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上,最让人感到揪心的便是靖康二帝被俘,但最令人遗憾的便是忠臣岳飞被杀。
一首《满江红》写尽了忠臣之心,可惜依旧遭到奸人陷害。而在岳飞死后,宋高宗赵构来到他的灵位站了许久,离开前留下八个字。
这八字是什么,是否是岳飞被害的真相?
忠臣落幕
每当看到宋朝历史,总是不忍细看,因为这段历史太令人悲痛了。
首先是家国难复,自从赵匡胤篡位夺权后,宋朝一直不能完成统一大业。甚至很多学者都不愿意将宋朝列为正统王朝之列。
因为宋朝向北无法夺回燕云之地,西南无法涉足岭南,西北则是日夜受到外敌侵扰。
关键这段时期的将领并非不勇猛,他们大都是从五代十国战乱中打出来的精锐将领。
其中有不畏生死的杨家将,也有马革裹尸种家将,更别提折家、姚家这样传承数十代的将门。
他们无不为了宋朝献出生命,只为了完成天下统一,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而且宋朝也不是像明朝后期那种,实在穷得没钱,征不起兵,打不起仗。
因为对商贾行业的放宽,宋朝的经济比唐朝时期发达,也比后世的明朝有钱。
而且人口也不差,士兵总数最高达到过一百七十多万。
如果把这群士兵放到其他任何一个朝代,别说统一天下了,他们能打到西伯利亚去。
可是为什么宋朝逢战即败,遇敌就逃呢?
其实归根溯源,还是皇帝不相信将领惹的祸。
从第一代皇帝赵匡胤开始,在完成杯酒释兵权后,就开始不断打压手下大将。
毕竟他就是靠着兵权夺位的,于是他登基后,直接将军队和将领剥离开来。
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率兵打仗,将领不熟悉手下的士兵,士兵也不知道大将是什么样子的,全靠冰冷的军令。
这般离谱的事情,就在宋朝发生了。
赵匡胤让将领待在一个地方不要动,然后定期分配士兵给他们,兵权在皇帝手中,将领可以代为指挥。
就像上学的时候,如果年年分班,年年换班主任,学生和班主任很难形成深厚的感情。
在军队中是同样的道理,这些士兵很少为将军卖命,更不可能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皇帝卖命。
这就是为什么宋朝遇战必败的主要原因,打仗之前,这些将领无法立刻调动手下的军队。
等着皇帝的调令到了,早就贻误了战机,即便士兵出动后,也很难形成斗志。
既然宋朝战力如此羸弱,那战无不胜的岳家军又是怎么出现的?
知耻后勇
因为宋朝将领没有实打实的兵权,还受文官辖制,导致军队战力非常差劲。
这些将门之后再勇猛,也不可能做到以一敌万。
于是在金兵南下之际,宋朝兵败如山倒,而援军又迟迟无法赶到,造成了靖康之耻。
这段耻辱,至今令世人难以释怀。
当时除了皇帝,整座开封城内的公卿大夫、后宫妃子、皇子公主,甚至平民百姓都被掳走北上,成为金人的奴隶。
别说现在人看了感到愤怒,当时的宋朝士兵望河而叹,恨不得饮其鲜血,啖其骨肉。
而岳飞就在这群士兵中,亲眼看见金人屠戮中原百姓,践踏中原大地,羞辱中原名士。
看到如此景象,他决定此生定要“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
带着这样的决心,岳飞不断增强自身实力,骑射不行就日夜苦练,战术不精就虚心求教,士兵无斗志就身先士卒。
其实士兵看到岳飞如此,自然不甘落后,便跟着他同行同眠,不断历练自己。
时间久了,便在他身边形成了一支“敢死队”。
当时皇帝赵构南下,建立了南宋王朝。
因为害怕重蹈当年父兄的覆辙,他对金国多是求和,很少主动求战,这导致将领没有斗志。
每当岳飞向将领申请主动出击的时候,总会遭到贬斥。
但岳飞从不气馁,既然将领不出兵,那他就带着手下偷偷出兵,等到获得战果后,便让其他将领邀功行赏。
当时岳飞如同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只要有机会,必然北上与金兵作战,一直打得金人开始惧怕他。
随着军功越来越多,岳飞逐渐成为南宋大将,进入了皇帝赵构的眼中。
刚开始的时候,赵构是非常重视岳飞的,不断提拔他,直到岳家军成为北方主力军。
慢慢地,占据北方开封的金国,也发现自己不是岳飞的对手了。
如果再给他一段时间,岳家军不然能收复北方失地,也是从这时起,岳飞成为了天下人关注的焦点。
受百姓关注,能够收获人心,自然是好事。
但是,成为两国皇帝眼中的“焦点”却不是什么好事。
金国将岳飞视作眼中钉,恨不得除之后快,而在赵构眼中,岳飞即将功高盖主,也不是什么好事。
正所谓,月盈则缺,水满则溢,岳飞是否能化解自身危机?
忠良之哀
自古以来,身为将领,最忌讳“功高盖主”。
比如兵仙韩信因功高盖主被吕雉谋害,周亚夫因重权在握被景帝投入狱中……
此时的岳飞应该学习郭子仪,每当受到猜忌之时,便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获取皇帝的信任。
但岳飞太想收复失地了,太想一雪靖康之耻了。
于是他不顾赵构的阻拦,选择号召中原百姓,拉拢起十万大军,起兵北上。
这件事不只惊动了金国皇帝,还吓了南宋皇帝赵构一跳。
按理说,岳飞北上攻金,赵构应该高兴的,怎么会被吓一跳呢?
因为不久前,南宋刚刚经历过一次“大将造反”,当时手握重兵的刘正彦不满南宋朝廷,于是打算围攻临安府。
不过好在有韩世忠等人极力压制,最终没有引发内乱。
此时岳飞起兵北上,一旦夺下开封,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自立为王,反过头来攻打南宋。
这就是赵构最忌惮的事情。
同时,这也是秦桧害怕的事情。
因为秦桧的宰相之位就是靠着和金议和求来的。
如果金国被打回了黄河北岸,甚至被逐出了燕云二州,那他这个宰相就没用了。
同时,赵构也收到了金国送来的议和书,里面声称:只要杀掉岳飞,两国依旧可以保持隔江而治的局面。
金国之所以这么着急杀岳飞,那是因为宋朝其他将领都是“老弱病残”,而岳飞正值壮年。
岳飞一日不除,金国永无宁日。
而正巧赵构身下没有子嗣,只有两个养子,他不在乎什么国仇家恨,他只想安居一隅,享受晚年的“幸福时光”。
在赵构眼中,岳飞可杀可不杀,只要召回来就行。赵构甩下十二道金牌,急召岳飞回朝。
可是在奸相秦桧看来,岳飞是非死不可,因为他不能接受金国失败的后果。
岳飞回朝之后,他本想第一时间见赵构,向他说明前方战事,以求获得皇帝的支持。
但赵构心虚,短时间不想见他。
而秦桧正好借此做手脚,直接将其关入大牢,严刑伺候。
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岳飞在腊月二十九日被宣判死刑。
按照正常流程,这份罪状需要上交给赵构,等待批复,根本不可能立即执行。
但秦桧等不及,他担心皇帝心软留岳飞一条命,于是他当即下令,在大理寺直接处死。
就这样,岳飞在大理寺内的风波亭下被杀。
而岳飞死后,宋高宗赵构来到他的灵位前,屏退众人,驻足良久,随后长叹道:“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从这八个字中能看出来,岳飞之死,也不是宋高宗想看到的。
只是赵构无心北上再夺天下,成为天下霸主,他只想做一个偏安一隅的“小皇帝”。
而岳飞为的是家国天下,为了收复失地,终归故土,但这却不是赵构想要的。
只恨那奸臣秦桧,谋害忠良,让宋朝失去一名忠良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