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帝那些事:牡丹舍身救英雄,努尔哈赤连失亲人(2)

马踏连 2025-03-18 07:56:36

努尔哈赤的姥爷王杲,被辽东总兵李成梁迫害时,当时努尔哈赤只有20岁。

前面咱也说了,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继母不待见大房所生的孩子,于是把兄妹四人分出去另过,早早把几个孩子推向了社会。

努尔哈赤平时和弟弟舒尔哈齐要出去打猎,当时弟弟舒尔哈齐只有16岁。二人出去打猎,家中留下年幼的两个弟妹他俩不放心,于是就带着弟妹投奔了姥爷家。

姥爷王杲在当地有权有势,家中仆人一大帮,这样年幼的弟妹能有个照应,此后努尔哈赤几兄弟就跟着姥爷过。

王杲因反抗明朝的压迫,惹怒了辽东总兵李成梁,于是老李率明军开始攻打古勒城。

古勒城是王杲的老巢,地方不大,但城池坚固。面对汹涌攻城的明军,努尔哈赤的姥爷、舅舅阿台,阿海,阿台、阿海是王杲之子,还有努尔哈赤兄弟二人,无所畏惧带领古勒城士兵拼死守城。

爷几个勇气可嘉,无奈兵力悬殊,古勒城坚持了五天城破,爷几个,除了阿台、阿海侥幸逃脱,王杲,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等将领,最终被明军所俘虏。

王杲是首要分子,被连夜送往京城,很快被处决。

明朝就是为了杀一儆百,警告辽东地方武官:“大家都老实点,乖乖听话,否则,王杲就是你们的下场!”

努尔哈赤和弟弟舒尔哈齐被押解到李成梁的面前,士兵呼喊“跪下!”

努尔哈赤抱着必死的决心誓死不跪,愤然道:“死则死矣,何必多费口舌?”然而他回头看到弟弟吓得小脸煞白,猛地心一下子软了。

他改变了主意,开口恳求道:“总兵大人,只要你放了我弟弟,我努尔哈赤任你杀任你剐任你驱使。”

李成梁是辽宁铁岭人,在明朝官员中算是正直官员,当时有“东南戚继光,东北李成梁”之说,说明二人在明朝是皇上重用的官员。

至于以后老李忘掉了初心,贪污受贿杀良冒功,都是以后朝廷风气不正导致的,至少老李最初是好官。

“好小子,有骨气!”老李爱惜人才,不由赞道。仔细观瞧,老李发现努尔哈赤相貌堂堂身强体壮,于是萌生收留他当自己的勤务兵的念头。

“来人,把这个未成年的小朋友赶出去!”老李答应条件放了舒尔哈齐。说话算话,努尔哈赤当了李成梁的勤务兵。

此后努尔哈赤就伺候在李成梁身边,老李空闲时间,就教努尔哈赤排兵布阵的战术。

转眼两年过去了,努尔哈赤在老李的教导下,军事才能突飞猛进,如果排除杀亲人的仇恨,年轻气盛的努尔哈赤很崇拜李成梁。

话说老李有个宠妾名叫牡丹,人长得很漂亮,发如墨,肤如凝脂,她从心里很喜欢努尔哈赤。

相处时间一长,二人就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是美人爱英雄的感情,并没有肌肤之亲。

有一次,牡丹无意间发现努尔哈赤脚底板有七颗红痣,心中很好奇。

走过了几天,牡丹伺候老李洗脚,发现老李脚底板也有七颗痣,不过老李这七颗痣是黑痣。

牡丹惊讶道:“老爷,你脚底板咋有七颗黑痣呢?”

李成梁得意笑道:“小宝贝,我之所以能做到总兵,全是这七星黑痣的功劳,这是富贵的象征。”

哈哈……

“噫,老爷,不对啊,努尔哈赤脚底板有七颗红痣,你说是富贵相,为何他是奴仆呢?”牡丹歪着头,一脸茫然问。

李成梁一愣,忙问:“牡丹,你确定看到努尔哈赤脚底板有七颗红痣了?不应该啊!”李成梁满腹狐疑。

原来相书上说,脚底有七红痣是帝王之相,将来要坐拥天下。

牡丹不知道这些,只是点头肯定地说:是我亲眼看到的七颗红痣,那天他洗脚我无意看到的。

李成梁没有心思再洗脚,命小妾退去,心中骂道:“小兔崽子,在我身边潜伏着,我灭了你!”

老李绝不能让努尔哈赤做大做强,他一半出于嫉妒,一半是为朝廷除害。

“来人,”李成梁叫来手下将领。

“总兵大人,有何吩咐?”将领问。

“你三更时间去刺杀努尔哈赤,让他永远在我面前消失,不要问为什么,执行命令就是了。”

“遵命!”将领拜辞而去。

有道是“隔墙有耳”,老李和手下商量刺杀之事,就被满腹狐疑躲在窗外偷听的牡丹听到了。

牡丹暗恋着努尔哈赤,“不行,我要救出心中的男人!”于是牡丹不顾危险通知努尔哈赤赶紧逃。

“英雄,赶紧跑,总兵大人要害你!”牡丹焦急说道。

“少奶奶,我跑了你可咋办?”

“别管我,赶紧骑马快跑,否则就来不及了,”牡丹催促道。

努尔哈赤深情看了牡丹一眼,十分不舍骑上大青马疾驰而去,身后还跟着努尔哈赤收养的那只大黄狗。

眼见心上人消失在黑夜里,心一下子被掏空的牡丹,来到后院柳树下,白练挂树上悬绳自尽了。

不用我多说,看到牡丹的尸体,以及不见踪影的努尔哈赤。李成梁一下子明白过味来了。

扒下小妾身上的衣服,拿起一根柳条怒气冲冲鞭打了四十下。“打死你这吃里扒外的小贱人,”老李被气昏了头,牡丹早已魂归天国了,不打也死了。

此后努尔哈赤让满族人,每年收黍子的时候都要插柳枝,为的就是感激和纪念为救他命丧柳树下的牡丹。

还有满族人有熄灯祭祀的习俗,说是为死后赤身裸体的牡丹避羞。

书归正传,此时老李猛然想起努尔哈赤肯定还跑不远,急忙调集铁骑兵去追。

这些训练有素的骑兵,经过一夜的追击,到天亮的时候,眼看就要赶上努尔哈赤。

这些铁骑兵追了一夜,他们是换着战马来骑,但是努尔哈赤就一匹大青马,跑了一夜硬生生把大青马给累死了。

当时努尔哈赤发誓说:“大青啊大青,日后我努尔哈赤建国之时,必以你的名字来命名。”

后来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实现了父亲的诺言,把“后金”改名叫了“大清”。

努尔哈赤没有了坐骑,李成梁铁骑兵追击的距离越来越近,能听到人欢马叫声,就在危机时刻,努尔哈赤看到前面有棵百年枯树,他急中生智就钻进了枯树洞,那条大黄狗也跟了藏了进去。

说实话,努尔哈赤这种藏法,无异于鸵鸟遇见危险把头扎在沙子里一样,大树洞能不被铁骑兵发现吗?

就在这危急时刻,东南方向飞来了一群乌鸦,纷纷落在了这棵百年枯树上。

乌鸦就把大树洞给遮掩住了,大老远一看就是一树的乌鸦。铁骑兵追到大树前乌鸦也不飞。

这些士兵心中纳闷,如果有人藏在附近,受惊吓的乌鸦早飞了。乌鸦不飞,说明这里没人来过,于是调转马头向另一个方向追去。

乌鸦救了努尔哈赤,到后来,满族人视乌鸦为神鸟,家家户户在院子里竖起索伦杆,顶端放置锡斗,里面放上猪的肠肚,碎肉,米食等,让乌鸦来啄食,以此表达对乌鸦的感激和崇敬。

说回正题,努尔哈赤看追兵远去,于是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带着大黄狗藏进了芦苇荡里。

一天一夜没合眼,可把努尔哈赤累坏了,他躺在枯草丛生的芦苇荡里闭目养神,不知不觉迷迷糊糊睡着了。

那边老李的铁骑军追了半截,觉得方向不对,因为照这速度,努尔哈赤跑不出他们的视线,铁骑军急忙拨转马头往回追。

此时李成梁下了命令,生要活人,死要尸首,铁骑军不敢怠慢,领头的军官看到眼前的这片芦苇荡,心说逃犯肯定藏在里面,但是进去搜查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冷笑一声,下令点火烧芦苇荡,用火攻逼出藏身其中的努尔哈赤。

当天风大,火借风威越烧越旺,里面的努尔哈赤却全然不知。他身边的大黄狗看到了火势,并且听到了说话声。

大黄狗不敢叫唤,用爪子使劲扒拉努尔哈赤的胳膊,兴许太累了,努尔哈赤在梦中还直说梦话,就是醒不过来。

大火烧到了不远处,再不想法努尔哈赤将被活活烧死。大黄狗看到旁边有一洼水,飞奔跑过去跳进水中,然后返回在枯草丛生的地方打滚。

你没猜错,大黄狗要把主人周围的枯草弄湿,这样火就烧不到主人了。大黄狗好聪明,它往返了数千趟,当弄湿枯草后,大黄狗被活活累死了。

火势在努尔哈赤周边熄灭了,放眼望去一片灰烬,这时天空中又飞来了一群乌鸦,纷纷落在沉睡的努尔哈赤身上。

这些官兵一看这场景,认为乌鸦在啄食被烧死的逃犯,带头的将军把手一挥,口中说道:“逃犯已被乌鸦分食,回转向总兵大人报信。”

就这样,军官带着手下铁骑兵回了总兵府。

努尔哈赤这次被乌鸦和大黄狗救了一命,后来他下令满族人不许吃狗肉,目的就是纪念那条大黄狗。满族人不吃狗肉的风俗一直保留到今。

经过千难万险,努尔哈赤终于回到了老家抚顺。

手下报告说逃犯已被烧死,李成梁信以为真,加上事务繁忙,很快把这事就淡忘了,努尔哈赤的危险总算解除了。

以上努尔哈赤的故事,都对应上了满族人的一些风俗习惯,也许是附会的传说,真实情况只有一条,那就是努尔哈赤死里逃生回到了老家,见到了妻子和儿子。

努尔哈赤的妻子名叫佟佳氏.哈哈纳扎青,是辽东一富庶人家之女。

当时17岁的哈哈纳扎青,嫁给了19岁的努尔哈赤。婚后几年里,生下了两子一女,分别是长女东果格格,长子褚英和次子代善。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公元1584年,也就是万历十二年。万历皇帝就是明神宗朱翊钧,这家伙腿脚有毛病,38年不上朝。你说国家能管理好到哪?

此时李成梁还是辽东总兵,他镇压了努尔哈赤的姥爷王杲后,王杲的儿子阿台、阿海接过老爸的旗帜,继续反对明朝的统治,之后兄弟二人据古勒城与老李对抗。

李成梁一直想除掉阿台阿海,他对师爷道:“斩草要除根,阿台阿海不死终成祸害。”

师爷献计道:“总兵大人,治理边患,何不用以夷制夷的办法,”

师爷的意思是?

“总兵大人,听说图伦城城主尼堪外兰是个人才,并且与大明友善,许以好处,何不拉拢此人对付阿台和阿海!”师爷一脸的谄媚。

李成梁一听有道理,于是派人暗中联络尼堪外兰,让他当向导做内应,决定拔掉古勒城这颗钉子。

尼堪外兰早就想投靠李成梁,哪有不卖力的表现,很快带领明军包围了古勒城。

古勒城被明军包围惊动了努尔哈赤的爷爷和老爸,爷俩十分焦急。

原来女真老指挥使觉昌安的孙女,嫁给了阿台为妻,也就是觉昌安的长子之女,嫁给了阿台。

如今古勒城被围,觉昌安为了救孙女,带领儿子塔克世以及一队人马去了古勒城,尼堪外兰曾是觉昌安的手下,他一看老上级亲自出马,只好下令停止攻城。

李成梁接待了觉昌安父子,他眼睛一转说道:“二位来的正好,你俩进城去劝说阿台阿海兄弟俩放弃抵抗,我保证朝廷既往不咎。”

觉昌安爷俩一听,忙说这不难,我爷俩当面去劝说,阿台阿海会听话的。

李成梁派人把父子二人送进了城。

当尼堪外兰听到消息后。他怕阿台阿海放弃抵抗,如此自己将无功而返,于是放出消息,说城里将领谁杀了阿台阿海谁坐城主,并且赏金万两。

消息一传开,城中将领以为是李成梁下达的命令,为了升官发财,将领们一合计发动政变杀了阿台阿海。

觉昌安父子想阻止已来不及,在城外的尼堪外兰谎报城中内讧,李成梁下令屠城,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城中守军全部斩杀,觉昌安父子死于乱刃之下。

爷爷和老爸被杀时,努尔哈赤和弟弟正在抚顺马市上做生意。

听到消息后,哥俩极为悲愤,匆忙赶回了家,老爸和爷爷的尸首如今被官兵扣押了下来。

努尔哈赤认为老爸和爷爷的遇害,明朝边境将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他愤怒质问明朝边吏,我父亲、爷爷忠于大明,为何落到如此下场?

明朝将领也是自知理亏,慌忙解释说只是误杀。努尔哈赤要求明朝惩处相关责任人。

摆明这事明朝做的不对,人家觉昌安和塔克世爷俩是为了帮着明朝说服阿台阿海投降的,但是,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内乱,除掉了父子二人。

这件事儿就闹到了朝廷,万历皇帝觉得处理不好将捅大篓子,于是把辽东总兵李成梁免了职,换上了一位新的总兵,同时把觉昌安和塔克世的遗体还给了努尔哈赤。

为了安抚努尔哈赤,还给了他三十匹马,承认明朝做错了事儿,是误杀。并且把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的职位让努尔哈赤继承。试图以此平息努尔哈赤的愤怒。

努尔哈赤想不通,短短5年的时间,他的姥爷、爷爷和父亲相继死在了明朝将领手下,

让努尔哈赤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皇上的恩赐,他要的是以血还血,但是眼前自己的实力,无法与明朝抗衡,他无奈接受了现实。

(未完待续)

0 阅读:0

马踏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