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GOT EP5 Over-Ear Dynamic Headphones - TDS REVIEW
シムゴット EP5 オーバーイヤー型ダイナミックーヘッド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与内容说明 V202502 进行,可以在主流搜索引擎直接搜索。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SIMGOT EP5: IV (Recommend)

这是兴戈 SIMGOT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二十二个产品。
兴戈的头戴耳机还需要追溯到我们之前介绍 ET142 时提及的 ET1000,在去年深圳展上,兴戈一次性拿出了时隔多年的两款头戴耳机新品。这篇文章我们会介绍稍早发布的 EP5 有线头戴耳机,随后 EH500 降噪无线头戴耳机的内容也会奉上。
包装与配件 | Package & Accessories
EP5 的包装采用了全黑配色,与耳塞产品的结构普遍不太一样,头戴产品直接把“ART AND SCIENCE”的呼号打在了包装正面,结合之后我们会聊的 EH500 也是这种设计,还挺有辨识度。包装内配件包括一条双边出线的 3.5mm 单端线材,没有收纳袋的配备。包装以外,兴戈还给 EP5 配备了一些其他周边,比如游戏声卡以及带可调麦克风的电竞线材等等。
这个游戏声卡默认为固定线材的 USB-C 设计,包装内也有 USB-C to USB-A 小转大转接头。默认支持到 48kHz/16bit 的解码以及 ADC 输入,作为游戏声卡的定位是足够了的。特色点显然是在于虚拟 7.1 声道以及游戏音效,我们会在“延伸方案 | Unconventional Pairings”一节中进行简述。
设计、佩戴表现与声学结构 | Design, Fit & Acoustic StructureEP5 首发只有一种配色,及我们图上所展示的灰黑色,观感是近乎于黑色的高灰度。头梁为不锈钢拉丝,腔体则是塑料。塑料件的表面都经过了磨砂处理。做工细节表现还可以,找不出太大的问题。

EP5 的腔体相当薄,这让它看上去会没有很多 50mm 单元耳机的笨重感。耳罩的厚度适中,柔软度较高,佩戴时我的建议是把耳罩向后旋转一定角度(如图),让头梁与头顶的接触向前,会感觉更加贴合。值得一提的是,这对皮耳罩对于眼镜的兼容性还不错。

头梁是内外双层的结构,内侧的皮质头梁垫非常柔软,相对宽大也使得它的压力分布是均匀的。两侧各自可以拉伸 4cm 左右。对于大头围的兼容性还可以,且由于整体都算比较轻量化,头顶的压力和耳罩的夹力都不大,它的舒适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头梁无级调节对于微调佩戴是很有帮助的,但是佩戴好之后可能会产生轻微的滑动。


EP5 采用了多孔式背板结构设计,但其实背面几乎是按照封闭耳机来进行的阻尼调校,它最大的优势是向外的漏音控制。得益于主要的开孔其实是位于侧面,EP5 在正常聆听声压时的向外漏音其实相当少,基本就跟佩戴当下流行的 OWS 耳机类似。这对于宿舍使用还是挺有帮助的,也不会有低价位封闭头戴常见的山洞音和声场不自然的情况。目前低价位能把这个做好的封闭结构较高的新品不多,这使得跟传统封闭结构比起来,EP5 的空间弥散感也会更足。

默认的线材材质标称为无氧铜,线皮外侧有尼龙屏蔽网。线材并不算粗,相当柔软。其他可选配件还包括同样双边出线但是有一截可调节角度麦克风的线材,同样是无氧铜材质,收音响度还是相当不错的,也标配了防喷海绵。这两条线单纯论使用体验来说是挺好的,长度可以两用,收纳也方便。

可换线结构是标准的双 3.5mm 出线设计,没有防呆槽以及出线倾角,但是兼容性确实是可以的。
单元方面,EP5 搭载了直径为 50mm 的铝箔高分子复合振膜动圈单元,单元的素质相对于同价位大多数传统大耳机是有一定优势的,同时也比较易推。

阻抗 32Ω,灵敏度 113dB/Vrms。无论从参数上看还是实际搭配听下来,EP5 都算得上是相对易推的头戴耳机。用于影音用途或者游戏用途时,直插笔记本电脑或者是使用我们开头提到的 GEW1 游戏声卡都能够轻松推到足够的响度和一定的饱满度。用于音乐欣赏时,同样直插电脑也可以满足基本需求,便携场景从 TEU-8 甚至 KA11 之类的小尾巴就能够驱动得相当不错了。双边出线也带来了平衡驱动的可能。风格搭配方面没有什么特别挑的。
声音主观描述 | Sound Description基于原线单端驱动,原始耳罩,满足驱动所需功率要求。
低频量感适中,厚度和饱满度都不算多,弹性适中,下潜能力相当不错。收放速度适中,保留的残响不算多。氛围烘托有轻微的晕染感,不会觉得浓郁。EP5 的低频相当地平顺,听上去不会有明显的能量堆积,这给它整体均衡的三频分布做了很好的铺垫。相较于同样轻量化的 SHP9600 之类型号,EP5 的低频会明显收敛、清淡一些。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不会有前倾问题。
中频,人声的距离比较合适,不会有明显的贴脸感,口型的精致程度比较高,大小比较标准。它对于人声质感表现和线条刻画基本能够兼顾,厚度不算高,线条不会过硬或者偏软。男女声之间的倾向性相近,对于声线大众化或者偏细的人声类型都能够有不错的表现力,但是一些偏粗的类型会缺点味道。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颗粒感有所打磨,顺滑程度倒是相当高。音色渲染不算多,大体上是比较中性标准的,同时不会有刻板印象中监听耳机对于人声录混音问题的反映,非常地平顺。喉音位置比比标准稍微高一点,气声的比例合适,也不会有前置。齿音有着一定程度的打磨,人声的亮感是有的,通透程度也比较高。

乐器方面,对于大部分乐器都也是兼顾了质感和线条,部分低频乐器会听上去质感不那么突出。弦乐器中,小提琴、吉他、中提琴等的厚度不算高,拉拨弦细节在这个价位显得相当丰富。大提琴的形体感还比较扎实,在空间内不会占太大比例。铜管的气势感表现中规中矩,但需要亮度的小号等有着充足但不夸张的亮度表现。木管类的音色自然度较高,听上去空气感不缺乏。乐器的泛音量感有所控制,只是听上去不会让你觉得偏干罢了,自然度依然是挺好的。打击乐器中,Kick 的存在感不高,Snare 收得不快不慢,镲片类亮度合适,不会有金属感的溢出。
高频亮度适中,大体的平滑度是可以的,不会有明显的刺激感。极高频的延伸能力尚可,滚降不会过早,但稍快一点。

EP5 呈现出一个横向稍大于纵向(但差别不算很大),规模适中不拥挤的声场,边缘不会很强调,是一个比较弥散的状态。结合稍有一些感知的“高度感”,EP5 的空间是大体接近于扁球形,规矩的空间也让它用于游戏听音辨位时颇为得心应手。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不错,整体感也足够高。解析能力在五百以内的头戴里属于第一档,有轻微“解析感”突出,不会影响到耐听度。动态适中,瞬态不错。
延伸方案 | Unconventional Pairings前面提到 EP5 其实有搭配游戏声卡的组合,那么也来谈谈它的虚拟 7.1 声音感知以及几种不同声音模式的区别。

首先是这个虚拟 7.1,开启之后乍一听上去好像在听歌的时候带来的变化并不算明显,但是观影和游戏场景的变化还是易于感知的。它会把空间适当地缩小一点,但是横纵向非常规整,呈现出一个边缘比较清晰、规模不算大的近似球形空间。听上去就像移动到了 livehouse 这种稍微带有一点混响感,空间不大的地方。三频能量分布不会明显改变,这点好评。
FPS 模式开启之后,结像的清晰度会有着明显的增加,结合虚拟 7.1 之后的确对于 FPS 游戏中的枪声、脚步声的定位能力会更加精准。MOBA 模式和游戏现场增强模式对于声音的改变则不会那么明显。我觉得如果恰好预算不吃紧,且确实想要把 EP5 用在 FPS 游戏上,那这个声卡组合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单纯听歌则不妨还是搭配 DEW 系列小尾巴。
曲风适应 | Genre VersatilityEP5 对于大部分流行的适应性还可以,民谣、乡村以及相对抒情一些的流行曲目都没问题,RnB 的适应性在低价位也属于不错的水平。不过对于一些与摇滚和电子交叉的类型可能会觉得听上去有点平,如果你能接受这种风格的话也可以试试。电子大类中,Ambient、Trance 是合适的,但是对于 bassline 瞬态和弹性要求很高的不在适应范围内。摇滚金属大类,适合对于场面感有一定要求的类型。Acoustic 大类,它对于中小编制的器乐作品表现相当不错,大编制和爵士则表现力中规中矩。

EP5 大体上呈现了一个相当宽松自然的声音,素质在这价位还不错,不会有过于偏向于两端的能量分布,对于入门用户来说相当友好。它有着比较多样的玩法,对于游戏玩家以及影音用户都有所照顾,也可以用于一定程度的影视后期处理流程的监听。
我们之前曾经做过一个低价头戴的横评,其中很多提到的产品都有明显的单一用途特征,或是为了家用设计显得笨重,或是非常紧凑地给随身隔音提供可能。EP5 相对轻便的重量和比较小体积的腔体对于长时间的使用会更加友好,同时声音的素质在五百元内的价位是有不少优势的,且这个声音优势并不需要基于复杂的桌面系统来发挥。我不能说它完全面面俱到,但从声音角度来说,EP5 已经是这价位相当值得推荐的一台走相对平直风格的有线头戴耳机,而配套的游戏影音套件又增加了很多的可能性。
KingTsui, TDS Studio.
March 2025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