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千寻麻麻 东西儿童教育
大家好,我是千妈。
今天想聊聊横扫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2项提名的新片《年少日记》。
▲来源:豆瓣海报
目前这部片豆瓣评分8.6,应该是今年大陆上映过华语片的最高分。
电影里,说错话、排名低、睡不着,不断被罚站、鄙视、暴打、冷落,是10岁男孩郑有杰的日常。
父亲郑自雄和《霸王别姬》里严厉的梨园行一样奉行体罚主义。
鸡毛掸子打,漫画书抽,深夜关门外反省,始终板起面孔,惩罚郑有杰的每一次“做不到”。
片里有个情节我印象特别深。
有杰看到父母和客人聊天,很乖很懂事地倒了杯水给母亲:
“Mom,your cup of water。”
父亲立刻脸色阴沉,咬牙切齿地吼道:
“是glass,glass of water,不会讲就不要讲,垃圾。”
▲来源:电影《年少日记》截图
母亲则将婚姻不幸福的原因归结到“不争气”的有杰身上,声泪俱下地呵斥儿子:
“如果我离婚一定是因为你,我真的很辛苦你知不知道?”
▲来源:电影《年少日记》截图
弟弟有俊,小小年纪就懂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
努力迎合家人喜好,努力提升成绩,努力练习钢琴曲,一次次完成父亲的期待,赢得夸奖与偏爱。
有杰被打得崩溃的时候,从背后抱住弟弟,想让弟弟陪他说说话聊聊天,弟弟的回应是:
“你抱够没,我真的要睡了。”
▲来源:电影《年少日记》截图
弥散在家庭中的暴力与压力,让年仅十岁的有杰,决定从高处一跃而下。
“我不是什么重要的人,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也很快就会被人遗忘……”
▲来源:电影《年少日记》截图
看完我还有点怀疑,导演是不是把原生家庭的痛点夸张化,来吸引东亚观众。但很快,铺天盖地的创伤共鸣就打消了我的怀疑。
“我就是电影里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我的学琴之路就这么一路打过来的,同时还学了很多兴趣班,但我的天赋是美术,我妈不让我画除了素描水彩以外的任何画,把我的画全撕了。看到小杰父亲最后听小杰弹钢琴哭这段,就想到我长大后无意中看到我妈在抖音上发我的画。第一反应是原谅?不,我只觉得可笑至极。它就像把你撕裂,然后在很多年后你自己把伤口舔舐痊愈了,它再轻描淡写给你颗糖。能原谅的人,只能说明你们的父母还没那么不爱你,我们这种家庭,只有父母的社会面子,没有爱不爱,最多只有一丝丝良心不安和一点点忏悔。”
“电影还没看完就想到了我自己,记忆里父亲也是不苟言笑的,就是经典的“父爱如山”,你从来都感受不到他真正的开心和快乐在哪里。现在我或多或少也变成了这样,无数别扭的想法束缚住自己,很难无虑地表达情感。每次看到灵动随性的人就很羡慕,但同时又会加剧内心的自怜情绪。”
“我想说看漫画那个情节就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身上的。那时我才念初中,父母一直严苛,禁止所有课外书籍,非学业有关的书全部视为不正经书,有次我借了同学一本作文选(对天发誓真的是作文选类的书),其中有篇文章可能描写了年轻的小悸动,被我爸发现后,破口大骂,说我居然看这种谈恋爱的书,也不容许我解释半句,愤怒之下砸了我的台灯撕掉了那本书。虽然细节记不太清楚了,但我记得当时是那么弱小委屈又恐惧,他把书撕掉的时候我还在想明天怎么还给同学,怎么和同学交代。现在回溯那个场景,我看到一个非常弱小的小孩被冤枉被撕裂,泪流满面的无助,然后权威的父亲非常愤怒地恐吓与不由分说扣帽子的模样。我一直就是这样长大的,可以罗列出无数个类似的场景,这真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身为一线教学工作者,看到的真实数据,就是自杀孩子越来越低龄化。我是奔着预告片里那句“致没被爱过的你”去看的,曾经我也差点成为郑有杰,还好自己治愈了自己,现在努力去治愈别人。”
……
不得不说,80%以上的东亚小孩,就是在这样窒息的家庭里一路熬过来的。所以才会有网友感慨,东亚观众特别喜欢看很纠缠,然后来回拉扯,极为痛苦却又令人沉沦的爱恨,因为这就是他们从原生家庭感受到的。
但我不想再用伤痛煽动读者共情,这没什么意义。
伤痛是事实,可人不能一直沉溺在伤痛里,我们应该去思考为什么,在获得清醒的力量后勇敢前行。
▲来源:电影《年少日记》截图
东亚原生家庭为什么这么窒息?
因为它背离了“家庭”的基本概念,变成“社会”的延续。
本来,家庭是避风港,通过财富、情感的聚集,帮助个体抵御风雨。不管你白天在社会里受到怎样的伤害,晚上回到家的港湾,有人陪伴倾听鼓励支持,第二天就能重新获得能量继续努力,这是家对于个体最重要的价值。
但很多人,并不是在用爱和平等为底色构建家庭关系,他们更倾向把家庭变成社会的缩影。在这个小社会里,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和社会一模一样,赚钱多的权力大的说一不二,拥有绝对权力。
电影里的父亲就是典型,他是家庭内掌握经济命脉的人,是赚钱来维持家庭地位的人,所以位于家庭这个“小社会”阶级的顶层,可以殴打母亲,可以强行规划两个孩子的成长路径。
▲来源:电影《年少日记》截图
孩子生在这种家庭就是实惨,白天要应对社会压力,晚上还要应对“小社会”的压力,连喘口气的地方都没有,无处可逃,怎么可能不窒息?
更惨的是,当家庭变成“社会”,不能产出实际利益的孩子就是这个社会的生物链底端,他只能通过不断讨好、满足顶端权力者的期待,来确立自己的价值。
这就是影片里,有杰反复被父亲伤害,却从不认为父亲有问题的原因。
他只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没能达到父亲的要求。
▲来源:电影《年少日记》截图
哪怕父亲偏爱有加的弟弟有俊,也只是这个家庭“社会”里可怜的工具人。
为了在“讨好竞争”中保持优越性,不让自己跌落到哥哥有杰那样可怕的末位,有俊活得就像一个工整、杰出、永不犯错的重影。
读国际学校,在肃然无声的礼堂里弹奏钢琴,在父亲暴打哥哥的客厅旁冷静地誊写作业。
像Chris Jenks所说,“儿童成为了自己的警察”。
他管束自己,只为让父亲看到管束的伟大将来。
▲来源:电影《年少日记》截图
看到这里,经历过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就会想问:
为什么有些父母非要把家庭变成“社会”?
网上有一个高赞金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孩子是无能父母享受权力滋味最直接的途径。”
不要把父母神圣化。
父母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自私。
爱和平等,是需要人去付出、贡献、尊重的,哪有当个予取予求的掌权者爽?
东亚这种情况相对普遍,是因为东亚文化更容易放大人性的自私,把人扭曲成极度渴望掌控的“特权所有者”。
既然说到这里了,就让我们把滤镜撕得更彻底一点吧。
如果你曾不幸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除了从“社会化”角度看清控制型父母的底层逻辑外,还需要认清一个真相:
父母不是必须爱你,你也不是必须被爱。
我们从小接收了太多真善美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并不是事实。
比如,在你所受的教育所秉承的理念里,是不是也觉得,父母天然就是爱孩子的?
这恰恰就是你伤口难以愈合的原因。
就是因为有了“父母应该爱孩子”这个错误认知,你才会一直痛苦纠结于为什么我的父母不爱我,一次次确认一次次失望,反反复复,始终走不出伤害。
什么无声的爱需要用心体会,你都感受不到的爱,就不是爱。
来,跟我一起在心里默念几遍:
“你能感受到的伤害,不论言语上的打击,还是身体上的攻击,都是切切实实的伤害,不要用任何借口去美化合理化它们。一个爱你的人,是不会伤害你的,他尊重守护你还来不及呢,如果有爱,那种温暖、可靠你一定能感受到。”
不要在小时候感受过压迫和窒息,成年后还要再去回忆那些压迫和窒息,从点点滴滴里抠出一点他似乎爱过你的痕迹感动自己,这很可笑,很不尊重自己。
有些人他生孩子的时候就没想过为什么,不过是被社会裹挟着往前走,被人流推着往前走,从众而已。
如果能穿越到电影里,我真的很想抱抱有杰,还有很多和有杰一样受过伤或者正在受伤的孩子,告诉他们:
永远不要为了不爱你的人伤害或扭曲自己,即便是你的家人。
记住,接受不被爱的时候,就是你正式爱自己的时候。
亲手掐灭心底期待的火苗,真正的希望之火才会燃烧。
资源获取
之前只有院线可以看,现在这部片已经在平台上映,帮大家找到了观看地址,你只需点亮“赞”,然后在评论回复“年少日记”,小助手看见后回复。
文章封面:《年少日记》电影截图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