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家庭,能养出松弛感的孩子?

碧彤然 2024-03-28 05:18:15

最近这两年,人们经常谈「松弛感」。

为什么人人渴望松弛感?

因为它给人的内心带来安全感、舒适感、自在感,就像一片云,柔软、慵懒,可以借着风,跟着心,随处漂游。

曾经看到一个这样的帖子。

大概内容是,女孩和男友一起学东西,自己总是因为学不好而焦虑、烦躁,逼着自己去练习,而男友却是边玩边学的心态,不给自己定任务和目标,反而进步更大。

她很疑惑:为什么两个人家庭背景相似,心态却差这么远?

当她看到男友和父母的相处,瞬间明白了。

男友和父母相处时有爱、有边界、有理解,懂得尊重彼此。

反观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则是过度管束,缺乏包容。即使成年后,也固化在那种模式中,很难松弛下来,活得很「拧巴」,

原来,原生家庭不同,可能会让两个人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

今天我们来聊聊,什么样的家庭,能养出「松弛感」的孩子。

4、轻松的家庭氛围

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家庭。如果按家庭氛围来分,有轻松和谐的,也有沉闷压抑的。

今年,朋友的妹妹大学报道时,出现了一点小插曲。

原来,在车开了半个小时后,妹妹竟然忘了带录取通知书。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家庭大概是家长上来就一顿责骂,然后全家人带着情绪回家取通知书。

但朋友这一家非但没人生气,反而接二连三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妹妹在这种氛围中,笑着说:「好吧,忘带了!」

开车的爸爸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呵呵的打圆场。

如此松弛的家庭氛围,大概每个人都会羡慕吧。

在这种家庭中,爱是流动的,滋养着每一位家庭成员。养出的孩子也更加从容、松弛。

2、容许孩子犯错

孩子年纪尚小,孩子心智尚浅, 难免会出错、犯错。

有些家长对孩子犯错的容忍率很低,做错一点小事就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

在这种紧张的家庭氛围下,孩子的安全感越来越低,经常焦虑,生怕自己做错事。

这种不敢犯错,害怕被责罚的心理,可能会削弱孩子的探索欲,缺乏胆量和勇气。

长大后,也会变得挑剔、斤斤计较,遇事推卸责任,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如果不去觉察和改变,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将这种相处模式「延续」到新一轮的家庭关系中,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肖然老师说,一个家庭中,对错不重要,爱最重要。

孩子成长是一个过程,正是在犯错与纠错之间,跌跌撞撞地长大。

3、做不「扫兴」的家长

之前网上有个话题:#有个不扫兴的父母是什么体验?#

视频中,女孩大晚上想吃冰淇淋,妈妈会陪她一起买;喝家长认为「不健康」的奶茶,分享给爸爸,爸爸一直说好喝;画上搞怪的妆,爸爸会捧场一直笑。

这一家三口的相处模式,触动了数万网友。

相反,无数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被父母各种扫兴」。

今年母亲节的时候,一位妈妈发了一篇帖子, 说儿子给自己买了一束鲜花,自己非常生气,教育了孩子一番,说花一点不实用,想让他退回去,儿子回来后委屈的哭了。

很多网友看过后表示「气愤」,这位妈妈意识不到自己的扫兴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孩子被父母扫兴久了,慢慢地,他们会在脑海形成一种认知:快乐是不被允许的。

逐渐地,孩子便不再对父母抱有期待,亲子关系也在「扫兴」的撕扯之下,变得越来越疏离,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得越来越压抑。

4、允许孩子慢慢来

《牵着蜗牛去散步》写道: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当家长对孩子没耐心时,孩子就像那只蜗牛。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家长越是着急,越是催促,效果反而差。

逐渐地,孩子在没有空间感的氛围中,容易养成焦虑、做事缺乏耐心的性格;身体经常处于紧绷状态,难以松弛下来,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养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请允许孩子慢慢来。

有句话说得好:影响孩子成长的,不是贫穷,而是家庭中的内耗。

内耗的家庭,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与尊重,很难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对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其实,一个自由、温馨、松弛的家庭氛围,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之一

这种家庭能给孩子良好的滋养,让他拥有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对抗负面情绪的力量。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轻盈地爱着。

文/然健康身心全息

0 阅读:0

碧彤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