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妃嫔太丑了?一组老照片告诉你,她们的容颜不输当红女明星

鲜衣怒马讲文史 2025-04-11 11:12:12

哪晓得以前住在皇宫里,身边都是像花儿一样美的妃子们。

说起那些历史上的美人儿,就像是褒姒,大家都说她是个祸水;还有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俩,能在手掌上跳舞;杨玉环呢,美得能让花儿都低头;王昭君也是,模样好到让大雁都忘了飞……

古代皇帝的后宫里,好像全是国色天香的美女,她们只要轻轻一笑,就能迷倒众生,让人心动不已。

老古书里头写了,那些皇宫里的女子长得特别漂亮,但话说回来,文字描述嘛,多少都带着点主观色彩。时光匆匆流逝,那些画像保存到现在,也不清楚画得是不是真跟本人一样。

不过呢,科技发展嗖嗖的,到了最近这些年,大家伙儿才看到了一组清朝妃子们的照片。照片里的那些女士,模样实在是不敢恭维,跟以前传说的皇上后宫里那些美若天仙的妃子们,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太多了。

大家突然发现,清朝后宫的那些妃子竟然长得这么不咋地,这不禁让人琢磨,那些古书上描写的美女们,是不是都被美化过了呢?

这场争议一直没个定论,后来偶然发现了一张清朝的老照片,专家一研究,发现照片上的女子竟然是清朝末年的后宫妃子。

照片里,几个姑娘姿态各异,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她们五官端正,模样俊俏,脸蛋漂亮,气质也非常出众,感觉丝毫不比现在的那些女明星差。

那张照片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古代皇帝的那些妃子们,她们到底长啥样?还有清朝皇宫里的女人们,颜值究竟有多高?咱们就来逐个揭开这些谜团。

【史料里的妃嫔们】

清朝,那可是连接了两个时代,算是给历史做了个过渡的最后一个皇朝;而后宫呢,简直就是个人心隔肚皮,爱恨情仇交织的复杂地方,像是个被困住的深渊。

当一个老去的王朝走下坡路,皇帝整天忙着收拾烂摊子,哪还有从前的逍遥和强大。这时候,外面的姑娘还有机会进皇宫吗?那些在深宫里待着的妃子们,她们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说起那张旧照片背后的故事,得追溯到当年陈圆圆那会儿。

以前啊,吴三桂为了心爱的女人,一气之下给清兵开了山海关的大门。他们骑着马一路打到辽东,崇祯皇帝见局势不妙,就在一棵歪树上吊死了,大明王朝就这么完了。接着,皇太极进了关,坐上了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宝座。

清朝刚开始那会儿,国家挺强大的,要不怎么会有现在大家还常提起的“康乾盛世”呢。一直以来,皇宫里皇上和妃子们都是绑在一起的,皇上要是有了大成就,那宫里的妃子们也跟着沾光。

清朝早期那会儿,照相机这玩意儿还没传入中国,因此后宫那些妃子们的事儿,基本都是靠史官用笔记录下来,而她们的画像呢,则是由宫里的画师给画出来的。

古代正宗皇室记录的史书往往带有倾向性,给后人留下来的东西,经常藏着掖着不少事儿。

看看那些清朝皇后的画像全集,你会发现一个事儿,就是那些画像里的女子,长得都差不多,穿戴打扮也都一个样。

这世上的女孩子各有各的样,她们给人的印象,全都是文雅又实在。

她们的容貌,完全符合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岁月流转,历史的痕迹早已消散,让人不禁好奇,她们天生就是这样美丽,还是画像把她们画得如此动人呢?

但要是说到清朝后宫的那些妃子,光看长相的话,董鄂妃绝对是大名鼎鼎的一位。

董鄂妃,她是在清朝的崇德四年来到这个世界的,家里头是正白旗的满洲大族,算得上那时候的高门大户,贵族中的佼佼者。

小时候,她跟着老爸去军队,一块儿打下了江南那片地方,还在那边烟雨蒙蒙的地方住了好些年。那段日子,对她这个小姑娘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让她有了那么一股子风雅和气韵。

回到北方老家后,董鄂氏就一直在家里待着。她特别聪明,喜欢读历史书,理解能力超强,还能写诗作文,字写得那叫一个漂亮!

在以前那个认为“女孩子不懂学问才是本分”的年代,像这样的女孩子真的是很少见,相当抢手。

那时候,年轻的天子顺治帝,早就把经史子集那些书读了个遍,接过了管理国家的重担。

一次意外的机会,他碰到了董鄂氏这样温婉安静的女子。她身上带着的那股书卷气,还有那份体贴入微的柔情,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心。

顺治皇帝一眼就看上了董鄂氏。那时候,董鄂氏已经年满18,早过了二八少女的年纪,也超过了入宫选秀的标准。但可能是因为她长得实在太美,顺治皇帝根本没把这规矩放在眼里。

这位18岁的姑娘,比起那些刚进宫、才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们,看上去更加沉稳平和;而跟那些已经过了二十岁的女子比起来,她又多了几分青春的活力和朝气。

顺治皇帝心里头乐开了花,立马就决定把她带进宫里,不顾老祖宗的规矩,直接给了她个贤妃的称号。

根据历史资料,董鄂氏小时候就特别聪明,比一般人都要灵光。长大以后,她擅长女工,做事严谨认真,一举一动都很有规矩,非常有皇后的风范。

就像电视剧《甄嬛传》里的女一号,长得漂亮还聪明,经常能进御书房给皇上提建议,说话总能说到点子上。你说,像这样又好看又有本事的姑娘,谁会不喜欢呢?

可能就是一眼被外貌吸引,后来又被才情打动,入宫还没满一个月,顺治帝就又下了命令,把贤妃提拔成了皇贵妃,地位跟皇后差不多。而且,他还特地为这次提拔办了个超级大的典礼。

顺治帝为了让心爱之人得到如皇后般的荣耀,坚持举行册封礼,哪怕这规矩往常只属于皇后。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一意孤行,这份决心足以证明他的真心。

他不仅举行了盛大的册封仪式,还颁布诏令,宣布全国大赦。以往,这样的恩典就连皇后也没能享受过。

这事儿一闹出来,朝廷里立马炸了锅,可谁都没法拦着皇上独宠董鄂氏。皇上对她那叫一个专宠,谁都没法插手。

说起来,在清朝那会儿,不光是顺治帝对妃子们的美貌着迷,就连皇太极也有过他只宠爱一个女人的霸道事儿。这个女人,可不简单,她就是历史上挺有名的海兰珠。

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深情,那可是历史上都出了名的特别。书上说,皇太极喜欢上海兰珠那会儿,她都已经是28岁的大姑娘了。

28岁,搁古代后宫那些妃子堆里,那是一点便宜也占不上。但就算这样,海兰珠还是让皇太极一辈子就宠她一个,这背后的缘由,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

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采用封建制度的朝代,因为距离现在比较近,所以有关这个朝代的研究资料特别多,查找起来也很方便。

最近几年,因为科技进步飞快,专家们恢复古代人物画像的手法变得越来越厉害了。

海兰珠的肖像经过修复,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她并非那种美得让人惊叹的妖娆类型,而是带着草原姑娘那种帅气与洒脱。长相标致,眉眼间仿佛藏着点心事,就这么一瞧,就能勾起人们想要深入了解她的好奇心。

爱情这东西,有时候真的就一眼的事儿,海兰珠就这么走进了皇太极的心里,成了他这辈子最爱的女人,说是天作之合也不为过。

草原上的姑娘天生带着一股子自由奔放的气质,到了清朝后宫,那些女子大都是满蒙八旗和汉族出身。这两个族群天生的不同,给那紫禁城的高墙里头添了不少新鲜和别样的感觉。

就算我们成功还原了海兰珠和董鄂妃的肖像,也还是会有人挑剔说,这只是清朝后宫里漂亮妃子的个别例子。你瞅瞅那些老照片,心里可能就嘀咕了,剩下的那些后宫女人们,估计长相都不咋地。

那么,这些老照片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还有啊,照片上那位女士,她原本到底长啥样呢?

【老照片的故事】

翻开晚清那段旧时光的历史篇章,过去的点点滴滴就像烟雾一样弥漫开来。

西方火炮轰鸣震天响,可那个自称“天下无敌”的大清国,却把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与外界隔绝。

当老外们想要把殖民地和工业原料的魔爪伸向东方时,他们首先盯上的,就是那个看起来特别大的中国。

对那些大老远跑来进贡的西方国家的人,皇上慷慨地赠予了大量宝贝和咱们国家的特色好物。

如果说只是单纯地交换下有无,那倒也算是对国家和百姓有益的好事。但他们每次都带着恭顺的外表前来,其实只是为了之后能更肆无忌惮地行事。

于是,那些被称作“西方文明人”的家伙,给中国带来了照相机、农产品,还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农产品嘛,能够进到寻常百姓家的地里头,但照相机这玩意儿,就只能在皇宫大院里待着了。

照相机这东西,比宫廷里的画师可方便多了,皇帝和各宫的妃子们当然得尝尝鲜。就这么着,那些老照片就流传了下来。

大家在网上见到的那张模样不太好的照片,其实是晚清时候光绪皇帝特别宠爱的后宫妃子珍妃。

去过故宫的朋友应该都清楚,故宫里头藏着一口挺有名的井,叫珍妃井。

珍妃是满洲镶黄旗的一员,深得光绪皇帝的喜爱,是他的心头好。

光绪帝还没当上皇帝,在王府那会儿,慈禧太后就已经挑中了她叶赫那拉家族的一个闺女,要嫁给光绪做正妃,这闺女后来就成了隆裕皇后。

这位女子虽然坐上了皇后的宝座,母仪天下,但由于是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加上外戚势力插手朝政,而且相貌普通,因此一直没能得到皇帝的宠爱。

娶叶赫那拉氏的时候,光绪皇上一并纳了两位侧室,她们是亲姐妹,一个叫瑾嫔,一个叫珍嫔。后来,光绪当了皇帝,还把珍嫔升为了珍妃呢。

那时候,照相机这玩意儿刚来到中国,宫里头的妃子、大臣们,因为迷信又胆小,都觉得照相机是个不祥的东西,好像能勾人的魂魄,引来倒霉事,还会让人短命。所以,不少人都不敢碰这新鲜的技术。

在那些胆小怕事的女人堆里,珍妃算是个例外,她不反感照相机,还勇敢地站在镜头前拍照,是那些妃嫔里头的头一个。

琢磨一下,在那群后宫的妃子们里头,碰见皇上,个个都是小心翼翼,听话得跟小绵羊似的。

珍妃这个姑娘,性格那叫一个开朗,长得也漂亮,不讲究那些繁文缛节。她跟光绪帝年龄相仿,光绪帝自然对她心生好感,怎么可能不喜欢呢?

不管是在平时的过日子还是宫里的权力斗争中,那个总被慈禧和满朝文武挤兑的皇帝,在珍妃这儿可算是找到了心里的慰藉。说起来,“懂我的那个人”这句话,放在他们俩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网上曝出的那张图片,其实是珍妃大胆尝试所拍的第一张照片。

那时候,摄影技术还没那么先进,拍出来的黑白人像都是模模糊糊的。又因为照片放了好多年,传来传去的,所以现在要是有人第一次看到这些照片,可能会觉得里面的人长得挺难看的。

再说了,啥算是“美”呢?用现在的眼光去评判过去女孩子们的长相,那可真是不太公平。

经过专家仔细研究,后来曝光的一些老照片里,也出现了珍妃的身影。

在那些老照片里头,珍妃看起来就像个还没长开的小姑娘。她皮肤嫩白,五官长得特别标致,脸上带着点稚嫩,整个人看起来特别清纯。

就算只是稍微抹了点妆,也能一眼瞧出是个标致的小姑娘了。

这女的挺倒霉的,她后来站队光绪那边,支持他搞变法,结果就被慈禧太后给关起来了。

当八国联军快打到北京城那会儿,慈禧吓得魂飞魄散,逃跑前找了个莫名其妙的理由,把人给扔进了慈宁宫贞顺门边那口老井里。

那年,她年仅二十五,终究是把绚烂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锁在了那座像海一样深的院落里,不管怎样使劲儿都逃不脱。

其实,除了珍妃以外,清朝后宫里还有位拍了照片的女子,她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媳妇儿,婉容皇后。

婉容,出身满洲正白旗人家。她诞生那会儿,曾经威风凛凛的大清帝国早已是日落西山,而她后来嫁给溥仪,当上那个没国家的皇后,说白了就是政治上的安排。

16岁那会儿,婉容已经长成了个大姑娘的模样。

她长相自然大方,五官清秀雅致,而且因为从小家里就注重培养,所以琴棋书画样样都会,举止得体,是个名副其实的千金小姐。

在挑选妃子那会儿,瑾皇贵妃看中了婉容,钦点她做自己的皇后人选。可溥仪心里头,偏偏对长相不起眼的文绣动了情,于是也把她带进了宫里。

刚进宫那会儿,溥仪对文绣挺有好感,但他也挺看重长得漂亮的婉容。他给婉容找了个教英语的老师,还一块儿跟着学,两个人经常写信来写信去,说些心里话。

真心终究没能抵挡住时间的流逝,后来冯玉祥搞了个“北京政变”,他们就不得不离开了紫禁城。

住在天津那会儿,婉容染上了抽鸦片的毛病。她穿上了那时特别火的旗袍,踩上了高跟鞋,还烫了时髦的发型,在租界里成了个“新潮美女”。

溥仪对这事儿完全不屑一顾。

他是一国之主,皇上的身份尊贵无比,那皇后理应表现得稳重得体,怎能这般随心所欲,不顾形象?而且后来文绣跟他离了婚,他还把这事儿怪罪到了婉容头上。

可是,清朝都已经灭亡了,哪里还谈得上皇帝这回事呀?

【老照片带来的反思】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重担,这重担落到每个人肩头,都重得像座无法翻越的山,让人憋得慌,透不过气。

以前啊,西方好多国家欺负咱们中国,老百姓们吃了不少苦头,那时候,好与坏、善与恶,在咱们这片土地上表现得特别明显。皇上又怎么样?那段时间,能跟那些“西方的家伙”讲上理的,也就只剩下武力了。

好多姑娘正值十六岁的花季,就被送进了皇宫。她们把自己的美貌、家族的期望、青春岁月、纯真爱情,乃至宝贵生命,全都留在了那高高的宫墙里。

外头的人拼命想往里钻,里头的人却苦于没法儿出来。在这四四方方的天地间,大伙儿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想要的东西得不到。

翻看那些老照片,颜色已经暗暗发黄,但照片里的女人们,模样和笑声还是那么清晰。

难看吗?想想那时候,社会上层的贵族家庭里的女孩,哪个不是娇生惯养,尊贵得很?皇帝亲自挑的女人,怎么可能长得真的没法看呢。

时光匆匆流逝,不过就是弹指一挥间的百年罢了。

现在社会上,大家好像总把双眼皮、大眼睛、瓜子脸、细腿小脸这样的女生看作是“美女”,其实这种看法挺片面的。

清朝后宫的那些女子长得咋样?在没有现在这种“妆一化就变个人”的神奇手段那会儿,要找那种纯天然的美女,可真是难上加难。

看看那些老照片,里面的妃子们都没化妆,就拿海兰珠、董鄂妃、婉容她们来说吧,要是搁到现在,这颜值绝对不亚于那些女明星。

女人的漂亮,各有各的样儿。

现在没有了皇宫高墙的限制,大家也不用再把对“美”的理解困在那么小的范围里了。走出那个圈子,才能发现这世上女孩子真正的美。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941