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子宫肌瘤,分享一下中医治疗这个妇科疾病的一些思路。说起子宫肌瘤,很多女性朋友都会心头一紧,毕竟它名字里带着“瘤”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可怕的疾病。但其实,大多数子宫肌瘤是良性的,只是它可能带来一系列烦人的症状,比如月经量多、白带异常、腰胀乳胀等。今天,我们通过班秀文老师的一则医案,一起探讨一下中医调治子宫肌瘤的思路。
先看医案:
覃某,女,37岁。
1993年2月23日初诊。发现子宫肌瘤2个月。月经量多,带下时清时黄,量或多或少,偶夹血丝。月经23~25日一行,经量中等,色暗红,夹血块经行腰胀痛,或有乳房胀痛。末次月经2月12日。头晕,心闷,食纳睡眠尚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1992年1月23日某医院B超检查报告:宫颈下唇见1.3~2.5cm肌瘤。超声提示宫颈小肌瘤。
辨证:湿滞瘀结。
立法:化瘀消癥,健脾祛湿。
处方:当归芍药散合消瘰丸加味。
当归10g,白术10g,泽泻10g,贝母10g,海藻10g,香附10g,赤芍药10g,土茯苓20g,生牡蛎30g(先煎),玄参15g,川芎6g。
每日1剂,水煎内服。上方加减连服3个月,白带正常。
中医怎么看子宫肌瘤?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的成因多和瘀血、痰湿、气滞有关。古人有一句话:“瘀血留滞作瘢,唯妇人有之。”简单来说,子宫肌瘤可以理解为气血运行不畅的“淤堵”所致。比如,寒邪侵入、饮食不节、情志不舒,都会导致气血运行变慢,瘀久化热,或湿气化为痰浊,积聚形成肌瘤。
这里班老特别强调了一个重要的治疗思路:温凉并用、以温为主。意思是说,虽然血瘀的情况需要温药来疏通,但也不能一味地温热,否则容易上火,所以搭配清凉的药物来平衡。这个“冷热搭配”,就是中医讲究的平衡之道。
方解:
班老师用的是当归芍药散合消瘰丸加味,一起来看看具体怎么搭配的:
当归、川芎、赤芍药: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白术、茯苓、泽泻:健脾祛湿,帮助清除体内多余的湿气。
玄参、生牡蛎、贝母: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海藻:专门对付痰湿瘀结,特别适合软化硬块。
香附:调气解郁,缓解乳房胀痛。
土茯苓:祛湿解毒,尤其针对湿热下注的情况。
班老师通过这些药物,既消除了湿气和瘀血,又疏通了气机,标本兼治。
方剂特点:
1.对症施治:这位患者的主要病机是湿滞瘀结,班老师抓住“湿”和“瘀”两个关键点,既化瘀又祛湿。
2.温凉并用:以温性药物为主,帮助气血运行,同时用清凉药物防止温热过头。
3.标本兼顾:湿气和瘀血是“标”,健脾是“本”。脾主运化水湿,脾健了,湿气不容易再生。
禁忌:
虽然这个方子疗效很好,但不是每个人都适用。如果有以下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1.湿热过重者:湿热偏盛的患者可能需要加重清热祛湿的药物。
2.体质虚寒者:如果本身阳虚怕冷,可能需要调整温性药物的比例。
3.孕妇禁用:孕妇体内的气血运行特殊,不宜轻易动用活血化瘀的药物。
反思:
1.预防大于治疗:中医强调“治未病”,平时注意调养,避免久坐湿地、贪凉饮冷、情志不畅,才能从源头上防止瘀血和痰湿的形成。
2.辩证论治的智慧:班老师的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医的辩证论治,灵活运用“温凉并用”的原则,对每个患者因人而异调整方子。
3.调治周期:中药治疗需要时间,三个月的调理期显示了中医治病的“慢工出细活”。但这不是慢,而是稳扎稳打,逐步恢复人体的平衡。
申明:
1、参考文献:卢慧玲.班秀文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湖北中医杂志,1994,16(2):4-5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有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协商。
3、所有治疗方案均需要辨证论治,如需用药请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加减,请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