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群聊泄密门”后,其携妻子列席北约机密会议、任命弟弟担任国防部要职的举动,再度引发美国政坛对“规则破坏者”的激烈声讨。这场风波不仅暴露五角大楼的管理漏洞,更将白宫置于“法外特权”的舆论风暴眼。
五角大楼一场闭门会谈的公开照片引发轩然大波,英国防大臣约翰·希利与美军高层密谈对乌军援调整时,赫格塞斯的妻子詹妮弗赫然坐在其身后。
这位前福克斯新闻制片人既无安全许可,亦无官方职务,却在过去半年多次出现在北约核心决策场合:2月的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会议上,她全程旁听美欧关于“武器禁运清单”的机密讨论;更早前,其身影甚至出现在涉及伊朗核问题简报的密室中。
前防长查克·哈格尔直言:“涉及绝密议题的会议必须严格筛选参与者。”多名欧洲官员向《华盛顿邮报》证实,詹妮弗的列席曾令外国代表团困惑,但碍于外交礼仪未当场质疑。美国国会监督委员会现已要求国防部提交近三年会议参会者名单,重点核查家属准入记录。
赫格塞斯的另一项争议操作,是将弟弟菲利普安插进国防体系。公开资料显示,菲利普·赫格塞斯目前身兼两职:国土安全部联络官与国防部高级顾问,实际工作却是“全天候陪同防长哥哥”,从关塔那摩监狱巡视到亚洲军事基地访问,兄弟俩形影不离。
该法明文禁止官员任命亲属担任管辖范围内的文职,但赫格塞斯团队抓住“跨部门任职”的漏洞:菲利普名义上隶属国土安全部,实际工作地点却在五角大楼。法律专家迈克尔·法林斯指出:“若调查证实防长参与弟弟的录用决策,则构成违法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菲利普此前职业履历仅为播客制作人,与国家安全事务毫无关联。
后者在任期内任命女婿库什纳为白宫高级顾问,援引“总统行政特权”规避法律审查。但法律界强调,防部长作为内阁官员并不享有同等级豁免权,特朗普的“家臣政治”成功因宪法模糊地带脱罪,而赫格塞斯此次操作的法律风险显著更高。
更深层矛盾在于制度性双标:2023年美军曾以“泄露机密”为由起诉一名携带家属进入指挥中心的少校,而赫格塞斯的行为至今未受追责。五角大楼发言人辩称“防长家属行程均通过合规审查”,却拒绝透露审查标准。
民主党参议员塔米·鲍德温指出:“当防长夫人能听到北约机密,而士兵亲属因探访基地被调查时,这摧毁的是整个安全体系的公信力。”目前,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正推动修订《反裙带关系法》,拟将“跨部门亲属任命”纳入监管,并限制非公务人员接触敏感会议。
这场风波的核心,实为美国权力体系规则与特权阶层的较量。当“法不责高官”成为潜规则,五角大楼的保密制度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