,主席亲自点名让陈龙全权负责此次的安保工作。在成功完成此次安保工作后,毛主席不仅仅是对其本人进行了褒奖,甚至还破例送其名表,不过即使这样,建国后三邀其到中央工作却仍旧被拒,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陈龙又是何许人也?

亲点陈龙负责安保工作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本身其中就藏着巨大阴谋,既然屡次劝说无用,主席仍旧坚持只身前往,那么做好安保工作,保护好毛主席的人身安全自然是“头等大事”。当时负责安保的是康生,对应的李克农主要负责情报,接到任务之后,两人就进行了多次商议,后来还敲定了几个名单,只是上报时均未得到毛泽东的批准。几次反复过后,两人多少心中都有一些不解,但是却仍旧并未多言,后来毛泽东问道:“陈龙呢?人现在怎么样?”康生答道:“老将军挺好的,就是和当年参加东北抗联的时候一样,脾气十分火爆。”时间静止了几分钟,毛泽东沉思了一下,接着讲道:“就他吧,这次陪我一起去重庆。”这样的安排多少让很多人都感到不解,不过毛主席向来深谋远虑,不管做任何事都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想来陈龙自然是十分合适的,毕竟他极具硬核实力。

陈龙,也叫刘汉兴,作为地道的辽宁抚顺人,一直都是侠肝义胆,小时候偏爱各种小说、故事里面的英雄人物,立志一定要报效祖国。可叹家境贫寒,读了几年书就不得已辍学了,后来在亲朋好友的救济之下,顺利读了初中,毕业后加入东北军,开始参加训练。结业之后,他又顺利升任了连长、排长,开始在牡丹江火车站做驻守工作,后来,在帝国主义的魔爪之下,东北逐步沦陷,他率部起义,投入王德林的麾下,开始走上疆场,并屡建奇功,顺利升为团长。当时的他盘踞在团子山,在一次作战中,还成功率部击毙了日军风岛大佐。那时候的刘汉兴忙着整顿队伍,日伪军趁着夜色前来进犯,当时的他已经同敌方对战一年还多,真切地知道敌方内部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也因此看着狡猾的日军以伪警察大队以及伪警备旅打头阵,当下喊话:“中国人绝不打中国人!”一边有力地动摇军心,一边又命令部下狠狠出击,面对着三面夹击,最终日伪军被全部拿下。游击战中,刘汉兴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史献资料记载,他极擅双枪,能在夜晚打灭数十米外的香头。后来,幸得于李延禄、周保中等共产党人结识,思想产生转变,成功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出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参谋长,率部多次重创日伪军。

1936年前后,在周保中的提议下,刘汉兴到莫斯科东方大学进行学习,并在这里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陈龙,待其毕业后,又先后在中央党校、中央社会部参与工作,负责保卫党中央以及高层领导人的诸多任务。这样的履历足已说明陈龙具备绝对的实力,保卫毛泽东的安全,也因此后来的他才会化名陈振东,以毛泽东秘书的名义随行奔赴重庆。临行前,陈龙还收到了李克农佩戴了多年的左轮手枪,在他与朱德 、刘少奇会面的时候,也是再三保证,一定会绝对保卫主席的人身安全,就算是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重庆城内的步步较量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一行人正式到达重庆,这个消息一经在城内流传开来后,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喜气洋洋,唯独陈龙作为一个例外,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他的心一直都是提着的,他不容许有任何不可控的情况发生。早在之前接到中央的这个任命之后,他就一直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尽管说自己也是赫赫有名的战将,但是由于安保工作并非十分擅长之事,也因此陈龙总是打着十二分精神。不仅仅是不断练习,加强自己的体能,甚至于开始频繁地找李克农,了解国民党内部的组织情况。当时抵达重庆后,毛泽东一行人被国民党方安排在蒋介石的林园官邸,会宴上,蒋介石邀毛主席入座,而陈龙也有国民党的几位军官陪同吃饭,一切看起来好似其乐融融,却不知背后都是暗涌波动。

吃饭的一个间隙,桌上的国民党军官想要趁机套话,他们轮番劝说陈龙喝酒,然后假意问道:“陈先生,你家是哪里的啊?”“东北”陈龙答。“怎么会呢?毛先生是地道的湖南人,你作为他的秘书,又怎会是东北人?”他们假装的好像什么都不知晓,一直在频频发难,气氛显得有些尴尬,所有人都在等着陈龙难堪,哪里想到他只是思索了一下,便张口讲道:“我身旁的这些同志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像是龙副官、舒副官都是江西人,本身就没有湖南人、湘潭人呀。”随后还不待其他人再多说什么,便继续讲道:“我其实也只是因为会炒一个菜才被毛主席所喜欢的。”话罢,他还做了个炒菜的动作,以示自己在讲真话。“那是什么菜?”国民党军官有些许好奇地问道。“麻辣土豆丝。”事实是,确如陈龙所说,他会做这道菜,而且还曾做给毛主席吃过。暗讽了蒋介石身边都是浙江奉化人,任人唯亲之后,一时间对方反而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能通过喝酒来缓解那么一丝丝的尴尬,几轮下来,陈龙没有丝毫醉意,蒋介石的人没有讨得任何便宜之后,只好悻悻作罢。饭后,毛主席一行人当即在林园留宿,在进入房间之前,他还进行了特别详细的检查,无论是床铺、地板亦或是墙壁,无一放过,可以说直接将所有的危险都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在主席留宿林园期间,有一次房间的电灯突然熄灭了,这让陈龙感到十分奇怪,尽管说早在来重庆之前,他已经了解过当地的风俗习惯,也知道重庆多云多雨,停电是常有的事,但是总统的官邸停电,这多少还是有一丝阴谋的味道存在。

谨慎地站起身后,陈龙命身旁的龙飞虎前去寻找蜡烛,而这一时间他一直保持站在毛主席身旁,用手握着枪,以便应对任何突发情况。没过一会儿,外面突然有一阵脚步声响起,有人喊道:“报告,蒋委员长过来看望毛先生!”话罢,竟然粗暴地踢开房门。蒋介石面带微笑进来之后,灯光随之亮起,这是摆明了想要看毛泽东出洋相,只是哪里让人想到,当时的主席正不慌不忙的穿着便装斜坐在沙发上,气定神闲,丝毫不慌。当时的蒋介石表示想要跟毛泽东单独谈谈,所以我们的保卫人员都被快速的清离了现场,而这个时候也只有名为“秘书”的陈龙,有足够的理由留了下来。他一直保持着高度紧张,观察着对方的动向,准备以牺牲自己的代价护主席安全,幸运的是,蒋介石终究还是有所顾忌,并未暗下黑手。一场不太愉快的对话结束后,蒋介石便自行告辞,随后,毛主席看了一会儿报纸,便准备休息了,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陈龙仍旧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他和负责安保工作的同事们换着休息,即使是躺在床上,手里也丝毫不敢离枪。体贴、细致,还非常具有警觉性,这是陈龙极大的优点,因为他的性格,毛主席对他愈发器重,甚至后来在很多重要的场合,都开始带他出席。

而伴随着《中苏友好条约》正式生效,苏联大使方面正式邀请毛主席参加宴会,这是毛主席抵达重庆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不少重庆人民以及各界人士都对其十分好奇。在苏联大使邀请毛主席上楼时,很多百姓激动的甚至都开始冲到了楼上,一时间楼板变得岌岌可危。陈龙心里清楚,这样的条件对国民党下手十分有利,也因此想要请主席下楼,后来因为毛主席有自己的打算,陈龙也只好暂且作罢。当主席写下《沁园春·雪》后,现场的群众明显比之前看起来更加激动,为了确保主席的人身安全,陈龙只好一手搀着主席胳膊,一手去挡那些失去理智的人们,后来还是在周恩来等人的帮助下,才拥着主席走到楼下。也许是因为当时的群众太过激动,再或是当时的国名党特务故意安排,到了楼下之后,人还是很多,陈龙费了好大一番力,才顺利找到一条狭窄的巷子,带着主席离开。谈判即将结束,再生事端意识到毛泽东在重庆的威望越来越高之后,蒋介石还将自己的《剿匪手册》拿出来翻了又翻,恼羞成怒,准备暗下杀心。当时的陈龙通过自己以前的关系,获得了这一情况,并顺势将其公开,后来在美苏两国的施压之下,蒋介石只好放弃原有计划,委派张治中将毛主席送回延安。因为陈龙工作一直十分认真,且足够细心、勇敢,毛主席对他十分满意,就安排他负责此次谈判红岩村的最后一道安保工作。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一旦出现任何疏漏,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威胁到中央高层领导人的安全,所以陈龙十分仔细。

在检查办公地点时,他敏锐地发现,这里具备放入监听设备的可能性,也因此及时向周恩来做了报告,后来经过再三商议,我方决定将白天的办公地点改在张治中将军的住处,因为他虽然是国民党的将军,但是从来没有杀过共产党,是相对而言可以信赖的人。接下来,陈龙还是每天规划毛主席的出行路线,以及使用的各种车辆,而后交由周恩来进行审批,因为持续性的工作,他的精神状态开始持续下滑,后来在毛主席的强烈建议下,暂时性的进行了休息。10月8日,张治中为毛主席举办了一个欢送晚会,当时有很多国民党要人以及各党派人士参加,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就可以顺利回家了,哪曾想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意外。当时所有的人都在忙着看戏,只见一人走到周恩来面前,侧耳轻声讲了几句话,他当即脸色大变,匆匆走了出去。后来经多方了解,人们才知道原来周恩来的秘书李少石,在距离红岩村不远的公路上,被人暗杀了。

当时的陈少石,不过仅仅三十几岁,他的突然死亡,可以说让陈龙等人再次感到了不安,他们不得不紧绷起心弦,而周总理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甚至还专门联系了重庆宪兵司令张镇,希望他对毛主席进行保护。张镇是十分具有正义感的人,他和周恩来有很多年的交情,自然对保护毛主席也非常尽力,不过陈龙觉得他是国民党的人,一直对其怀有很深的戒备,幸运的是,在多种保险的保障下,最终保卫毛主席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而这意味着长达43天的重庆谈判正式结束,这一刻陈龙真的可以放下心来,保护好毛主席的人身安全,他真的如愿做到了。一切顺利结束之后,毛主席在张治中等人的陪同下,顺利返回延安,而这标志着此次谈判,我们取得了最终胜利,尽管说后来蒋介石不顾全国人们意愿,又撕毁了《双十协定》,但那说起来也都是后话了。建国后毛主席三次被拒重庆谈判结束之后,大家得以顺利返回延安,鉴于此次陈龙的突出表现,毛主席亲自写下“忠心耿耿”四个大字,摘掉了自己佩戴多年的手表,一同送给了他,并邀请他到中央负责自己的安保工作。所有人都知道,到主席身边工作是一件很光荣的事,陈龙当然也知晓,他只是有些矛盾,还有疑惑,因为自己的脾气问题,多多少少会和领导产生分歧、冲突,自己真的适合长期从事保卫工作吗?他陷入了深深的疑问。叼着一根烟杆,坐了整整一夜,天微微亮的时候,他突然想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心里应该十分清晰,也因此他当即就来到毛主席住的小院,想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看着眼前的主席,尽管眼里布满了血丝,却仍旧在坚持工作,他有一些动容,也有一些不好意思,可是容不得多想,他还是迟缓了一下讲道:“主席,我想回东北,还待在一线。”主席看起来有些意外,但好似一切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知道这个从东北抗联出来的战士,对自己的家乡一定有很深的感情,稍微深思了一下,主席点头应道:“我同意了,你一定要好好干,干出一番成绩。”陈龙有些感动,更多的则是难以表达的复杂心情。

临走的时候,主席还送他一张照片,那是他们一行人在重庆留下的印记,拿到手里之后,陈龙头都不敢抬,他好像感到心里有一丝难过,还有一丝不舍....眼睛微微发红,抬起头看了主席一眼,陈龙紧接着说了一句话;“主席,放心吧,我会认真工作的,你也是,一定要好好注意身体呐!不要经常熬夜!不能太过劳累!”后来的陈龙就一直在东北第一线工作,因为破获了很多案件,也受到了中央不少嘉奖,偶尔感到心累的时候,看到毛主席当年送他的照片,他的心里就好似重新拥有了力量。1949年9月,中央社会部给陈龙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讲道:“党中央的保卫工作需要加强,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有提到你,希望你可以到中央做警卫工作,现征求你的意见。”虽说刚拿到信的时候,陈龙也觉得不可思议,他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主席竟然还记得他,只是像以往一样,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邀请。不是说不愿意去中央,只是说他更愿意在地方,后来拜托自己的老上司捎了一封信后,还收到了主席的亲笔回信,而依陈龙的要求,毛主席还把他调到了局势更加复杂的南京,希望他能在这里继续扫奸除恶,建功立业。

时间惶惶而过,转眼又是五年过去了,这一次毛主席再次提到想要陈龙到中央做保卫工作,因为这一时间,外出太过频繁,受局势所迫,守卫必须加强。只是可惜,周恩来总理找到陈龙的时候才知晓,这些年由于长期在一线工作,陈龙的身体已经愈发不如从前了,甚至于只能被动的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远赴海外求医。在周总理的安排下,陈龙确实接受了治疗,只是当时心脏病实在难医,根本没有彻底治愈的办法,也因此归国不久后,陈龙还是是逝世了,彼一时的他不过48岁。得知陈龙逝世,毛主席深感悲痛,在询问了对方现在家里情况后,还想要亲自前去吊唁,只是因为身体问题,后来派身边亲信前去了,这么多年了,重庆的那一别,他仍旧还记得,而那个保卫自己安全的人,也一直被放在心里。

提起来重庆谈判,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当时的国内形势而言,明知蒋介石的邀请,就是一场鸿门宴,却还要只身前去,这也只能毛主席这般伟大的人才能做到。蒋介石作为和毛主席斗争多年的对手,最终会一败涂地,就是因为他从来不在意民心,为人又自私自利。不得不说,谈判最后可以顺利完成,这中间少不了很多人的付出,就像当年的陈龙一样,如果没有他,没有他的战友们一同保卫毛主席,也或许形势会变得更加危急。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曾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无数贡献,毫不夸张的说,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他们当年的打拼,像全中国所有英雄致敬!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