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7 月 19 日晚,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遭遇罕见强降雨。20 时 49 分许,丹宁高速公路水阳段严坪村 Ⅱ 号大桥突然发生单侧垮塌,40 米长的桥面坠入汹涌的金钱河。
这场灾难导致 25 辆行驶中的车辆坠河,最终造成 38 人遇难、24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逾 1.57 亿元。这起事故不仅暴露出极端天气下基础设施的脆弱性,更揭开了工程建设与监管链条中的多重漏洞。
极端天气与工程隐患的双重暴击
事发前,陕西已连续多日遭遇强降雨。7 月 15 日至 19 日,陕南地区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柞水县曹坪镇 3 小时降雨量达 100 毫米以上,引发山洪与流域性洪水。
洪水裹挟着大型树木等漂流物,在严坪村 Ⅱ 号大桥 10 号桥墩处形成壅塞,导致桥墩承受的水流压力与冲击力远超设计极限。调查显示,尽管桥梁结构本身未发现钢筋、混凝土质量问题,但设计缺陷、施工违规与监管缺失成为事故的重要诱因。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联人员,科学施救并排查次生灾害。
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率工作组赶赴现场,协调 3400 余名救援力量展开 “黄金 72 小时” 救援。然而,山洪持续冲刷与二次坍塌使得搜救难度剧增,最终仅 1 名幸存者被成功救出。
系统性漏洞:从设计到监管的失守
调查发现,严坪村 Ⅱ 号大桥的建设与运营存在多重违规。设计环节,项目被违法分包转包,施工图设计单位西安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未充分考虑极端天气影响,桥梁系梁抬升与桥墩布置存在缺陷。
施工过程中,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违规操作,监理单位北京华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检测数据造假,导致工程隐患未被及时发现。
运营阶段,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养护管理不到位,对桥梁裂缝等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
涉河监管方面,商洛市、柞水县水利部门未严格履行河道管理职责,放任河道内树木堆积,加剧了洪水冲击风险。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 “人祸” 的叠加效应。
43 人被问责:追责与整改的警示
2025 年 3 月 27 日,陕西省纪委监委公布追责结果:5 个责任单位被责令整改,43 名公职人员被严肃问责。
其中,38 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3 人被诫勉,3 人因涉嫌刑事犯罪被逮捕。涉及的责任主体涵盖交通运输、水利、地方政府及建设单位,包括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杨文奇、商洛市柞水县原县委书记崔孝栓等多名官员。
调查评估组总结五大教训: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建设项目全链条监管缺失、违法分包转包问题突出、协同联动机制不健全。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六大整改措施,包括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提升涉河监管能力、建立防汛联动预警系统等。
反思:如何筑牢 “生命之桥”?
这起事故引发公众对基础设施安全的深刻反思。千年赵州桥历经 1400 年风雨仍屹立不倒,而现代桥梁却在建成 6 年后毁于暴雨,暴露出 “重速度轻质量” 的发展隐患。专家指出,需借鉴古代 “匠人刻名问责” 制度,推行工程质量终身追溯制,并加大 AI 监测技术在桥梁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丹宁高速桥梁垮塌事故是一记沉重的警钟。唯有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项工程,以铁腕手段压实各方责任,才能避免 “钢筋混凝土的耻辱” 重演。当务之急,是将调查结果转化为切实的安全提升行动,让每一座桥梁都成为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
你若喜欢,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