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持续两年,战场硝烟未散,一场围绕乌克兰总统选举合法性的政治博弈已悄然升级。3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抛出重磅提议,称泽连斯基政府“不具合法性”,并要求在联合国监督下设立由美、欧、俄参与的“临时管理机构”组织乌克兰大选。
这一方案被国际观察家解读为俄罗斯对乌克兰主权的系统性侵蚀,更是试图从法理上瓦解基辅政权的关键一步。他援引乌克兰宪法条款称,总统任期应于2024年5月结束,但因战时状态未举行选举,泽连斯基“自动丧失合法性”。
俄方进一步质疑:“若现任政府不合法,俄乌和平协议该与谁签署?”这一逻辑链条看似“法理严谨”,实则暗藏玄机,乌克兰宪法第108条明确规定,战时总统可无限期延长任期。事实上,乌克兰议会已于2024年2月25日通过决议,确认泽连斯基为合法总统,授权其行使权力至战争结束。
普京的“法理攻势”显然意在制造双重标准:俄罗斯在2024年3月单方面在被占领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四州举行“总统选举”,却指责乌克兰未按常规程序换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明确表示,俄方在占领区组织的选举违反国际法,而乌克兰的延期选举符合其宪法框架。
根据普京设想,该机构将由联合国、美国、欧洲及俄罗斯共同组建,负责监督乌克兰选举流程。然而,这一提议被多方视为对乌克兰主权的赤裸干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詹姆斯·休伊特直接反驳:“乌克兰的治理由其宪法和人民决定。”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更尖锐指出:“占领者无权为被占领者制定规则。”
更深层的担忧在于,俄方方案可能打开“潘多拉魔盒”。若乌克兰接受外部势力主导选举,不仅违背《联合国宪章》主权平等原则,更可能为俄罗斯未来干预提供“先例”。基辅政治学者奥列克西·哈拉布林分析称:“临时机构或成为俄方代理人渗透的通道,最终催生亲俄政权。”
前线战场,乌军因西方军援延迟陷入被动;国内政局,极右翼势力借俄方言论煽动“合法性危机”。尽管乌议会已统一立场支持泽连斯基,但俄方持续炒作“非法总统”议题,客观上加剧了乌社会分裂风险。
特朗普近期公开指责泽连斯基“利用战争逃避选举”,共和党部分议员甚至提议冻结对乌援助直至举行大选。欧盟虽表态支持乌克兰主权,但其内部对长期军援的分歧日益公开化。普京的选举提案,某种程度上正在试探西方联盟的底线。
这场博弈的核心,实为国际秩序规则的争夺。俄方以“选举合法性”为切口,试图将乌克兰问题从“领土冲突”转化为“政权更迭”,从而规避国际社会对其侵略行为的谴责。然而,联合国国际法院2024年1月裁定,俄罗斯在乌领土的任何行政举措均属非法,这为乌克兰的法理地位提供了坚实背书。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前夕,俄方同样以“保护俄语居民权利”为由介入,最终完成吞并。如今,普京的“选举托管”提案,是否是为下一阶段行动铺设台阶?答案或许早已写在克里姆林宫的战略蓝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