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八年,辽东又一次炸了锅。
一位名叫金得时的江湖术士,聚众组织邪教,蛊惑3000辽民攻占孤山堡,公然叛乱。朝廷耗时半年,才把这场叛乱给按下去。
为什么会爆发“金得时”叛乱呢。起因是太监高淮奉旨到辽东开矿,由于借开矿为由,搜刮辽民太狠,直接把辽东给“开瓢”了。
此时,朝堂之上有志之士,纷纷团结在东阁大学士朱赓周围,集体弹劾万历心爱的“宠监”高淮。
面对雪片一般的弹劾奏折,万历皇帝依然坚持“高爱卿”满腔公忠体国的热忱,弹劾他的全是别有用心的小人。
这帮大臣不干了,遥隔千里争执“孰忠孰奸”并无卵用,派个人去辽东查查就一清二楚。
于是,万历皇帝把这份重任交给了新上任的辽东御史何尔健,由他走一趟辽东,还“高爱卿”一个清白。
1602年2月1日,何尔健领旨启程。8天后,出关。
到了辽东后,何尔健彻底傻眼了。真实情况比弹劾奏折上写得更加触目惊心。
何尔健用了1年时间终于把辽东辖内“1盟,2州、25卫、138所”访查一遍。
最终,得出结论“辽东岌岌可危”。
第一个让何尔健感到震惊的是,被明朝吹上天的辽东防御体系,早已“脆如腐渣”,朝廷斥巨资营建的堡垒,根本是一座座空壳。
里面见不到一个年轻力壮的卫兵,清一色的老弱病残在值班瞎混。跟几个卫兵交流后,何尔健发现,卫兵逃跑并不是不爱大明,而是因为军饷克扣严重。
按照兵部规定,辽东卫兵每月军饷4钱银。
这个数额本身就很低。蓟镇的兵种分为募兵(南兵)和边兵(北兵)。募兵一年军饷18两白银,一月差不多1.5两。边兵一年军饷6至12两,一月0.5至1两。(1两=16钱)
辽东待遇不及蓟镇一半。
就这。还免不了被大小头目“揩油克扣”,实际拿到手的,还得再少一半。
明朝的银子和粮食有两个兑换标准。——精粮“壹两一石”(188.8斤),粗粮“壹两二石”(377.6斤)。一月2钱银子的军饷只能买到47.2斤粗粮。如果卫兵不跑的话,根本不必后金来杀,就得先饿死在营中。
当何尔健行至辽阳城时,突然被上千号辽民团团围住,水泄不通。吓得何尔健以为碰上民变。哆哆嗦嗦下马一问,才知道是百姓听说钦差到了,集体等候在此,揭发高淮罪行。
原来,高淮在辽阳不仅压榨穷人,还把黑手伸向了当地的乡绅,唆使鹰犬徐虎,带着马仔宋希曾、李守节、陈司房、余东翥等人向富人索要矿税,还给他们下了定额,由千两到百两不等。
由于辽民十分团结,高淮不知道当地富户的信息。为了精准锁定有钱人,高淮纵容鹰犬上街随机抓人,然后拖进天王寺拷打,逼他们说出辽阳有钱人的详细信息。
他们受不了高淮的欺压,希望御史大人给主持公道。
何尔健深知辽东民风彪悍,如果今儿不有所动作,恐怕很难离开辽阳城。于是,当场下令把这伙鹰犬马仔捉拿归案。
其他鹰犬闻风而逃,只有余东翥没来得及跑,被捉拿示众,当场杖毙正法。
辽阳指挥使李守廉听说余东翥被杖毙后,主动找何尔健“投案”,声称自己有罪,高淮给他下了2万两银子的任务,自己实属没有办法,才为虎作伥扰乱百姓。
念在李守廉主动坦白,并配合钦差捉拿在逃人员宋希曾、李守节、陈司房等人,何尔健没有对他深究。
高淮在辽东简直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这厮贪婪狂妄到什么程度呢。
只要有人喘气的地方,就逃不过高淮的搜刮。
开原是辽东重要的贸市榷场,“贸易吞吐量”非常大。高淮唆使鹰犬乔装打扮成商人前去买马。价格谈好后,拦腰砍一半。
要,就是一半的价格,马上给钱。不要,马和钱两空,还有可能半路上性命不保。
这一边用一半的价格买到马后,转手再按原价两倍的价钱卖给辽东卫所,最后卖到十倍不止。
辽东马市有一个固定的行情——不论瘠肥,每匹价十四两。
高淮在马市上干的最狠的一笔买卖是,一次从广宁榷场倒卖给卫所2000匹马,成交总价是6.4万两(32两一匹)。
也就是说,高淮是按7两一匹进的货,倒卖给“兵部”后,利润直接涨了4.6倍。
在高淮的折腾下,辽东整体破产。有钱人变穷人,穷人变“残疾人”(穷人为了躲过矿税,自断手足)。有点能耐的,纷纷逃往建州女真,加入了明朝的敌对阵营。
搜刮,还只是高淮恶行的冰山一角。这厮狂到没边了。
何尔健把辽阳实况写成奏折,上报朝廷。高淮收到消息后,迅速作出反应。散出鹰犬,拦截钦差的奏折。
在辽东至山海关一路关卡安插眼线,对所有通关人员进行“全方位”检查,只要发现何尔健的奏折统统没收。
最后,何尔健为了把奏折送进关内,发明了“马障法”,就是把奏折缝进马鞍下边的坐垫里,才得以把奏折送到京师。
何尔健到沈阳后,发现情况同样糟糕。整个沈阳死气沉沉,路上饿民如同行尸走肉。
行人中,有人认出了何尔健,噗通跪在地上抱着何尔健的小腿不放。一边嚎啕痛哭,一边向钦差伸冤。
『我等全是卫所家属,都是替皇上守土打仗的赤子良民。辽东是僻壤之地,如果不收矿税的话,大伙还能勉强温饱。如今,高公公要来开矿,按照人头征收矿税,一个人丁便是二三两不等。五口之家动辄便是十两八两,我们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大人若不为我等做主,我等没有重见天日之时,逃跑是死,留下是死,横竖都是一死』
何尔健区区一个御史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安抚他们,福王结婚、三大殿重修都得用钱,朝廷开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一定会如实上报皇上,体恤黎民苍生。
言外之意是,皇上的儿子结婚和家里装修急着用钱,只能辛苦辛苦老乡了。
1603年,何尔健返回京师,把巡抚辽东的情况写成一本《按辽御珰疏稿》并绘制《苦民图》,上疏万历皇帝,控诉“高淮乱辽”的罪行。
万历看到后,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知道了。
然后,再也没有下文。任由高淮继续在辽东祸害。
5年后。1608年4月,高淮终于作到头了。因克扣士卒军饷,引爆了辽东前屯卫军哗变(辽东兵变),边兵喊出“誓食淮肉”的口号。
高淮这才慌忙逃回京师。
捅了这么大篓子,万历对此一言不发。
“高淮乱辽”这笔烂账,也在万历的沉默中,彻底烂掉了。
[doge][doge][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