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前几天立冬之后,闽南的天气就像是开关一样,时冷时热。
有的时候更是在凉风习习的午后,低温和绵绵细雨扑面而来,让人措手不及。
这种极其多变的天气有的时候会让人们生出一点不适,不过更常见的是滋润了大地之后给人带来了特别好的心情,仿佛一切都被新的雨水洗礼了一样。
天气冷了之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们的食欲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来冬天就是一个特别容易想吃的季节,除了美味的大闸蟹、橙子、柚子等水果冬天还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肉季”,各种肉类都绽放出自己诱人的光彩。
当然,作为一个吃货,我是不这么觉得的。
酱骨头比卤肉香。
在冬天天冷不想出门的时候我总会想到让我做的一件事就是做出阵阵扑鼻香气的冬天美食,在家中享受冬日明媚阳光带来的温暖。
在这些美食当中,有一样东西我认为要比卤肉更好吃,那就是酱骨头。
说起来我还是个挺挑剔的人的,为什么明知道酱骨头比卤肉更费事还愿意劳神苦干去做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口感,肉虽然也好吃,但排骨却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劣势。
酱骨头用的是大骨棒,比排骨的肉量要多很多,但即便是这样,酱骨头做出来之后也不会觉得油腻。
最好的原因就是它隔着骨头都有深深渗入其中的酱香味,每一口都格外过瘾,而牛或者猪腿上的那一撮肉又鲜嫩又香,更让我每次都没办法停下手来。
所需食材。
一起来看看酱骨头到底是怎么做的吗
这道菜其实做起来不算非常麻烦,只需要一点点耐心就能做出这样美味诱人的菜来。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我的拿手好戏之一:家常版酱骨头。
1.大骨棒
2.八角
3.香叶
4.甘草
5.小茴香
6.花椒
7.生姜
8.大葱
9.料酒
10.生抽
11.老抽
12.盐
13.白糖
以上就是制作这道菜需要用到的全部材料,讲道理这些东西放着太久了都会得到损耗,也不能算特别便宜,但分量适量的话价格也算不上贵,更何况它们能直接做到锅里甚至更长时间保存就能有深邃入心的香气,不划算才怪呢!
烹饪步骤。
第一步:焯水。
焯水这个步骤并不是用来让你提前把食材熟化,而单纯是为了去除异味并且做到入味更快。
简单来说就是这一步搁置时间不长,但是不用擅长太多技巧,我们只需要将大骨棒放进冷清水中加热,然后加料酒煮开,让其与血水蛋白质反应充分之后再捞出即可。
第二步:调味与炖煮。
下面我们将生姜以片状铺在锅底,再把切成段的大葱放上去,并且把八角、甘草、小茴香、花椒放上去之后轻轻捏一下,让其散发香气。
然后加入准备好的大骨棒,加水没过骨头,再放入料酒之后大火煮开,然后加盐和白糖调成小火炖煮1小时来锁住骨缝中的肉汁与香气。
第三步:上色与出锅。
我们可以在炖煮进行的时候先准备好生抽、老抽与盐混合的调味汁,然后在一小时结束后将其倒入锅中翻滚均匀,在调色之后关火装盘享用!
简单吧
小贴士:
1.买带点腿肉的骨头比只买骨头好很多,这是因为这样会使汤的鲜美度高很多,毕竟直接用肉提鲜可不好哦!
2.家里如果没有老抽也不要紧,其实用生抽也能实现不错效果,只不过色泽可能会稍微差一点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