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临床上与肝脏相关的疾病,其发病率均呈现出了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据相关临床统计数据表明,已经有过亿的患者,正在与肝脏疾病作“斗争”。
现代医学认为,肝脏是一个集消化、排毒、解毒于一体的重要器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绪、不良生活作息,比如熬夜、吸烟、酗酒等行为,都会对肝脏健康造成一定损伤。
但由于肝脏缺乏痛觉神经分布,因此往往不会轻易产生“痛觉”,这就导致很多人即使身患肝脏疾病,也很难及时发现,而等到身体出现了强烈的不适症状时,再去治疗往往已经是为时晚矣。可是,肝脏发生病变后,真的会毫无“踪迹”吗?
中医认为,人体作为一个整体,体内的各个组织都是相互联系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组织出现了异常,都很容易带动其他部位,而就肝脏来说,若是出现了病变,那么患者在饭后常常会出现这4种表现,哪怕只出现一个,都要抓紧养肝了。
1.饭后腹胀
如果大家在日常饮食的过程中,即便吃得并不多,但仍然有非常明显的腹胀感,那么在排除了脾胃病症后,就需要考虑是与肝脏病变相关了,在临床上,吃完饭后有腹胀和消化不良表现,往往是脂肪肝最明显的“信号”之一。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的肝脏病症已经发展到了中度或重度阶段,那么不仅会表现出明显的腹胀,同时还会伴有呕吐等表现,这种情况在饭后会尤为明显,而且肝脏部位也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不适。
2.出现积食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要疏泄自身的气机运行以及不良情绪,而现代医学还认为,肝脏具有一定的消化功能,可以分泌胆汁,但若肝脏健康出现了异常,就会随之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
而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吃完饭后,会很容易触摸到腹部有包块,就像是食物聚集在腹部一般,而这种情况其实就很有可能是消化不及时所造成的,亦或是食物消化不充分所造成积食现象。
3.立刻腹泻
对于吃完饭后立刻就去上厕所的行为,我们往往会称之为“直肠子”,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肠胃所造成的,比如脾胃虚寒或湿邪过重等,但实际上,肝脏不好的人,在饭后也很容易出现腹泻症状,且主要表现为大便不成形,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肝源性腹泻”,但不少人却常常认为是饮食不洁所造成的。
4.进食后恶心
一般来说,我们所摄入的食物通常会先储存在胃里,进行经初步消化后,再进入肠道,而在此过程中,胆汁就会与肠道里的食物充分混合,进而实现进一步的消化。
但如果肝脏健康出现了问题,就会对胆汁的正常分泌造成影响,而胃部就会持续分泌胃酸,对食物的分解造成影响,进而引起恶心等不适。
其实,上述所说的这四种情况,往往非常容易与肠胃病症混淆,但从中医角度而言,有一种叫做“肝气横逆”病症,此时“横逆”的对象,通常就是脾胃。
所以,肝脏病变,首先就会使脾胃受到影响,而即便表现出来的不适症状都与脾胃病症相贴合,但在治疗上,还是得从肝脏入手,这样才能起到更好地效果。
【本图文由“轩辕岛”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