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主犯姚文元葬身之谜,墓在何方?为何只刻有四字?

今古言堂 2023-07-07 16:24:39
前言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所雕刻的碑文,“三个永垂不朽”,道尽了人民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

碑文作为一种载体,本就是要传承正能量,讴歌先辈,当然,这也是碑文的意义所在。

图丨人民英雄纪念碑

然而,有些人却为了掩盖自己生前所犯的过错,极力“躲藏”,不愿自己的墓地被世人所知,“四人帮”主犯姚文元就是其中之一。

一、“御用棍子”

1931年12月11日,姚文元出生在浙江诸暨的一个文化人家庭。显然,这样的生活环境为他今后在文坛崭露头角打下了基础。

姚文元的学习生涯也算比较顺利,再加上家风的影响,还在上高中时的他就有了长大之后成为一名作家的理想,大学毕业后便开始从事起了有关宣传的工作。

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17岁的姚文元在沪新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人。一年后,姚文元凭借出众的文学功底进入中国作协,并在中共上海市卢湾区委宣传部进行工作。

在当时,姚文元的心中一直有一位偶像,此人便是胡风,他是一名现代理论文艺家,但其思想理论却在当时遭遇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胡风为此与众人发生过争论。

胡风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反批判,但还是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抓住把柄,认定其为反革命人员,胡风因此被捕入狱,在1980年时得到了平反。

在胡风没有出事之前,姚文元始终仰慕胡风,并且还写下了《论胡风文艺思想》一文,但当胡风出事之后,便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

姚文元的《论胡风文艺思想》一文完稿之际,正值人们批判胡风之际,放做一般人来看,自己的偶像遭到了污蔑,自己肯定要去进行维护,哪怕是缺乏勇气不敢与众人为敌,也不会再去火上浇油。

图丨姚文元

然而姚文元却成了后者,看到“批胡”运动愈发激烈,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姚文元选择了“反戈一击”,立马掉头转向,发表了关于批判胡风的文章《分清是非,划清界限》,将“枪口”对准了自己昔日的偶像。

就这样,姚文元以一副地地道道的“左派”面孔,在上海文坛第一次与世人见面。与此同时,文笔确实不错的姚文元,引起了时任《解放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张春桥的注意。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姚文元在张春桥的授意下,接连发表了10余篇同类型文章,而他自己也成了一根在文艺界打出了棍威的“棍子”。

1957年,姚文元来到了他人生中的转折时刻,6月10日他在《文汇报》所发表的杂文《录以备考—读报偶感》,被《人民日报》转载,这篇杂文不但被世人所悉,更是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就这样,在文坛显露头角的姚文元开始名震全国,并顺势成为上海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以及“反右派”领导小组成员。

在之后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姚文元开始了疯狂的批判,几乎每3天就发表一篇“反右派”文章,而他也顺势得到了“棍子”的称号。

然而从“棍子”变成无人不敲的“恶棍”,姚文元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这样,一位27岁的他开始向一大批的文坛泰斗直指锋芒。

与此同时,这位“文坛新秀”再一次被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张春桥的重视。

姚文元与江青、张春桥等人相识,是在江青要在上海成立“基地”时,以姚文元当时的热度,他顺理成章地成了“大写十三年”的头号人选。

图丨张春桥

张春桥不负众望,“基地”的建设很是让江青感到满意。1965年初,江青秘密找到张春桥,说是要完成一篇十分重要的“大批判”文章,张春桥便将姚文元推荐给了她。

就像后来江青所说的那样,“张春桥同志、姚文元同志为了这个担了很大的风险啊,还搞了保密……”

不久之后,一篇重磅级的“宏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登报发表,震惊国人,姚文元以“无产阶级的金棍子” 的身份,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并在江青的支持下进出“中央文革小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姚文元所写的这篇文章,为发动“文化大革命”制造了舆论,由此揭开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加入“四人帮”后,姚文元从文坛开始步入政坛,在江青等人的提携下,他先后担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主任为张春桥)、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等。

后来为“四人帮”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积极“出谋划策”,成了“四人帮”的核心人物。

“四人帮”的势力逐渐扩大,已经严重影响党和国家的安全,这是无法容忍的,1976年,经过一系列的秘密布局,阴谋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四人帮”被一举粉碎!

姚文元这位“国家舆论总管”也遭到了隔离调查,曾令他引以为傲的党员身份也被永久开除,党内外的一切职务全部被撤销。

1981年1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图丨姚文元二、“葬身之谜”

入狱时姚文元45岁,是“四人帮”中年纪最小的一个,据相关人员回忆:“(姚文元)不像江青大吵大闹,也不像张春桥一言不发,每天读报、看书、写检查、谈自己的认识,要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划清界限。”

姚文元虽罪孽深厚,但监狱内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对他过分刁难,总体来说,他在监狱中的生活待遇还算不错,天气热了有水果,冷了还给配备暖气。

狱中生活的他,从原来的写稿人变成了如今的看报人,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一篇一篇的“批阅”,但他会一篇一篇地阅读,从头版看到副刊。

一次,姚文元从报纸上看到“全国人民生活富足”,以前过年才能吃到的饭菜成了家常便饭,他却慌了神,向狱警提出了要求:“这样可不行啊,这样搞几年就会没有粮食吃了,得发个票进行限制。”

当然,他这一荒谬的言论遭到了狱警的反驳和批评,“现在中国不是你们当权那个时候了,老百姓日子好过多了。”

1996年姚文元刑满出狱,踏出铁墙的一刻,他流下了不只是激动还是悔恨的泪水,就像他所说的那样,这就是“十年如一梦”。

昔日的中央政协委员如今只能将帽子压得低低的,生怕被人认出,这是多么讽刺,但这就是他咎由自取,丝毫不值得世人同情。

姚文元出狱后一直处在一种归隐的状态,在出狱前一个月,他的妻子金英病逝,所以当时为妻子寻求一处安身之地成了他的首要任务,当然,他还有自己的“小心思”。

图丨姚文元、金英之墓

在此事还未被解密之前,姚文元的葬身之地究竟在何处一直都是个谜,直到2009年作家叶永烈发表一篇名为《访姚文元墓》的文章后,姚文元的“藏身之谜”才真相大白。

原来,当初在为妻子挑选墓地时,姚文元便已经做出决定,自己死后要与妻子合葬,所以他的墓地就在上海青浦区的一座墓园内,也就是金英的墓。

那么很多人就会问,“既然姚文元的墓地就在青浦区的墓园,为什么人们还是找不到?”

其实,姚文元虽然是选择与妻子合葬,但他并没有让后代在碑身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慈母金英之墓”以及“真理真情”四个大字。

白色的卧碑和黑色的竖碑,在碑身的后面则刻着一首名为《蝶恋花》的诗:

“遥送忠魂回大地

真理真情

把我心涛寄

碑影悠悠日月里

此生永系长相忆

碧草沉沉水寂寂

漫漫辛酸

谁解其中意

不改初衷常历历

年年化作同心祭”

很显然,这首诗就是姚文元为妻子金英所写的“悼词”,而其中的“真理真情”四字更是诠释出了姚文元这位“文坛杀手”到妻子的真情,又或许这正是他对自己不曾悔改的写照。

就像作家叶永烈所说的那样:“‘真理真情’是否表明,一直到生命的终结,姚文元对他自认为的‘真理’,依然‘不改初衷’呢?”

图丨《蝶恋花》

话再说回来,之所以姚文元不愿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墓碑上,或许就是因为他深知自己罪孽深厚、坏事做绝,自己不愿甚至是不敢去面对吧!

结语

姚文元,一位文笔出众,原本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为社会服务的文坛新秀,却因为一己私利,背叛党、背叛人民,让自己的文笔成了反动派的政治工具。

见风使舵、随波逐流、见风使舵、丧失了文字工作者的良知,在他的错误行为下,大批知识分子、革命家遭受迫害,使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遭受重创。

如今,姚文元早已离世,如今再提此人,无非是想要再次提醒世人那段十年荒谬历史的存在,我们不能淡忘,而是要从中深刻反思!

勿忘历史,以史为鉴!

3 阅读:3597
评论列表
  • 2023-07-08 08:36

    这烂笔杆子,煽风点火,让整个中国停滞十年。

    不言不语 回复:
    他只是个走卒
    岁月 回复:
    影响可远不止十年
  • 2023-07-15 22:21

    这首“蝶恋花”,写的根本不出彩,既没内涵,也没雅致的意境,如白话文。

  • 2023-08-05 16:35

    反动透顶!借真理当金钟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