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爸爸在家长会上慷慨陈词,说自己的儿子是学渣,但他依然相信自己的儿子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
他说自己如此坚信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点是他儿子心理特别强大,学习成绩这么差依然能吃能喝能玩能睡。爸爸觉得心理强大和情商高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第二点是在学校老师带领下他儿子有的科目及格了,说明他在进步,有潜力,有成为国之栋梁的可能性(这一部分主要是在拍学校和老师马屁)。
这个爸爸的格局被夸上了热搜,我当然也非常欣赏这样的家长。如果人人能有他这样的理念,哪怕只达到他的七八成,我们的教育也不至于像今天这么畸形,我们所有人也不用像现在这样焦虑。
不过这也引出了一个话题,有的家长真的开始讨论:我的学渣娃真的能成为国之栋梁吗......
先说我的答案:不能。
首先咱们要明白啥叫“国之栋梁”。
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吧,我们绝大部分人目前的状态是活着,而不是国之栋梁。
栋梁是什么,是支撑,是主力,少了你就是巨大损失,离了你就摇摇晃晃。
对国家来说,要当栋梁需要强大的知识和能力背书,你要么造个飞机大炮,要么设计个航母卫星,要么能搞出芯片要么能发明什么核心技术,要么在某个高精尖领域有一席之地,无论是哪个栋梁板块,没有比较高的知识储备和高格局的教育背景,基本上进不去。我不知道未来如何,反正放眼当下,我还没见过哪个国之栋梁是学渣。
但是,不当“国之栋梁”我们就不能有美好未来了吗?显然也不是。
对“美好未来”这种东西,我们要有个平和的心态。人生苦短,所谓“美好”无非是在苦短人生中给自己找到足够多的乐子。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岁月静好就算个不错的乐子了。
我对儿子有很朴素的期待,他将来长大后能不违法犯罪、不给社会添乱、不伤害别人、不到处制造麻烦,不拖团体后腿,这就是为国家安定做了点贡献。
他能正常工作、依法纳税、创造点价值,不啃老,也就为国家经济做了点贡献。
他精神正常,不抑郁,不疯魔,不把社会和他人当成发泄情绪的出口,能自我消化,以正常人的姿态面对周围环境,这也就是为社会稳定做了点贡献。
万一他以后有了家庭,能和老婆互相尊重,有了娃之后能起到当爹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也就是为社区和繁衍作了点贡献。
你看,这都不算国之栋梁,而这就是我们大多数。
我生娃养娃是为了让他有处理人生的基本功能,这一辈子能过得比较快乐,希望他几十年后他回顾一生的时候觉得自己有意义,能感慨一句“活着真好,感谢我妈把我生下来”......而不是来一句“这xx的人生,都怪我妈把我生下来”......
“成为国之栋梁”压根就不在我对他的硬性要求之内。
干嘛非要成栋梁?能认真活着,能活得足够松弛、有热情,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了。
当然,如果他活得开心的基础上顺便能真的为国做出什么“栋梁之事”,那就是中彩票了,但那是他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和我关系不大,也不在我的“目标清单”里。
真正的国之栋梁少之又少,但是回到开头那位爸爸,他有一点说得很对:心理强大,心态好,性格好,情商高,这是拥有美好生活的前提。
我们不必都成为国之栋梁,但最好都能向着上面这个目标去养娃。孩子如果拥有这样的品质,他就算不成为“国之栋梁”,起码能成为“家之栋梁”。
各位仔细想想,能成为“家庭栋梁”也并不容易 ,而且也已经是少数了。
古人云,孝分两种,一种是养口体,一种是养心智。
简单理解就是: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就是养口体;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就是养心智。
国之栋梁基本都是要么成名成家,要么名利双收,这叫养心智,让父母脸上有光,光宗耀祖。家之栋梁就不一样了,人就在父母左右,在身边陪伴伺候。
很多人把孩子养大了,养成了学霸,他们远走高飞,不知道给谁做贡献去了,你似乎有一个孩子,又似乎和没有差不多。
但很多学渣孩子,没能远走高飞,在家乡工作赚钱,下班买二两白酒回家跟老子一碟花生米能聊三小时......家里水管坏了能修,灯泡坏了能换,半夜能帮父母买药,打麻将三缺一他还能来......
我有次做了个美梦,我儿子被斯坦福校长看上了,非让他去读书,他刚去斯坦福没几天,我和他爸爸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打电话给儿子想问问他,他说:“现在是美国时间半夜2点,而且我正在和斯坦福的鸭子游泳,别打扰我......”
当场被吓醒,决定以后不让孩子去斯坦福了。
所以一个孩子能成为“家之栋梁”,常伴左右,其“实惠”和“偷着乐”可能只有当自己老了自己知道。
所以啊,孩子能成为家之栋梁就行了,别要求那么高。
常有人说:养个学渣就是来报恩的。
这话细品起来,不无道理。再看看当今社会有些所谓“学霸”都真的优秀吗,真的能有美好未来吗?有的可能从大学出来就高不成低不就,不甘心做不喜欢的工作,喜欢的工作又看不上他,最后眼高手低,糊里糊涂上班,跌入996陷阱,长期因为“太忙”不跟爹妈联系,精致利己,浑浑噩噩。
当然,我们也不能以学习成绩好坏来判断孩子的未来,但重要的是我们当家长的自己先要放平心态。
不管孩子咋样,他们的未来都不在我们掌控之下,我们能做的是辅佐他们走一程,重要的东西也就像那位爸爸说的:强大的心理,乐观的精神,还有耐挫的韧性。
归根到底,做一个“家之栋梁”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传统上的“孝顺孩子”,而我对一个“孝顺孩子”的判定标准是:
1. 有事能正常沟通,我们以前不把你当狗屁小孩,你也后也别把我们当过气老人。
2. 长大后面对任何境遇别动不动就扯原生家庭,你有出息我们不一定沾你光,你没出息别都怪在爹妈没带好。
3. 我们各自储备好足够的能量解决自己的困难,也接受有边界感的互相帮助,明白家的意义。
人生那么长,我们能管住孩子的时间也就那么十来年,后面的相处模式才是我们应该重点琢磨的课题。
你看看有哪个父母会去攀比已经三四十岁的孩子谁工资高?没有,大家到后来比的都是自己,看谁活得漂亮,活得舒服,活得开心,活得时间长。
有一个学渣儿子并不耽误我们以后比自己,但如果你总为学渣儿子胸闷气短,你可能活的时间就不会太长。
要知道,学霸孩子也许能让你风光几年,但学渣儿子陪伴你的质量也许会更高一点。
一想到这个,我对儿子总是会多几分宽容和松弛,我深知和他保持良好的关系才是一生最重要的事。
若干年后我辅导孙子作业时被气得胸闷气短时,我儿子能清楚知道我的药放在哪,马上拿到速效救心丸,立刻塞进我的嘴里......
又是母慈子孝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